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黃敏 發布:2023-03-03 06:22:29
新時代的偉大行軍
——寫在習主席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10周年之際
■解辛平
巡邏官兵徒步翻越山脊。資料圖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歷史上,我軍一次次偉大的行軍,賦予這支軍隊征程壯美的意象。
這支軍隊,路在腳下。走過萬水千山,跨過雄關險隘。多少次背水攻堅、命懸一線,瀕臨絕境又轉危為安,掩埋戰友的遺體,揩干身上的血跡,大步流星,浩浩蕩蕩,星星之火終于燎原。
這支軍隊,志在遠方。一路櫛風沐雨,一路晝夜兼程。多少次艱難求索、披荊斬棘,重整行裝又再次出發,腳踏祖國的大地,背負民族的希望,向著太陽,向著勝利,千錘鍛打百煉成鋼。
行軍,是“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堅定不移走出來的,是“到達一個目標又邁向下一個目標”的接力遠征。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行軍,見證著這支軍隊的苦難與輝煌;更遠的征程、更新的目標,延續著這支軍隊的光榮與夢想。
2013年3月11日,習主席鮮明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人民軍隊由此開始了新時代的偉大行軍。
這是洞察大勢的抉擇,這是把握機遇的定向,這是繼往開來的攻堅,這是革故鼎新的奮進。
2013-2023,彈指十年,銜枚疾走,偉大行軍氣吞山河。
2022-2027,關鍵五年,間不容發,偉大行軍正在路上。
(一)
北上!北上!
當年,面對長征途中敵人的圍追堵截,毛主席把行軍方向錨定民族救亡圖存,紅軍開始新的進發,在漫漫征途中找到新的希望。
躍進!躍進!
當年,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前夕,毛主席在陜西省靖邊縣小河村擬制了一封重要電報,發往中原。不到10天,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鄧小平同志后來回憶說:“沒有一個偉大的戰略思想,是做不出這樣的決定的。”
行軍,一聲號令,大軍開拔,百折不回,義無反顧,蘊含著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
當21世紀進入第二個10年,繼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2012年,我國在全球制造業總值中占到19.8%,首次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
與此同時,世界來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加速推進,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之爭更加激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
俯瞰歷史風云,習主席深刻洞察:“這樣的大變局不是一時一事、一域一國之變,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
與此同時,新一輪軍事革命的風暴,已經在地球的另一端興起。信息化蓬勃發展,智能化初現端倪,搶占軍事戰略制高點的無聲競逐拉開新的序幕。
新的歷史關口,如何確保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
新的歷史方位,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臺中心,軍隊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從未如此緊密相連。
歷經30多年和平歲月的人民軍隊,該往何處去?
這是時代之問,也是歷史之問!
2012年12月8日,超強臺風“寶霞”帶來的熱帶氣旋剛剛離開南海。登上中國海軍海口艦,習主席眺望遠方。
此時此刻,一片正在生長的國土,崛起在南海的萬頃碧波之中。戰艦的航跡背后,綿延南嶺,環抱著改革開放的熱土。
在這片山海之間,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以雄韜偉略擘畫藍圖,回響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鏗鏘足音。
中國夢強軍夢。張凱 攝
在新時代征程開啟的重要時刻,在“春天的故事”發源地,習主席向三軍將士宣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可以說,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
2013年早春,北京京西賓館。迎春花、白玉蘭競相怒放。
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明確昭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沙場閱兵,習主席又發出振奮人心的強軍號令:“把我們這支英雄的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兩個月后的金秋時節,“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
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謀的是民族復興偉業,布的是富國強軍大局,立的是安全發展之基,標定了人民軍隊作為大國軍隊、強國軍隊的樣子。
“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大變局帶來大挑戰,也帶來大機遇。強軍目標的提出,是對歷史機遇的把握,更是對歷史機遇的塑造。
沙場閱兵。劉應華 攝
夢想啟航,目標導航,核心領航。一次次審時度勢、把舵定向,一次次統攬全局、運籌帷幄,熔鑄成習近平強軍思想,一體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大刀闊斧“重振政治綱紀、重塑組織形態、重整斗爭格局、重構建設布局、重樹作風形象”,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國要強,我們就要擔當,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10年來,這首《強軍戰歌》在全軍久唱不衰,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士的心聲強音。
10年已過,未來已來。
(二)
大凡行軍,離不開一個基本的命題——從哪里出發,向哪里走去。
回望來時路,眺望新征程,這是每一名行軍者都必須作出回答的靈魂之問。
新時代強軍征程的整隊集結,就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
2014年金秋,古田。那天午餐,作為黃繼光生前所在連第37任指導員,余海龍坐在習主席身邊,端起紅米飯、南瓜湯……
那天中午,一同端起“紅軍飯”的,還有全軍400多名高級指揮員。
“只有闖過靈魂深處的激流險灘,才能直面未來戰場的刀山火海。”這頓飯的滋味,余海龍品味至今。
駐閩某部組織官兵來到古田會議會址,開展改革強軍主題教育活動。姚安泉 攝
2014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被定義為新時代人民軍隊浴火重生的原點。
為什么選擇古田?
