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繪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軍隊代表委員熱議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
■解放軍報記者 王凌碩 特約記者 王 飛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既是黨的強軍事業的組成部分,也是打贏未來戰爭的重要支撐。軍隊代表委員紛紛表示,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面對國家安全的嚴峻形勢、現實風險,必須把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努力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高質量發展。
夯基·鑄牢后盾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回望歷史,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一直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堅強后盾。
“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大向強、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將不斷涌現,打造一支建在當地、抓在手中、用在關鍵的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至關重要。”軍隊代表委員表示,新時代新征程,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依然是塑造安全態勢、遏控危機沖突、打贏局部戰爭的力量所在、根基所在、底氣所在。
“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體系是大國博弈的‘壓艙石’,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是支撐打贏的堅實后盾,具有戰略威懾功能。”韋昌進委員說,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和周邊形勢,要把備戰與止戰、威懾與實戰統一起來,不斷壯大戰略力量,綜合運用包括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在內的多種戰略手段,構建起有效懾敵制敵的戰略力量體系。
“當前,國防動員體制深化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張弓代表表示,要進一步理順國防動員平時領導管理和戰時組織指揮關系,打造上下貫通、橫向聯通、機制完善、運轉高效的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體系。
來自國防動員系統的軍隊代表委員表示,做好國防動員改革任務落地“下篇文章”,還須推動以戰領建高質量落實、服務備戰高標準落地,確保指揮不斷鏈、能力不斷檔。
提質·向戰聚焦
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是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內在要求。
當前,戰爭形態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進。國防動員應從過去單純追求數量規模的概略性模糊化動員模式,轉變為更加強調質量效益的多域聚優動員模式。
軍隊代表委員表示,推動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高質量發展,要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積極適應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特點規律,轉變動員理念,優化動員模式,提升動員能力,創新動員手段,全面提升國防動員效能。
“國防動員作為支撐打贏的強大后盾,始終為戰而存、為戰而備。”張發菊代表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戰略風險的聯動性、突發性、多變性增強,國防動員必須圍繞使命任務向戰聚焦、轉型創新,強化高效、精敏、持續轉化能力,為制敵勝敵提供過硬的動員支撐。
無人機救援、大數據征兵、智慧決策輔助系統……近年來,多地國動委依托戰略新興產業及發展中的高新技術,深挖戰略性、前沿性高端動員資源,科技賦能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的實踐成果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軍隊代表委員表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的迅猛發展,太空、極地、深海、網絡、無人等多域多元化力量發展步伐加快,效能日益顯現。陳澄代表表示,要深刻把握未來戰爭發展大勢,積極推動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向新興領域拓展,通過功能融合、智能改造、戰法創新,深入挖掘潛力資源,綜合集成高新尖端技術,培塑轉化優質動員能力,把先進的科技力轉化為支援保障打贏的戰斗力,助力奪取戰略博弈主動權。
合力·一體推進
兵民是勝利之本。軍隊代表委員表示,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具有橫跨軍地范圍大、節奏轉換時間緊、各項要素聯動快等特點,必須放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軍事斗爭準備全局中加強整體設計和統籌謀劃,切實實現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
黨管武裝是我黨我軍在長期革命與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光榮傳統,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在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中的貫徹和體現,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必須始終堅持。軍隊代表委員表示,要以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為契機,健全黨對國防動員集中統一領導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鏈路,強化跨軍隊、跨部門、跨區域工作統籌協調,切實把加強黨的領導貫徹到國防動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國防動員在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張立克代表認為,要把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合軍地需求,統籌資源配置,明確責任主體,確保相關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法者,治之端也。“國防動員涵蓋領域廣、受制因素多,離不開政策法規的規范、引導和保障。”趙忠代表表示,要盡快構建起以國防法、國防動員法為主干,以相關地方性、行業性法規規章為補充,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操作性強的動員法規制度體系。
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一頭連著軍隊,一頭連著地方。軍隊代表委員表示,面向未來,必須充分發揮優勢,堅持軍地一體、統籌推進,做到思想上“一條心”、工作上“一盤棋”、落實上“一股勁”,共繪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匯聚起強國強軍的磅礴力量。
(解放軍報北京3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