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青年官兵與布哈同行
——中國軍網專訪武警四川總隊政治委員宗永祥
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某大隊政治教導員布哈同志前不久被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表彰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數十家中央級媒體對他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廣泛、深入、集中的宣傳報道,讓這位一直默默扎根大涼山彝區脫貧攻堅戰場的武警軍官被千萬人熟知,而他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帶領廣大彝族群眾脫貧的先進事跡也在軍地廣為流傳,廣大青年和部隊官兵爭相學習。中國軍網記者就學習宣傳弘揚布哈先進事跡和可貴精神這一話題,對武警四川總隊政治委員宗永祥進行了一次專題訪談。
中國軍網:通過很多媒體的報道,我們從不同角度了解了布哈,在腦海里勾勒出一個真實鮮活的優秀扶貧干部的輪廓,同時也被他的事跡深深打動。您認為在決勝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布哈這個先進典型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
宗永祥: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習主席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武警部隊堅決響應統帥號令,把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踐行宗旨本色的實際行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以長征沿線、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深度貧困地區為主戰場,堅持大力度投入、工程化推進、全要素攻堅。武警四川總隊聽令景從、迅即行動,把脫貧攻堅的戰旗插到了大涼山任務最艱巨的地方,布哈就是在這場攻堅戰的火熱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杰出代表和先進典型。他把初心和使命踐行在涼山彝鄉,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在扶貧一線,集中反映了武警部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烈責任擔當,展現了武警官兵牢記宗旨、永葆本色的新時代革命軍人形象。可以說,這個時代需要布哈,也是這個時代成就了布哈。
現在,脫貧攻堅已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沖刺階段,布哈的先進事跡既給廣大貧困群眾帶來了信心和希望,也給眾多扶貧干部增強了信念和動力,可以更好地激發和引領大家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團結一心向貧困發起最后的“沖鋒”,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完全勝利,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布哈與村民交流扶貧工作
中國軍網:習主席就扶貧工作提出了“六個精準”的指示要求,特別在駐村干部的選派上強調“因村派人精準”。在全面打贏梭梭拉打村脫貧攻堅戰的這場“戰役”中,總隊為什么選擇布哈作為駐村扶貧干部?在布哈的駐村扶貧工作中,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事?
宗永祥:布哈在部隊表現一貫積極,工作踏實認真,各級評價很好,是一名優秀的基層干部;他作為土生土長的彝族人,通曉彝漢雙語,具備與當地群眾順暢溝通的身份優勢,加之對于彝族老鄉本就有著一種獨特的情懷,能夠較快融入到村民中去;同時,布哈所在單位與梭梭拉打村臨近,能夠克服山高路險、交通不便等不利條件,便于及時高效、持續深入地開展工作。基于上述因素,在布哈三番五次主動請戰的情況下,經涼山支隊鄭重推薦,總隊最終決定選擇布哈作為梭梭拉打村的駐村扶貧干部。
進入軍旅生涯的一個全新戰場,布哈立即展現出了軍人的堅毅果敢,也留下了很多讓我們印象深刻的細節。一是“下好繡花功夫”的細心。踏入梭梭拉打村后,他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把貧困戶的底數搞得一清二楚,甚至連每戶有幾只雞、幾頭豬都記得,并區分因學、因病、因殘、因超生等7大致貧原因,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幫扶舉措,逐人建立扶貧檔案,做到精準到戶、一人一策,很快成為周邊村寨學習的“樣板”。這些工作,沒有一股韌勁和細心是很難做到的。二是“一個也不能少”的決心。梭梭拉打村深度貧困,教育資源比較匱乏,許多適齡兒童輟學在家。見此情況,布哈建議新建一所幼兒園。總隊黨委在充分調研后采納了他的建議,投資援建了一所武警愛民幼兒園。隨后,布哈一家一家講政策、說利弊、做工作,勸說村民把小孩送學入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幼兒園的小朋友從幫扶之初的47人增加到如今的147人。這個過程中,布哈還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是上課期間,但凡在校外見到適齡孩童,他都要問清沒去上學的原因,直到想法設法把每名孩童都送入學校。三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耐心。苦蕎是大涼山特產,但是由于交通不暢、基礎薄弱等原因,梭梭拉打村無法形成規模生產。為破解這個難題,布哈一有時間就帶著苦蕎樣品去推銷,四顧茅廬后,一家公司被他的真誠與堅持所打動,建立了合作、暢通了銷路。