古田,人民軍隊發展具有轉折意義的地標。1929年,紅軍面對著生死存亡的拐點,“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會散掉”。那次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紅軍有了根與魂,一支軍隊從此脫胎換骨。
為什么重回古田?
習主席說,“我們再次來到這里,目的是尋根溯源,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
承平日久,和平積弊重重,靈魂問題滋生,官兵信仰高地受到沖擊,有些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否則軍隊就有變質變色的危險”。
挽住云河洗天青。習主席扶危定傾、撥正航向——堅持“十一個優良傳統”,糾治十個方面突出問題,牢固立起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斗力標準、政治工作威信……
向歷史深處回望,我軍90多年的風雨歷程,每逢重要的起點、重大的拐點、關鍵的節點,邊行軍打仗邊思想整訓是常態,越整訓越堅定、越整訓越勝利是規律。
猴場會議、遵義會議、俄界會議……長征途中,轉戰間隙,黨和紅軍的領導人先后召開70多次會議,統一了思想認識,確定了行軍路線。
晉察冀根據地、山東根據地、蘇南根據地……抗戰最艱難的時刻,我軍高級將領從各個方向穿越封鎖線,風塵仆仆會聚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實現了空前的團結統一。
延安整風運動(油畫)。羅工柳 繪
“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志,就能把一個個坎都邁過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圍追堵截啊,什么封鎖線啊,把它們通通拋在身后!”
從古田再出發,習主席帶領人民軍隊開始了一場鳳凰涅槃式的政治整訓、一場思想領域的偉大行軍。
煉忠誠之純——“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永遠不能變,永遠不能丟。”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補精神之鈣——“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深入糾治“四個不純”“七個弱化”等問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
肅作風之弊——“能否始終如一保持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關系軍隊建設的大問題。”制定和落實軍委“十項規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糾治“四風”,持續推進專項清理整治,深化“三嚴三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回歸我黨我軍的好傳統、好作風。
除軍中之蠹——“軍隊是拿槍桿子的,軍中絕不能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全軍利斧破冰,激濁揚清,全面從嚴治黨治軍,強力正風肅紀反腐,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等軍內的一大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沒有誰是“鐵帽子王”,沒有所謂的護身符,沒有自恃安全的保險箱。
固打贏之基——“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來的。”全軍上下開展戰斗力標準大討論,組織和平積弊大起底大掃除,整改訓風演風考風弊端,解決“五個不會”,糾治“二八現象”……
10年來,新時代的偉大行軍,一次次思想整隊、一次次精神洗禮,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了我們這支軍隊,武裝了我們這一代軍人,讓我們的步調更一致、步伐更堅定。
一位親歷強軍10年的老兵說:“如果沒有思想的淬煉,沒有靈魂的洗禮,后來我們熟知的一切,都不可能水到渠成。”
(三)
偉大的行軍,總有一段里程需要拋掉一切壇壇罐罐,萬眾一心加速朝前闖,軍語叫做“強行軍”。
滹沱河畔,石家莊市。一個軍營大院里,一座軍人的雕像躍馬揚鞭,傲然矗立。
縱馬一躍,能跳多遠?2015年12月27日,在這里駐守了46年的陸軍原第27集團軍拔營起寨,翻過太行山,成為全軍首個因改革而調整部署的軍級單位。
天色未亮,第一批移防隊伍悄然出發。鄭立洪 攝
4天之后,位于北京復興路上的八一大樓,響起雄壯的國歌聲。習主席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
夢想在召喚,改革再出發。在一面面統帥新授的軍旗指引下,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勢如破竹、迅如雷電。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經習主席提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寫進全會《決定》,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新華社向全球播發:習近平擔任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黨的總書記親自擔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這在黨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這兩個“第一次”,向世人傳遞著這樣的信息:新一輪軍改,重要性前所未有,艱巨性前所未有。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軍事領域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誰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誰就會錯失寶貴機遇,陷入戰略被動。長期積累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嚴重影響我軍戰斗力生成和發展。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徹底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站在歷史與時代的交匯點上,習主席指出:這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為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使它成為歷史性、突破性的改革,為今后20年、30年國防和軍隊發展打下基礎。
