“連長,那邊好像不是我們的人……”1947年5月13日,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兩支交戰部隊夜間相遇。由于誰也沒有認出誰,雙方便繼續向預定地域前進。于是,一場蜚聲中外的戰役以如此戲劇般的方式拉開了帷幕。
次日清晨,國民黨整編第74師的師長張靈甫驚然察覺,自己被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圍在了孟良崮地區。他命令部隊登上寸草不生的孟良崮山頂,企圖待援軍趕來,合圍聚殲解放軍。
可他沒預計到的是,僅僅兩日有余,16日下午5時,74師及83師1個團共3.2萬余人全部被殲滅,他自己也殞命孟良崮。
此役是粟裕大將指揮的杰出戰役之一,被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孟良崮,這個海拔不足500米的小山包,也因此成為了樹立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一座豐碑。
作為蔣介石最器重的學生之一,也許張靈甫臨死前還在疑惑,自己的部隊建制完備,武器精良,依托山頭高地也可以固守,怎么會輸得如此一塌糊涂呢?
是火力不夠猛嗎?不是!
整編第74師一直被外界稱為“蔣家御林軍”,配備有105毫米榴彈、75毫米山炮、81毫米迫擊炮和火箭筒等一系列高端裝備,就連士兵的鞋帶都是美軍標配。
是人數不夠多嗎?也不是!
在孟良崮的周圍,駐扎著大量國軍。新泰的整編第11師、青鴕寺的整編第83師以及河陽、湯頭的第7軍,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馳援張靈甫部。
是部隊官兵素質不行嗎?更不是!
整編第74師的軍官和士兵的素質,普遍強于其他國民黨部隊。攻占兩淮時,李延年就曾說:“有10個74師就可以統一全中國!”
其實,歷史興衰成敗的秘密,往往藏于細節中。從表面數據看,戰爭勝利的天平傾向國民黨一方,即使國軍不能取得重大戰果,也不至于全敗。但出乎張靈甫意料的是,左右這場戰爭最后結局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沂蒙山區廣大百姓的民心助力。
戰斗打響后,當地廣大百姓迅速自發組織起來,推小車、抬擔架、運物資、救傷員,在后勤補給上起到巨大作用。當地群眾與解放軍人數之比竟達到3.7:1。
因此,表面上是27萬解放軍對45萬國民黨軍隊,實質上是百萬軍民齊心協力打45萬孤立、渙散之敵。
在孟良崮戰役的主要戰場山東省蒙陰縣,七十余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戰斗打響前,沂南縣馬牧池鄉村婦救會會長李桂芳接到通知,需要在5小時之內在汶河上架一座橋。但由于當時村里絕大多數男性都上了前線,李桂芳直接動員了附近村莊的數十名婦女,找來7塊門板,組成一座“人橋”。
晚上9點多,先頭部隊到達河邊時,都不忍心踏上橋。經過李桂芳的懇切說明和要求,部隊一個團的兵力才逐次從這座“人橋”上通過。就這樣,她們無人叫苦,在冰涼的河水中挺立了一個多小時,光榮完成任務。
軍力有盡,民力無窮。在1947年的那個初夏,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沂蒙百姓,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黨、對人民軍隊的無比熱愛,甚至一度出現“最后一粒米,拿去做軍糧;最后一床被,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兒女,送到咱隊伍上”的動人場面。
對此,陳毅元帥感慨道:“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著名作家王鼎鈞曾回憶:國軍進入村莊,探問敵情,得到的答復是“附近沒有共軍”,話猶未了,解放軍忽來圍攻,國軍先把答話的村民一槍射死。在他們看來,老百姓都是“匪”,或者都“通匪”。國軍好像不是跟解放軍作戰,而是跟全體老百姓作戰……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不得民心的國民黨軍隊,豈有不敗之理?
時光反復沖洗,歷史且行且歌。當年硝煙彌漫的沂蒙大地如今已是一片和平繁榮之景,人民軍隊經歷過數次調整改革也已面貌一新。但是不管走得多遠,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精神永不過時,成為滲入血液和神經的安身立命之基。
人民解放軍代表著人民的利益,必須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
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在逃生的人流中,子弟兵上演一次次“最美逆行”、留下一個個“最美背影”;
當祖國呼喚的時候,駐新疆部隊十余萬官兵征塵未洗便就地轉業,挺進大漠戈壁,開疆拓土;
當群眾期盼的時候,“扶貧政委”趙克信、“造林英雄”王成幫等一個個綠色的身影奉獻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為當地百姓帶來幸福;
當疫魔肆虐的時候,人民軍醫連夜奔襲、直抵戰場,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用實際行動描繪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凝視時間的坐標,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歷程,就是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過程,更是一幕幕兵民同心同德、黨群萬眾一心贏得勝利的歷史活劇。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人民的子弟兵。
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呼喊“人民萬歲!”
2019年,同樣在天安門城樓,習主席高呼“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時光流逝,這個即將步入百歲之年的政黨,始終不忘來時的路,將人民放在心中,舉過頭頂。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