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與救市
——美國疫情的背后①
■李鵬
制圖:姜晨
先救人還是先救市,本不是一道多么難解的題目,卻偏偏有人本末倒置,交出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多重危機相繼爆發,不僅警示世人“美式人權”已是病入膏肓,更使美國“殘酷資本主義”本性暴露無遺。????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被迫按下“暫停鍵”,各國政府都面臨治理大考。其中,先救人還是先救市——亦即人民利益和資本利益之間該有怎樣的價值排序,本不是一道多么難解的題目,卻偏偏有人本末倒置,交出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本應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基本價值理念。抗疫救人,各國本當不遺余力。中國經過艱苦卓絕努力并付出犧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向世界證明了“早隔離、早治療”是遏制疫情的關鍵。美國并非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早在2月14日,一份題為《美國政府應對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措施》的備忘錄就擺到決策者的辦公桌上,其中明確建議采取包括“大幅限制公眾集會規模,取消幾乎所有體育賽事和表演,取消不能通過電話召開的公眾和私人會議,考慮學校停課”等嚴格的疫情管制措施。然而決策層在聽取相關措施將導致美國股市崩盤的判斷后,立刻否決了該備忘錄。
事實上,美國政府不僅一開始對“早隔離、早治療”政策三心二意,在疫情防控最膠著時,更是心心念念“重啟”經濟,投放數萬億美元流動性注水救市,強令各行業解禁復工,鼓吹制造業回流,甚至威逼一些大型跨國汽車公司關閉在華工廠、到美設廠,寄望于“自己生病,讓他國吃藥”來續命。眾所周知,美國公司近幾年舉債回購股票,已鑄成很大的系統性風險。美聯儲出臺零利率、“無限續杯”的量化寬松等政策,更是一場豪賭。“賭徒們”希冀:公司在政府的財政救助下撐上2-4個月,然后疫情得到控制,順利復工復產,股市“滿血復活”。
2月27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紐約股市三大股指27日再度暴跌。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美國高層的狂悖行為沒能遏制住疫情,反而充分暴露出美國制度資本至上的本性。縱然人命關天,私有制下資本逐利的“天性”決定其必然專一地維護資本家及少數社會精英的利益,廣大普通民眾的福祉根本就無從談起。更有甚者,包括時任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伯爾在內的多名國會議員,還涉嫌內幕交易丑聞——他們利用職務之便獲知疫情風險后,一邊刻意對公眾淡化掩蓋,一邊悄悄拋售股票,在股市大跌前上演“完美”避險記。
防控“窗口期”一失,美國疫情就如同脫韁野馬,一路絕塵而去,“經濟復蘇”更加遙遠,最終倒霉的還是底層民眾、弱勢群體。官方數據顯示,美國3月15日至5月23日累計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4080萬。政府應勢推出“薪資保護計劃”,結果一些財大氣粗的大企業利用規則漏洞獲得巨額貸款,而一些亟須“續命”的小企業、小商鋪卻無法得到救助,不得不繼續裁員。難怪沃克斯新聞網報道稱,“這段時間,最容易被裁的人正是那些薪水最低的人,如餐飲業和零售業雇員”。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膝蓋鎖喉致死這樁“一張20美元疑似假鈔引發的血案”,恰好說明美國工薪族是政府低效抗疫舉措的犧牲品。
在美國紐約一個食品發放點,人們排隊等待領取慈善組織發放的免費食品。
誰鼓狂風,誰收暴雨。素以“人權燈塔”自居的美國,救人漫不經心,救市煞費苦心,結果自然是啪啪打臉——當下的美國,疫情“震中”疊加股災“震中”,近來又成了人權狀況“震中”。多重危機相繼爆發,不僅警示世人“美式人權”已是病入膏肓,更使美國“殘酷資本主義”本性暴露無遺。
瀏覽更多內容請點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