2015年9月3日,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兩個月后,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舉行。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習主席率領人民軍隊開始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改革。
2016年1月16日零時,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停止行使指揮權;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戰區開始運轉。
軍區大院最后一夜的燈光,鐫刻在許許多多中國軍人的記憶里。他們即將迎來的,不僅是一次普通的日出,更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前后不到1個月,調整組建15個軍委機關職能部門,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跨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大步。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人民軍隊就開始了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的探索。然而,幾十年過去,“聯不起來”的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習主席一錘定音、一聲令下,我們進入了聯合作戰的“戰區時代”。
一聲令下,原七大軍區撤銷番號;數十支部隊移防部署,3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就出發。
陸軍某團“大渡河連”經歷近30次編制調整,始終不忘初心,堅定前行。 彭希 攝
“如旱天驚雷!”這是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中國軍隊改革時的標題。國際輿論評價,習主席“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挪棋子,動棋盤,改棋規。習主席領導軍改的“第一大戰役”,從打破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和大陸軍體制入手,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構建“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
首戰奠基,乘勢而上。2016年12月,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主席親自部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第二大戰役”打響。
重塑再造,“大國兵陣”煥然一新。2017年4月18日,習主席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9天之后,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后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
這只是人民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冰山一角。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還包括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軍以及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規模更加精干,結構更加優化,編成更加科學……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陸戰型的力量結構,改變了國土防御型的兵力布勢,改變了重兵集團、以量取勝的制勝模式。
接受檢閱。柳軍 攝
連戰連捷,一鼓作氣。2018年11月,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第三大戰役”打響,一系列調節軍事關系、規范軍事實踐、保障軍事發展,突出改革急需、備戰急用、官兵急盼的政策制度接連推出。
深化我軍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重塑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推進軍事管理政策制度改革……4個方面的政策制度改革系統配套、同向發力,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軍事政策制度改革,這“三大戰役”一仗接一仗,一環扣一環,人民軍隊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
(四)
