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白拍偷自拍网,国语自产拍91在线网站,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搜索 解放軍報

學黨史 鑄忠誠丨南京路上的寶藏中隊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尚曉敏 責任編輯:尚曉敏
2021-06-17 14:28:21

6月3日,中共一大紀念館正式對外開館,這里游人如織。

上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黨夢想起航的地方。

義務講解員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內為游客講解黨史。王亮 攝

在中共一大紀念館,活躍著一支身著橄欖綠的講解員隊伍。他們身姿挺拔、聲音洪亮、精神抖擻,在人群中格外耀眼。他們來自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四中隊執勤十中隊,這是一支學黨史鑄忠誠的模范中隊。

(一)

走進十中隊的營區,處處可見黨史知識的印跡:營區的展板上、占地面積不大的訓練場邊、宿舍走廊里、甚至在樓梯的拐角處……

位于營房后面的訓練場,展板上記錄著黨的重大歷史事件。尚曉敏 攝

官兵宿舍里擺放著諸多黨史類書籍。

在指導員楊澤楠的辦公室里,有一張第二季度中隊黨史學習計劃表。上面排滿了官兵要學習的書目和內容,并且每周還要抽點人員進行黨史講解。

一次手術,讓下士陳伉與黨史講解員結緣。陳伉入伍前是一名武術老師,在入伍前就拿到了中國武術協會的教練證和國家一級裁判員證書。入伍后因一次手術,陳伉不得不降低訓練強度,這對本想憑借體能拔尖的他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領導和戰友耐心開導他,“部隊是個大學校,當不成訓練尖子,一樣可以在其他崗位追尋夢想……”。一番勸慰讓陳伉豁然開朗。后來,他在中隊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中找到了新目標:成為一名優秀的黨史講解員。

今年3月,陳伉成為武警部隊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的一員,前往6個省市進行宣講,參與了58場宣講活動,面對面服務官兵1.42萬人。

講解員陳伉赴基層部隊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宣講。

“從小到大,‘三好學生’獎狀我一次都沒有拿過,去年榮立三等功,當喜報送到家里的時候,我媽媽都開心得哭了。那一刻,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為自己是十中隊的一員感到驕傲。”陳伉說道。

榮譽是一種肯定,每一名戰士都希望得到榮譽。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是古代將士最渴望的軍功。然而,到了如今的和平年代,一支軍隊的所向披靡,不僅僅在于演兵場上掀起的塵沙,更在于內心深處升騰的火炬。這升騰著的是心中的信仰,是努力的方向,更是前進的動力。

中共一大紀念館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文物沉默不語。文物無言,卻見證著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昭示著黨的為民初心。

“從歷史中走來,在現實中弘揚,我們做的就是這樣一份工作”。“即將迎來建黨百年華誕,對于一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連隊來說,我們能做些什么?”看到網上短視頻傳播效果不錯,楊澤楠萌生了一個想法:我們可以做短視頻,讓中隊官兵講黨史,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就這樣《兵哥說黨史》短視頻應運而生,消息公布后,官兵個個摩拳擦掌、踴躍報名。如今,十中隊官兵已制作完成100集系列短視頻,網上點擊量累計破3億,轉發量過百萬,十中隊的官兵通過這一形式把黨的聲音傳播到了千家萬戶。

(二)

學習黨史,給這些年輕官兵帶來了什么?

