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張碩 發布:2024-07-17 07:50:29
一份屬于19名戰友的榮譽
■吳晨偉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童祖靜
官兵慶祝考核取得好成績。
“感謝連隊19名戰友陪我走過艱難的備考之路,這份榮譽屬于我的戰友們。”捧著榴彈專業考核第一名的證書,摸著胸前的三等功獎章,第72集團軍某旅三營七連中士居穎塏誠摯地說。
居穎塏是連隊的榴彈發射器射手,在全旅比武中奪冠一直是他的夢想。但備考之時,他卻面臨棘手問題:榴彈專業考核納入多課目連貫實施,設置多個考點,記錄各課目成績并綜合打分。備考時,每個考點都需要人員記錄和器材保障,誰來幫助自己呢?
“戰友有夢,我們一起助他圓夢。”與居穎塏同在一個“互助小組”的下士楊證強是榴彈發射器副手。得知居穎塏的難處后,他主動聯系連隊戰友商議決定:放棄午休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幫助居穎塏備考。
“武裝越野后,盡快平順呼吸,配速要進一步細化調整”“爬繩時動作幅度不可太大,注重連貫性”……19名戰友結合居穎塏的訓練情況,齊心協力為其查找短板、提出改進意見。
就這樣,在居穎塏備考的1個多月時間里,19名戰友始終如影相隨。如今,看到居穎塏贏回了金牌,戰友們比自己拿了獎牌還高興。
“身邊有戰友幫襯,哪有捧不回的獎杯。”連隊盧指導員介紹,該連是聞名全軍的王克勤“三大互助”運動誕生地,這種戰友之間互助的優良傳統,讓每個走進這個集體的人都有強烈的榮譽感。
記者了解到,78年前,老排長王克勤創造性提出了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密切內部關系,增進戰友情誼,將老骨干、新戰士和“解放戰士”的心緊緊擰成了一股繩。
78年來,“互助精神”一直在連隊傳承和發揚。在連隊最新一次組織的“王克勤傳人”評選中,居穎塏與曾幫助過他的19名官兵一起高票當選。
“假如沒有戰友們甘愿為我當‘后背’,就沒有今天的我。”細數備考時光,居穎塏說,“在互助精神培養下,我不僅收獲了獎牌,更收獲了一顆顆滾燙而真摯的心。”
“帶兵一陣子,愛兵一輩子,帶兵人更要成為值得戰友信任的‘后背’。”在王克勤生前所在班排,金色的王克勤銅像熠熠生輝。榮譽柜里,一面鮮紅的“王克勤班”錦旗燦爛耀眼……尊干愛兵、團結互助,始終是他們一往無前的制勝法寶。
“三大互助”:光榮傳統歷久彌新
■胥婉璐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童祖靜
近日,第72集團軍某旅三營七連與友鄰單位一起組織訓練。趙庶民攝
“只有平時團結友愛,才能戰時生死相依。”走進第72集團軍某旅三營七連,能時刻感受到官兵之間相互傳遞的溫暖和關愛,感受到這個集體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濃厚氛圍。
跨越時空,精神永恒,經過78載光輝歲月的沉淀,“三大互助”優良傳統如今有了新傳承。“思想新互助、技術新互助、生活新互助,時代在變,但團結友愛的優良傳統沒有變。”今天,“互助精神”已熔鑄為連隊底色,深植于官兵靈魂血脈中。
與時俱進摸準官兵“活思想”,“思想互助”始終保持強大效能
當年,王克勤帶領全班打了第一個勝仗后,戰士都說:“這仗打得好,是因為有個好班長。”王克勤卻發自內心地說:“能夠打勝仗,根本上是解決了思想問題、匡正了思想誤區,全班都擰成一股繩。”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七連,官兵始終把思想互助擺在傳承弘揚新時代“王克勤運動”首位。對此,七連王連長告訴記者,如今00后戰士成為連隊主體,他們在認知特點、精神追求方面出現不少變化。與時俱進摸準官兵“活思想”,“思想互助”始終保持強大效能。
“這樣‘躺’下去,何時是個頭。”不久前,上等兵潘燦裕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一則動態,讓王連長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原來,潘燦裕在訓練中不慎摔傷,膝蓋打上了石膏。因行動不便,連隊安排骨干輪流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戰友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感受到溫暖。”在王連長的追問下,潘燦裕道出了心中顧慮:原來,他擔心受傷跟不上訓練進度,當“尖兵”的目標難以實現。
“隨著時代的變化,引發思想問題的原因也在變化。”王連長說,當下,不少戰士的思想矛盾,源于立功、考學、入黨等個人價值是否實現的落差。
有了以上認識,王連長心里有了底。他主動幫助潘燦裕制訂康復訓練計劃。隨著潘燦裕病情逐漸好轉,王連長帶著他進行恢復性體能訓練。從“躺下來”到“練起來”,隨著訓練計劃穩步推進,成績一點點提升,潘燦裕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朝氣。
如今在七連,連隊主官注重從線上、線下同步了解戰士思想動態,鼓勵大家在連隊網頁“曬心情”,利用網絡空間展開交流;“互助小組”每周召開懇談會,鼓勵官兵坦誠交流、互助提高;每月開設“尊干愛兵論壇”,討論官兵關系新問題;每季度組織戰士和干部召開“雙向講評會”,紅臉出汗、直指問題。
“當戰友遇到困惑時,我們就應該像家人一樣,幫他們廓清思想迷霧。”今天,每個走進七連的官兵,都會在思想深處烙上“戰友親如一家”的印記。
一個月前,曾經的“王克勤班”班長、在國外執行維和任務的張超超給連隊發來一張照片。“雖然遠隔重洋,但張班長的心始終牽掛著七連戰友。”連隊盧指導員說,新時代官兵思想活躍,像張超超這樣的優秀骨干心中也曾有“解不開的疙瘩”。
“王克勤班”班長——七連各項工作的“排頭兵”,歷任班長都是連隊提干的重點推薦對象,張超超卻兩次與提干夢想失之交臂。難道是自己不夠努力?張超超也曾懷疑自己。
與張超超同在一個“互助小組”的盧指導員深知,比起提干失利的苦澀,張超超還有個煩心事:“王克勤班”的牌子會不會砸在自己手里?