偉大的行軍,從來不是田園牧歌般的旅行,必然遇到突如其來、迎頭相撞的遭遇戰,狹路相逢勇者勝。
2022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95歲生日。第二天,新華社向全世界公告,中國人民解放軍將于北京時間2022年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在臺島周邊開展聯合軍事行動,并公布演習區域示意圖。
聯合演訓。新華社發(視頻截圖)
多軍兵種實施聯合火力打擊,火箭軍部隊實施多區域、多型號常導火力突擊,導彈飛越臺灣島,全部精準命中目標。網友們發現,此次公布的演習區域,“包圍了臺灣島”。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嚴正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嚴重挑釁和侵犯,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沒有斗爭精神是不行的!要善于斗爭,也要敢于斗爭,該硬的時候一定要硬。”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絕不允許被可以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這樣或那樣的“意外”打斷。護航復興,人民軍隊一刻都不能“缺位”。面對波譎云詭的世界風云,人民軍隊不能“閉關練功”。
習主席高瞻遠矚,引領人民軍隊在斗爭中成長,在成長中斗爭——
親自領導制定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充分發揮軍事力量在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方面的戰略功能,把備戰與止戰、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作為一個整體加以運籌,為國家和平發展營造了有利戰略態勢。
拼版照片:(左)熊利兵 攝,(右上)新華社發(劉銳 攝),(右下)新華社發(林健 攝)。
在強軍恢弘畫卷中,3張照片定格了人民軍隊軍事力量運用的經典瞬間。
——“中國海軍帶你回家!”2015年3月也門撤僑,海軍女兵郭燕牽著小女孩準備登艦的照片,讓國人自豪:“祖國實力的強大不在于讓中國公民免簽多少國家,而在于危險的時候能把你帶回家。”這些年,海軍護航編隊16頻道在1500多次呼喚與承諾中,成為大國擔當的“最佳代言”。
——“真美!真給力!”2016年7月,中國空軍官方微博發布一張轟-6K巡航黃巖島的珍貴同框照,網友紛紛點贊。這些年,大國之翼振翅海天,跨越洲際,飛到很多過去沒有飛到過的地方。
——“近在咫尺!”2022年8月,在巡弋的軍艦上,一名海軍戰士手持望遠鏡觀察的身影,與臺灣島上起伏的山脈同框。如今,我軍繞島巡航漸成常態,臺島周邊成為我軍例行演練海空域。
這3張照片刷屏的背后,是國人對一支強大軍隊的熱望。揚眉吐氣的情緒表達背后,是一支軍隊的硬氣、底氣。
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發布。國際軍事觀察員敏銳地發現我軍軍事戰略方針在新時代的變化:堅持積極防御戰略思想,積極防御根本在防御,要義在積極。
這一年,恰逢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從鴉片戰爭開始,列強強迫舊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多達750多個。
“許多時候勝利要通過斗爭獲得,誰也不會送給我們。”習主席率領人民軍隊,堅持戰略上防御與戰役戰斗上進攻的統一,展示了空前的歷史主動和歷史自覺。
謀篇布局、用中塑局、一體控局,10年來,人民軍隊軍事力量運用,掀開了里程碑式的嶄新一頁——
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積極推進南海島礁建設、成立駐吉布提保障基地……全局統籌、分區負責,相互策應、互為一體的戰略部署和軍事布勢加緊構建。
常態化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繞島巡航,開展邊境斗爭……塑造態勢、管控危機,兵力運用趨于常態化、多樣化。
亞丁灣護航、國際維和、跨國救援、全球航行、參加國際軍事比賽……中國軍事力量前所未有地走出去。
空降兵機降訓練。資料圖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在習主席率領下,人民軍隊在斗爭中亮劍,在亮劍中礪劍,全面加強練兵備戰——
從嚴冬到酷暑、從寒區到溫區、從高原到海島、從大漠到大洋……實戰化訓練向全維拓展。
合成“鷹群”低空呼嘯、特戰分隊滲透斬首、電子對抗無形絞殺……實戰化訓練向新質躍升。
“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系列聯合實兵演習,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融入聯合作戰體系……實戰化訓練向體系推進。
“中國軍隊近幾年訓練強度世界罕見!”透過一場場實兵對抗演習,海外媒體以一種驚訝目光注視著中國軍隊訓練方式的深刻變革。
一手抓練兵備戰,一手抓力量運用,人民軍隊越練越強大、越用越強大。
(五)
偉大的行軍,是大浪淘沙,也是烈火煉金。在憂患中奔跑的隊伍與狼共舞,催生強大的高質量發展基因。
破浪前行。張雷 攝
南海碧波,鐵流澎湃。2018年4月,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盛大舉行。戰略打擊、水下攻擊、遠海作戰、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御、綜合保障7個作戰群破浪駛來;艦載直升機、反潛巡邏作戰、預警指揮、遠海作戰、對海突擊、遠距支援掩護、制空作戰等10個空中梯隊凌空飛過……
檢閱艦上,習主席鏗鏘的話語匯入南海的春潮:“今天的人民海軍,正以全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這片海空,銘記著“海空衛士”王偉的悲壯,也鐫刻著他的夢想和夙愿。他留下了一幅畫作——一名飛行員駕駛艦載機從航母起飛。
這些年,每到王偉犧牲的日子,人們就會發出這樣的呼喚:“81192,請返航!”