明白了“家國”概念是中國的路標,明白了自己是誰、要成為誰,明白了先輩留給我們的是寶藏、更是責任。

明白,是知行合一。

一直以來,中隊延續著一個傳統:每個周日的晚飯要吃“白米飯、南瓜粥”,官兵稱之為“憶苦思甜飯”。

起初,很多人不能理解,有的戰士甚至只吃了兩口就轉身離開。點名的時候,當時還是中隊班長的楊澤楠問到:今天晚飯有多少人吃了,有多少人理解隊訓中“艱苦奮斗永不忘”這句話的含義,又有多少人真正踐行了隊訓的要求?大家聽后低頭不語。此后,中隊常開展“艱苦奮斗永不忘”主題大討論,在一次次的教育中,艱苦奮斗的傳統慢慢在官兵心中扎下了根。

“這一活動的意義不是為了讓我們體驗,而是要讓我們把艱苦奮斗這一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只有記得過去的苦日子,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才叫做‘憶苦思甜飯’,我們還有‘干糧補給日’,班班都有修理箱,人人都有針線包。”戰士周政和徐悠然這樣說道。

憶苦思甜、發揚優良傳統,十中隊就是帶著這樣的信念走上為民服務的道路的。

自1982年開始,十中隊堅持在南京路上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影響帶動駐地130多家單位、千余名志愿者主動參與其中,服務內容也從剛開始的修鞋、理發、修傘拓展到健康、法律、心理等80多項。每月20日,軍地單位撐起的愛民帳篷綿延近200米,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雷鋒班”為民服務活動登記表。 尚曉敏 攝

那么,中隊“雷鋒班”為民服務的“經費”來自于哪兒呢?

“雷鋒班”班長汪維巧向記者展示了一個裝有979元的信封。上面記錄著每一筆花銷用度。他告訴我們:這些錢都是中隊回收廢紙、塑料瓶一點點積攢下來的。

縫衣服、修傘、補鞋、繡十字繡、配鑰匙……在老百姓眼里,這些親切的武警戰士似乎無所不能。他們常說,作為人民的子弟兵,要一直堅守為人民服務、給群眾辦實事的初心,像雷鋒一樣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

(三)

從十中隊營區抬頭望去,一墻之隔便是上海地標建筑“新世界”。身處繁華深處,巡邏在“中華商業第一街”,形形色色的誘惑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這支隊伍的忠誠與初心。

十中隊的榮譽室里有一面“功臣手模”,柜內陳列的是取得突出成績官兵的手模。在這里面,有一個手模是用左手按下的,它來自于曾在上海世博會擔任撒旗手的楊澤楠。當時由于場地限制,用右手撒旗會背對主席臺和觀眾,為了更好地展示國旗,所以世博會期間,楊澤楠改用左手撒旗。傳統意義上,用左手撒旗是很難的。為了練習左手撒旗,楊澤楠每天甩5公斤的杠鈴片800次,任務結束后,他的左胳膊比右胳膊整整粗了一圈。

十中隊榮譽室內的“功臣手模”。

“用忠誠托舉起每一面國旗”,在榮譽室內這句標語十分亮眼。自1995年7月20日起,中隊擔負上海市人民廣場和重大活動國旗升降任務。20多年來官兵用“曲終旗到”零誤差的標準,升好國旗、展示國威。“暗黃色的瘀斑、毛細血管破裂在每一位旗手的身上都可以見到,這是長期訓練造成的。”,班長溫華建說,“國旗就是一種信仰,升好國旗、保護好國旗、維護好國旗形象是我們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誠的內心表白。”

古人云: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亂。駐守在繁華的商業街,對官兵打贏制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隊著眼警衛、巡邏任務穩扎穩打,從嚴訓練,連續39年實現執勤無事故,近年來先后成功處置各類突發情況1680余起,協助公安機關處理治安事件780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分子90余人,成為這一方百姓的“守護神”。

中隊官兵在“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上巡邏。李巖 攝

節假日期間,官兵組成“武警人墻”守護旅客。張文濤 攝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唯有初心如磐,方可篤行致遠。中共一大紀念館內,講解員徐子建正在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述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穿越歷史的時空,仿佛置身于那個救亡圖存的年代,每一個人都被共產黨人追尋真理的執著和堅定深深感染。知道來時路,才能更好地走好以后的路。十中隊官兵也將繼續在新起點上勇攀高峰、砥礪前行,這里的故事未完待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