“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有挫折,你的成績有目共睹。”盧指導員一次次鼓勵張超超,把班級帶好就是對“王克勤班”的最大貢獻。推心置腹的談心,化解了張超超內心的煩悶,去年張超超主動申請赴海外執行維和任務,踏上下一段沖鋒的旅程。
了解思想底數要與時俱進。該旅各個營連定期開展“思想互助會”,面對家中有難事、心中有郁悶的官兵,線上及時“疏導”,線下跟進“解難”,實現從“鍵鍵相對”到“心心相連”的轉變,使網絡成為知兵“聽診器”、帶兵“助推器”。
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絕技共享”讓“技術互助”發揚光大
訓練場上,在全班戰友的鼓勵下,列兵張濤咬牙沖過終點。入伍一年來,這是張濤第一次跨入武裝越野課目及格行列。
張濤剛入伍時底子薄,多個課目“掛紅燈”。全班戰友一起與他結成“互助對子”,通過群體互幫學,戰友一起為他“量身”制訂訓練計劃。如今張濤減了體重、強了耐力,考核課目全部達標。
從體能到技能,互助無處不在。七連在改革中轉型為裝步連,有不少官兵從外單位轉隸而來。面對人員成分新、專業類別多、技術骨干缺等問題,全連弘揚“三大互助”優良傳統,采取交叉互學、換崗作業方法,組織“精一崗、會兩崗、通三崗”專業訓練,不斷提高訓練水平。
上等兵陳佳偉是一名轉隸而來的戰士。初到七連,他一度難以融入集體。
副班長李超主動和陳佳偉結成“互助對子”,還動員全班成立互助小組。他讓每個人扮演游戲中的“英雄角色”,并為每個角色“賦能”:下士小劉的標記是“特能長跑”、中士小鄧的標記是“特能卷腹”……只要陳佳偉能夠“擊敗”任何一個角色,就能得到一項獎勵。在李超和一眾戰友幫扶下,陳佳偉不斷“闖關升級”,最終找回了自信心和歸屬感。
如今已是連隊訓練新星的陳佳偉,多次在發言中說:“如果沒有戰友們陪著我一起奮斗,我只能在游戲世界練級,不可能成為現實中的闖關高手。”
“七連有不少優秀尖子,根據這一情況,我們創新‘第一帶第一’的互助方式。”在七連榮譽室,王連長指著“英雄榜”上的名單介紹,旅里連續兩屆的“狙擊槍王”,是“王克勤班”的前后兩任班長。
現已提干的“王克勤班”原班長于聰智,在旅步槍射擊考核中連破3項紀錄。該比武的上一屆榜首,便是于聰智的“師傅”、前一任“王克勤班”班長——張超超。
“我能奪冠多虧了張班長的傾囊相授。”于聰智素質過硬,每次考核都排在同年兵前列。然而,即便如此優秀,他也有難以突破的“瓶頸”。
旅里組織訓練骨干集訓,參加集訓的都是各單位的“高手”。第一次摸底考試,于聰智排在30名開外。
面對“全程淘汰”的殘酷機制,于聰智壓力很大。曾在上一屆集訓中奪冠的張超超,主動找到他進行幫帶。張超超發現,戰術指揮、識圖用圖等課目是于聰智的弱項,他專門結合自身經驗撰寫了一本“教材”,并帶著于聰智逐個課目查漏補缺;在體能強化領域,張超超結合網絡健身教程,為其量身打造訓練計劃……最終考核,于聰智一舉奪魁,并因此榮立三等功。
“我當初能拿第一,靠的是老班長‘手把手’的幫帶。如今接過互助的接力棒,我更要把‘互助精神’發揚光大,讓‘手把手’幫帶成為一種好傳承。”于聰智說。
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絕技共享”讓“技術互助”發揚光大。在七連,像張超超和于聰智這樣的“尖子搭檔”還有不少,他們成為連隊在各級比武中摘金奪銀的底氣所在。
把戰友當親人、把連隊當家建,“生活互助”成為官兵行為自覺
兩年前剛調入七連的經歷,一級上士李文翔至今記憶猶新。
第一次站夜哨,考慮到李文翔剛來連隊,值班員為他安排了夜間第一哨。當李文翔下哨帶著倦意回到宿舍時,戰友已幫他鋪好床鋪,床頭還放著保溫杯……
這讓李文翔內心暖流涌動。后來他才知道,“讓每個戰士感受家的溫暖”是連隊約定俗成的習慣。數十年過去了,如今這已成為大家的行為自覺。
幫助新戰友融入集體,讓每個人找到歸屬感……從“陌生人”到“七連人”,讓李文翔感到暖心的事還真不少。不僅戰友沒有把新調入戰士“當外人”,連隊在評功評獎時也積極向他們傾斜。
“走進新單位,成績不清零。”李文翔調入七連后,王連長專門聯系他的老連隊,得知李文翔任務完成出色、軍事訓練成績突出,結合李文翔來到連隊的優異表現,年終時,王連長推薦李文翔作為表彰獎勵人選。如今,連隊將李文翔作為骨干重點培養,不久前任命他為六班班長。