這是對英雄的呼喚,更是對強大海軍的呼喚。如今,王偉的夙愿不僅成真,而且更加壯美。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人民海軍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里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海軍跨越式發展,是新時代人民軍隊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強軍10年,人民軍隊劃出了一道“又好又快”的發展軌跡。這道“又好又快”的軌跡,凝聚著習主席對高質量發展的深邃思考和深遠謀劃。
強軍之“強”,是“全面的強”,是“跨越的強”,更是“趕超的強”。高質量發展,是強軍征程上日益響亮的時代足音。
這是行軍中不斷下達的“任務書”——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國防和軍隊建設向著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不斷推進。
這是行軍中不斷升級的“驅動力”——全面加強軍事治理,建立全新的戰略管理體制,形成全新的軍事科研體系,打造全新的軍事人才培養體系,軍隊建設向質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轉變。
這是行軍中不斷撥快的“時間表”——從“三步走”構想到新“三步走”戰略,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加快推進。
運-20機群展開訓練。新華社發(張猛 攝)
強軍10年,陸軍進入“合成時代”,海軍進入“三航母時代”,空軍進入“20時代”,火箭軍“東風家族”不斷添丁……有“量”的發展,更有“質”的提升,跑出了強軍加速度。
“時間就是軍隊”。1853年12月,恩格斯觀察克里米亞戰爭,寫下了這個著名的論斷。這場“帆船對蒸汽船的戰爭”,向世人揭開了“近代科技戰爭的面紗”。
170年后,在現代科技戰爭加速演進的今天,在人民軍隊加速轉型的今天,再次品味,這句話有著更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誰將贏得下一場戰爭?”軍事領域競爭的時間不只是“時差”,更是“代差”。
飛奪瀘定橋、遼西大追殲、風雨下鐘山、搶占三所里……昔日,我們這支軍隊的勝利是搶出來的、拼出來的,稍縱即逝的戰機也是搶出來的、拼出來的。今天,我們這支軍隊面對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更需要全力去搶、去拼。
在戰爭年代,我們邊打仗、邊學習、邊生產;在新時代,我們邊斗爭、邊備戰、邊建設。
沒有萬事俱備,只有爭分奪秒;不能按部就班,唯有加速跨越。西方戰略觀察員說:對于發展中國家的軍隊來說,“追趕中跳過幾個階段至關重要”。
科技在加速,世界在劇變。世界一流不是一個固定指標,而是一個動態指標;不僅是一個刻度,還是一個速率。
實彈射擊。李明 攝
今天,我們距離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僅剩半程,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僅剩12年,距離2027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僅剩4年。
目標如此壯麗,時間如此緊迫,挑戰如此嚴峻。
挑戰始終在更新,機遇也始終在更新。
過去,我們靠加速奔跑贏得了歷史機遇;今天,我們需要跑出加速度、跑出高質量,才能贏得新的歷史機遇。
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新的強軍部署:“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
目標,就是軍令狀。全力以赴,務期必成。
(六)
行軍者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是蜿蜒而堅定的腳印。一路雨雪風霜,換來一代戰士的成長,他們最偉大的創造,莫過于在時間之壁上刻下永恒。
海拔5100多米,秋迪儉革拉,一處崖壁矗立了億萬年。
“每天我一睜眼,看到的就是它。”10年前,新兵張俊祥來到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
“后來,越看它越像一面旗,我和戰友把它畫成了一面黨旗,讓它高揚在祖國的邊境線上。”10年后,張俊祥成為一名班長,他的哨所屹立在云端。
重溫入黨誓詞。索延客 攝
“黨旗山”,祖國邊關的壯美地標和精神高地。新一代戍邊軍人,將青春和忠誠融入守護的山河。
從“黨旗山”到加勒萬河谷,“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壯麗的山河見證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樣子,偉大的行軍塑造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樣子。
新時代的偉大行軍,習主席是舉旗人,也是領路人——
軍委聯指中心,習主席一身迷彩運籌帷幄;華北演兵場,習主席向全軍發布訓令;駐澳門部隊氹仔營區,習主席端槍射擊……戰位上,統帥身體力行,把使命扛在肩頭,全軍官兵看齊追隨,強軍步伐更堅定。
航母遼寧艦,習主席深入艙室機庫,鄭重在航泊日志上簽名;三角山哨所,習主席頂著凜冽寒風執勤站崗,在觀察登記本上簽下名字……戰位上,統帥的一筆一畫,傳遞著千鈞使命,全軍官兵信心滿懷,勝戰步伐更鏗鏘。
10年前,強軍目標提出第二天,恰逢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十年樹木,十年亦可樹人。這仿佛是一個深情的隱喻——強軍目標播撒下的種子,早已如常春藤般生根拔節,爬滿每名士兵的心間眉宇。
10年前,習主席第一次視察軍隊院校,來到湘江之畔的國防科技大學,走進年輕學子中間。
10年后,那些接受習主席檢閱的軍校學員,如今早已陸續完成學業,走上大江南北的各個戰位——
遠海大洋,李朝陽站上航母飛行指揮臺;西北戈壁,曹博研放飛無人機群;青藏高原,邱遠強搭起野戰信息通信網;大山深處,戴華驊精心繪制電子地圖……
時間,腳步,征程。這10年,從中原腹地到雪域高原,從江南水鄉到西北戈壁,從繁華都市到風雪邊關……多少中國軍人走向陌生的新駐地、走向離軍事斗爭一線更近的地方。
