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尚曉敏 發布:2024-08-18 07:36:38
“不讀書不行,遇到問題解答不了”
——感悟鄧小平同志的讀書生活
■張擁軍
書是精神食糧、成長階梯,有時片頁之間便可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鄧小平同志曾說,“我讀的書并不多”,這是自謙。其實,孜孜不倦的讀書生活伴隨著鄧小平同志的一生,并和他的革命生涯、思想作風及理論創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哲人有言,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與他的閱讀史密不可分。鄧小平同志喜歡讀什么書?怎樣讀書?探究他的讀書種類、目的、方法和原則,對于我們走進鄧小平同志的內心世界,借鑒其方法以助于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做好工作,大有裨益。
“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鄧小平同志生前的書房堆著的大半屋子的書,都是他曾經閱讀過的。這些書籍內容涵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足見他讀書數量之多、涉獵范圍之廣、投入精力之大。
在緊張的革命年代和繁忙的和平建設時期,鄧小平同志很注重抓緊點滴時間讀書。在鄧小平同志身邊工作過的劉復之說:“他好讀書,在艱苦的戰爭歲月,我幾次在行軍出發前整理文件挑子,箱子里總裝幾本書,有馬列的書,也有小說。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本是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鄧小平同志常對工作人員說:要能打仗,也要補上文化這一課。
1969年11月,被下放到江西的鄧小平同志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并特地附函,請有關同志如果方便就把他的書托運過來。這些托運過來的書籍陪伴了他在江西的日子。他“每日都讀至深夜”。鄧小平同志的女兒在講到父親在江西的這段讀書生活時說:“在孤寂的年代,靠著讀書,可以疏解寂寞,可以充實生活,可以增長知識,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安靜心靈。父母親都喜歡看書,在閑暇的午后,在萬簌俱靜的夜晚,書,陪伴著他們共度歲月。”
讀書時,鄧小平同志既泛讀,也精讀。其中看得最多、下得功夫最大、學得最透的,是馬列主義的書籍。早年留學法國,鄧小平同志讀了《社會主義討論集》《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ABC》等,這些書籍是鄧小平同志的“入門老師”。1926年到莫斯科后,鄧小平同志立志,“我能留俄一天,我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務使自己對于共產主義有一個相當的認識。”后來,鄧小平同志一直堅持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對于黨員干部的學習,鄧小平同志強調:“根本的是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要努力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則同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
除了理論讀物,鄧小平同志對中國古代史書情有獨鐘。在歷史古籍中,他最喜歡讀的是《資治通鑒》,家里買了兩套。他還通讀二十四史,對《后漢書》《三國志》尤其喜歡。鄧小平同志出差時經常會帶一兩本《聊齋》、詩詞一類的書,有空就翻翻。有張照片是他在視察杭州的船上,手中攤開的是一本宋詞。
鄧小平同志遨游于史學典籍的浩瀚大海,經常用歷史的經驗教訓教育指導干部和群眾。1952年,鄧小平同志聽說云南德宏抗瘧力量不足,藥品缺乏,便對率抗瘧隊到德宏幫助工作的余秋里說:“云南歷史上是有名的‘瘴癘’之區,早在三國時,諸葛亮率兵南征,就有‘士卒感染瘴癘,祭瀘水以消患’的記載。”他要求抗瘧隊“態度要堅決,措施要得力,軍民配合,群防群治。”抗瘧隊后來成功完成了任務。鄧小平同志引用的史實,記載于北宋時期的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
鄧小平同志也有不喜歡看的書。他曾坦言,自己對那些八股調太重,沒有新鮮思想的書籍很反感。1977年,英國作家兼電影制作者費里克斯·格林對中國的對外宣傳頗有看法,建議改掉八股調很重的毛病,鄧小平同志很贊同。鄧小平同志看的書和他的思想一樣,是言之有物、新鮮活潑的。
在人們的記憶中,鄧小平同志一生似乎與詩歌無緣,不是一個詩情畫意的人。但有一次,他的心中涌出詩情。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了。他和陳毅等在安徽蚌埠的總前委駐地慶祝,之后大家沿著田埂散步。看著眼前的青山碧水,聯想到南京解放的喜悅,鄧小平同志現場吟誦起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斯景斯情,渾然一體。陳毅聽后很是贊賞,當即詩興大發,作詩一首:“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
1943年11月10日,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中,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黨員干部唯有通過讀書學習才能使自身素養得以提高的觀點,并反復強調讀書要學以致用,搞好結合。后來,他還說:“年輕人首先得讀點書,不讀書不行,遇到問題解答不了。”
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面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艱巨任務,我們應像鄧小平同志那樣好讀書、善讀書,把讀書學習作為提高本領、增長才干的必修課和持久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