彝族刺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當地繡娘技術不高,制作的繡品達不到市場要求。為此,布哈多次拜訪彝繡專家,請他們進行專業指導和技術培訓。如今,梭梭拉打村的刺繡更加精美,不僅在縣里的彝繡大賽獲得一等獎,還與某知名網絡電商平臺合作建立了彝繡基地,村民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三年來,在總隊各級的全力支持下,他始終緊盯黨建、教育、醫療、設施、文化等扶貧項目聚力攻堅,與鄉親們一道成功打造了種植養殖、野生蜂蜜、彝族刺繡、鄉村旅游等10余個特色產業,促進了貧困群眾就近就業,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余元、戶均增收8000余元,提前實現脫貧“摘帽”目標,為持續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基礎。
村民在進行彝族刺繡。中國軍網記者 張詩夢攝
中國軍網:我們都知道脫貧攻堅是場硬仗,特別是在梭梭拉打這樣的深度貧困地區,遇到的困難肯定不少,而布哈在村里一蹲就是三年,始終勤勤懇懇,保持著一股干事創業的勁頭。您能不能介紹一下布哈的成長經歷,這樣的經歷與他投身脫貧中的工作狀態又有著怎樣的關系?
宗永祥:涼山屬于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梭梭拉打村又是涼山非常落后的村寨,2017年貧困發生率高達34.12%,脫貧任務十分艱巨。剛開始,村民對部隊參與脫貧攻堅有過疑慮,對布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和配合,但布哈克服了重重阻力,始終保持著為民的情懷和忘我的干勁。這個歷程,沒有足夠強大的精神動力,是堅持不下來的。這種力量,既來自于各級組織對脫貧工作和布哈的大力支持,讓他看到了信心;又源于布哈獨特的成長經歷,讓他一直心懷感恩,充滿了使命感與責任感。
“感恩是我人生路上惟一的行囊。”這是布哈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7歲那年母親查出癌癥晚期,父親變賣家產帶著母親四處求醫,本不富裕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為了償還巨額債務,父親不得不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布哈就此過上了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母親去世后,鄰里鄉親把背幾十公斤土豆、走了十幾里山路才換來的血汗錢塞到他手里,為他湊齊了上學費用。貧困的感受與受到的關愛,烙刻在布哈少年時代的記憶。
“走出大涼山,見識更廣闊世界,回報父老鄉親”,逐漸成為布哈越來越清晰的夢想。他沒有辜負鄉親們的期望,最終以甘洛縣文科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取成都理工大學。進入大學,奮斗沒有停止,布哈一邊勤工儉學,一邊成立“自強社”和“愛心基金”,幫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2007年開始,他先后資助了30多名彝族貧困學生,有3人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后,布哈選擇了參軍入伍、報效國家。
布哈的扶貧日記記載著這樣一段話:“我讀了20多年書,只交了很少的學費,是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以及村民的無償資助,幫我解決了大部分費用。一個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學生,成長為今天的軍隊干部,已數不清組織上、鄉親們給予了我多少的關懷與培養。參與脫貧攻堅戰,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哪怕經歷再多的坎坷與磨難都是值得的,我將繼續帶著這份感恩把工作做得更好!”正是基于這樣的一種情懷和擔當,布哈才在脫貧之路上越走越實、越干越好。
布哈介紹貧困戶檔案資料。中國軍網記者 張詩夢攝
中國軍網:我手上有一份簡歷,密密麻麻寫滿了布哈所獲得過的榮譽。特別是不久前,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布哈榜上有名。從布哈身上,我們能感受到很多精神,在您看來,作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布哈究竟“美”在哪里?他身上有哪些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宗永祥:布哈之所以獲得這么多榮譽,關鍵在于他具有獨特而崇高的精神品質,而這種精神品質又得到了各級組織和軍內外的廣泛認同和充分肯定。我想這既是他“美”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身上的閃光點不一而足,在前期的宣傳報道中都有所展現,但最寶貴、最核心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念堅定、擔當作為、人民至上、崇德向善這四條。
信念堅定,集中體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胸懷遠大理想、始終執著追求的政治品格。“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堅屋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布哈奮力前行的指路明燈和精神支柱。布哈出生在涼山州甘洛縣一個貧苦家庭,目睹彝鄉的貧窮落后,改變家鄉面貌、幫助村民擺脫貧困的愿望十分強烈,從小就胸懷報國之志。他自覺把個人青春夢想融入中國夢、強軍夢,大學畢業不忘當初的遠大志向,主動放棄優厚待遇,毅然攜筆從戎,加入武警部隊方陣;入伍后扎根基層一線,主動請纓投身脫貧攻堅戰,始終懷揣著愛黨愛國愛軍的赤子之心,聽黨指揮、看齊追隨的政治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這種堅定的信念給予他無窮的精神動力,一直引領著他、支撐著他走出一條無悔而光榮的人生道路。