在七連,每晚點名的第一個名字是“王克勤”,必唱的歌曲是《尊干愛兵歌》,通過點滴灌輸,持續營造“官愛兵、兵尊干”的內部氛圍,密切官兵關系,增進戰友情誼;他們還以解難幫困為導向,發揮群眾力量常態開展“接力幫帶”,增強連隊向心力、戰斗力。
戰友親密無間,連隊才能更有凝聚力。前段時間,列兵付明哲的訓練成績突飛猛進。班務會上介紹經驗時,他感慨地說:“班長和戰友就像親人一樣,我沒有理由不好好訓練。”
一次,班長許偉偉發現付明哲走路一瘸一拐,得知他得了甲溝炎。許偉偉趕緊把他背到醫務室,讓軍醫幫他清理傷口。第二天,又接著把他背到醫務室接受治療。一周后,付明哲的腳傷好了,他的心也更熱了,成了訓練場上“格外賣力的那一個”。
在七連,暖心故事比比皆是。
連隊不設司務長,為解決基層報賬難題,連隊安排有財務培訓經歷的副班長賀暢擔任“兼職司務長”,專門為戰友解難題;下士袁漢章訓練受傷,無法下床活動,全班戰友輪流給他按摩,他很快恢復了健康;衛生員鄭旭東有一本厚厚的“病情登記本”,上面詳細記錄著全連戰友的傷病情況,他定期給大家體檢,對戰友的身體狀況了如指掌。
連隊還要求每個班選派一名戰士兼職“心理保障員”,讓他們隨時觀察官兵情緒,以無微不至的關照守護戰友身心健康。
“唯有愛兵真,方能得兵心。”盧指導員說,七連在嚴格管理的同時,積極引導官兵互相關心,“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理念,已經化為一種行為自覺。他們還特別要求連隊骨干帶兵管兵要“以真心換真心,以真誠換真誠”,營造家的氛圍,不斷增強官兵對七連的歸屬感,從而激發大家的集體榮譽感。
把戰友當親人、把連隊當家建,“生活互助”成為官兵行為自覺。“三大互助”優良傳統已經融入連隊建設各個方面,七連也因各項建設突出,榮立集體二等功。
銳視點
平時情同手足 戰時生死相依
■袁俊鋒
習主席強調,要深入開展尊干愛兵、兵兵友愛活動,培養官兵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鞏固和發展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
官兵關系是部隊一切關系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官兵一致、生死與共的優良傳統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什么樣的感情才能經受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基層官兵用感人至深的行動作答:情同手足、生死相依的戰友感情、官兵關系。
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官兵一致都是人民軍隊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官兵一致的基礎有多牢固,未來打贏的基礎就有多牢固;戰友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厚,部隊團結的力量就有多深厚。
平時與士兵同甘共苦,戰時戰士就會與你赴湯蹈火;平時與士兵情同手足,戰時戰士就會與你生死相依。正是懂得這個道理,第72集團軍某旅三營七連干部骨干才能普遍做到人格上尊重士兵,工作上依靠士兵,生活上關心士兵。
時代在發展,部隊在轉型。現在我軍面臨的客觀環境、擔負的使命任務和官兵的結構成分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官兵一致的原則不能變,尊干愛兵的傳統絕對不能丟。創新是最好的傳承。在帶兵實踐中,只有把握時代脈動,注入時代元素,植入創新因子,才能使我軍尊干愛兵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得到更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