江河眷顧奮楫者,星光不負行路人。
山東艦副艦長徐英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們要想躋身一個歷史大事件,不是策劃出來的,而是遇見了一個大時代。”
“四年陸軍綠,十年空軍藍。今日到海軍,再干幾十年。”徐英擁有常人難以復制的軍人履歷:從陸軍學員到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從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再到航母副艦長。
轉型、跨界、重塑,時代給予的每一次機遇,他都全力以赴。時代沒有辜負徐英,徐英更沒有辜負時代。
10年,一代人的青春;強軍,一代代人的奮進——
國產航母山東艦艦長來奕軍,是70后;大國“鯤鵬”運-20機長馮瑋,是80后;火箭軍“金牌指揮長”劉如鳳,是90后;武警雪豹突擊隊特戰隊員金步康,是00后……
青春方陣。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放眼全軍,陸戰先鋒、海空雄鷹、深潛兵王、礪劍尖兵、特戰勇士……一批批朝氣蓬勃的強軍人才沐浴著新時代陽光雨露茁壯成長,我軍新時代人才強軍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雄師霧列,俊采星馳。10年來,從天安門廣場到朱日和草原,從萬里長空到浩蕩海洋,新時代中國軍隊一次次盛大閱兵,成為檢閱強軍成果的走廊、透視強軍陣容的窗口、展示強軍風采的畫卷。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伴隨鋼鐵方陣行進的,是新時代中國軍人山呼海嘯般的誓言。
從2013年那個春天出發,人民軍隊向著強軍目標昂首闊步。新時代的偉大行軍,彰顯讓國人驕傲、令世界震撼的“中國力量”。
大國戰將率領青春方陣,伴隨“中國力量”一起成長,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勝利走向勝利。
(七)
所有的遠征,都無比偉大也無比坎坷,無比壯闊也無比艱難。
有人曾問董必武:為什么長征那么困難,你們總是那么樂觀?董必武答:因為我們有偉大的前途!
倘若歷史再次追問,新時代革命軍人定會響亮地回答:因為我們有偉大的目標!
習主席說:“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站在強軍目標提出10周年的時間節點,我們無疑正體會著這樣的智慧和力量。
“領航強軍向復興——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資料圖)
目標,是一個起點向另一個起點的抵達,也是一個夢想對另一個夢想的召喚。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里,寫著這樣一段文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
一個任務,包含三個目標,契合三個節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構建起我們黨和人民軍隊定位當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走向未來的時空坐標系。
這是時間的凝視,從三個100年看強軍10年,我們能看到什么?
這是歷史的對望,從強軍10年看三個100年,我們又能看到什么?
凝視時間,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一個個指向未來的夢想猶如不滅的火炬閃現在眼前——
在毛澤東眼中,那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在方志敏眼中,那是《可愛的中國》里的美好憧憬;在紅軍指揮員眼中,那是陜北窯洞里帶有航空母艦的軍事教育掛圖;在我黨早期派到蘇聯學習航空技術的專家眼中,那是《建設中國紅色空軍計劃》中的一個個“如果”……
夢想,曾經如此遙遠,現在又如此真切。
今天,那支曾在山溝溝里打游擊、衣衫襤褸的軍隊,正在加速邁向世界一流;那些蘊藏在泛黃紙頁中的暢想,已駛向大海、飛向天空;那些革命先烈憧憬的未來,已經變成我們經歷的現實……
“只有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孫中山《建國方略》相關規劃圖前,習主席駐足凝視,感慨地說。
對望歷史,一個個璀璨的時間坐標,勾勒著一個政黨和一支軍隊的大歷史觀——
“救國、興國、強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夢想的實現,是恒久的接力。一場目標明確的偉大行軍,從來都是一個跨越連著一個跨越,一座里程碑接著一座里程碑。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以這樣的大歷史觀,更能理解這樣的豪邁:“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
世界很大,比世界更大的是百年大黨的胸襟和目光;未來很遠,比未來更遠的是人民軍隊的使命和夢想。
“領航強軍向復興——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資料圖)
謀篇布局2027,前瞻運籌2035,深遠經略2049……在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時間軸上,一個個目標背后,蘊藏著多少經天緯地的膽識,包含著多少氣貫長虹的行進,醞釀著多少震撼人心的未來。
在新時代的偉大行軍中,我們再一次得到了清晰無比的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不僅有著遼闊視野和雄心壯志,還有著與之匹配的超強執行力。我們善于把夢想化為目標,把目標落入規劃,把規劃變成現實。
我們走過萬水千山,腳下還有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
“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闊步前行。新華社記者任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