擔當作為,集中體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忠實履行使命、敢于斗爭拼搏的奮斗精神。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布哈把工作當事業、把崗位當戰位,抓建部隊兢兢業業,所帶中隊連續3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練兵場上、任務面前敢于叫響“看我的、跟我來”,出色完成美姑縣“10·20”特大泥石流搶險、“4·2”居民樓火災救援等任務,主動請戰參加冕寧縣“6·26”特大暴雨災害搶險救援,把責任舉過頭頂、視使命重于泰山。面對扶貧梭梭拉打這塊硬骨頭,布哈不畏困難、從不放棄,越是艱險越向前,抓住建強支部、扶志扶智、移風易俗三個重點攻堅克難,千方百計解決基礎設施差、醫療水平低、產業崗位少等難題,帶領151戶607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布哈正是通過不懈的奮斗與拼搏,勇于擔當、敢于作為,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與榮譽。
人民至上,集中體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弘揚優良傳統、踐行為民宗旨的深切情懷。布哈對彝族群眾發自肺腑的真摯感情,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生動體現。布哈在“彝海結盟”的故事熏陶下成長,視“當你把百姓裝在心里,百姓會把你舉過頭頂”為座右銘,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召群眾,用夸父逐日的精神戰勝貧窮,在沒有硝煙的“戰場”譜寫了軍民魚水深情的新篇章,贏得了群眾“莫士森頗,卡莎莎”(彝語,意為軍官,謝謝)的廣泛贊譽,續寫了“彝海結盟”的時代新佳話。
崇德向善,集中體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樂于付出奉獻、永葆革命本色的高尚情操。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布哈始終秉持“能付出是一種幸運、被需要是一種價值”的理念,對家庭高度負責,對戰友真摯關懷,對社會傾情回饋,時刻傳播著強軍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從創建自強社援助困難學生到借力社會資源幫助村民就業增收,從剛入軍營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到取得榮譽后更加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一點一滴體現著社會公德,一言一行展現了軍人品德,折射出新時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政治底色和道德光芒。
武警四川總隊昭覺中隊官兵與布哈在一起
中國軍網:這次到總隊采訪,我們與許多基層官兵聊起布哈,大家對他的先進事跡都充滿敬意、如數家珍。積極培養、宣樹先進典型,發動群眾、鼓舞群眾、引導群眾投身偉大事業,履行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是我們黨和軍隊的政治優勢、優良傳統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們了解到,總隊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宗永祥:回望歷史,抓典型教育一直是我們黨和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法寶。在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先進典型始終承載著時代的主流精神和價值取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張思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帶領人民群眾戰鹽堿、斗風沙的焦裕祿,“鐵人”王進喜,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雷鋒,60多年深藏功與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時代楷模”張富清,“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杰出科學家”林俊德,“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的鐘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等。正是這一批又一批的先進典型,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事業的開拓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習主席在《要善于學典型》一文中指出:“‘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我們就是要善于向先進典型學習,在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從小事小節上修煉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學習先進、保持先進、趕超先進。”近年來,我們深刻領悟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的時代內涵和鮮明導向,對標對表全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和武警部隊“十大忠誠衛士”評選活動,始終把典型宣樹作為總隊黨委總體抓建思路的重要內容之一,看得很重、抓得很緊,堅持“從一線干出來、從實踐中成長起來、從群眾身邊踏實走來”的原則,每年組織“百名優秀官兵標兵”評選表彰,先后涌現出“全國自強模范”閆巍、“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葉芃、“武警部隊十佳軍嫂”高月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他們的感人事跡極大激發了廣大官兵獻身強國夢強軍夢的政治熱情和使命擔當。
布哈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時代典型。客觀地講,布哈自身有著強烈的愛黨愛國、矢志強軍的初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恒心和感恩圖報、造福人民的真心,但更是靠著經年累月、苦干實干、篤定前行,一點一滴贏得組織肯定、官兵擁護和群眾點贊的。他的這種精神,從梭梭拉打村逐漸拓展到全總隊27個扶貧點、43個扶貧村,從脫貧攻堅戰場逐漸延伸到全面鍛造“三個過硬基層”、全面提升謀戰務戰勝戰能力、全面推進總隊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逐漸滲透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四川特大洪災搶險救援、“十三五”規劃攻堅等一場又一場硬仗。最近一個時期,總隊黨委精心籌劃安排一系列活動,持續掀起向布哈學習熱潮,切實把榜樣的力量傳遞給每一名官兵、體現到每一項工作、踐行在每一次“沖鋒”。
布哈與青年官兵交流
中國軍網:這次采訪,我們有幸觀看了總隊《榜樣的力量》專題文藝晚會,當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從晚會謝幕到布哈走下舞臺的5分多鐘時間里,官兵們自發的掌聲一直沒有停。從他們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布哈這個典型真正走進了大家的心里。下一步,總隊打算如何擴大示范效應,讓布哈成為部隊官兵乃至廣大青年都自覺學習的榜樣,讓布哈精神成為全軍乃至全社會的寶貴財富?
宗永祥:布哈被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表彰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以來,各大主流媒體對他的事跡進行了集中深入地挖掘和報道,在軍地內外都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不少領導和機關同志下部隊回來都反映,現在基層官兵對布哈故事都耳熟能詳、侃侃而談,對布哈精神都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特別是,不少戰士在布哈艱辛求學事跡的示范帶動下努力考取軍校,不少官兵在布哈扶貧濟困事跡的影響下投身社會公益,不少干部在布哈愛崗敬業事跡的感召下干勁韌勁更足。近期,布哈的母校成都理工大學專門邀請布哈為青年大學生上開學第一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特邀布哈參加公益節目助力脫貧攻堅,多家網絡電商主動聯系布哈承銷梭梭拉打村的扶貧產品,等等。這些都充分說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布哈,了解他的故事,更被他的先進事跡所吸引和感染。我感到,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下步,我們還將以更大的力度、面向更廣泛的受眾,講好布哈故事、傳遞好布哈精神。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英模就是一根標桿。布哈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亮麗風采,有力回答了廣大青年和部隊官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征程中應當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價值追求和人生信條、應該保持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大力宣揚布哈事跡、學習布哈精神,對于動員和激勵廣大青年和部隊官兵投身強國強軍實踐,扎根本職敬業奉獻、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對于匯聚磅礴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借這個機會,我們也想向廣大青年官兵發出倡議:與布哈一道,為自己樹立人生道路的標桿、奮斗不息的榜樣,時刻見賢思齊、對標看齊,在感悟先進、對照先進中找差距明方向,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學習典型、崇尚典型、爭當典型的生動局面。與布哈一道,自覺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國強軍的偉大實踐,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在靈魂上再“補鈣”、本事上再“升級”、血性上再“淬火”、品德上再“提純”,用實干成就夢想、用奮斗鑄就輝煌,以實際行動積極回應習主席對于新青年“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殷切希望。與布哈一道,發揚斗爭精神、勇于自我革命,遂行急難險重任務勇上一線、敢打頭陣,面對棘手難點問題主動請戰、勇挑重擔,堅決向黨中央、習主席交出合格答卷,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進程中,用忠誠和使命書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國家、無愧于時代的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