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徐占虎 發布:2024-07-19 08:15:50
深夜鏖戰
■李倩
插圖:唐建平
記者心語 離現場越近,筆下的官兵越生動。
裝滿石料的重型卡車排著“長龍”,機器的轟鳴聲隆隆入耳……凌晨1點,通往團洲垸決口的大堤上,路窄車多。為了不影響交通,我們一行人決定在距離決口2公里的路口處下車,步行前往。
放眼望去,大堤兩側皆是一望無際的水面。幽深的夜色中,不時有白色的房頂、搖擺的樹梢露出水面。岸邊聚集著漂浮的雜物,不時飄來一陣陣臭氣。
7月5日,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被洪水沖斷,豁開了一道226米長的大口子,垸內村莊和農田受損嚴重。所幸,由于處置得當,無人員傷亡,當地居民被連夜轉移安置。在居民們舉家轉移的時候,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消防等多方力量,勇敢逆行,進駐大堤。
今夜,正是鏖戰的一夜。
封堵決口,塊石是重要物料。專家預估,團洲垸決口合龍需要的石料總量約10萬方。為此,這里集結了來自周邊地市的運輸卡車,大家都在等待前方的放行指令,然后將石料運往合龍處。
卡車司機趙波從長沙趕來。他供職的公司組織了50輛重卡,滿載石料前來參與搶險救援。另一位司機熊雄偉則來自200公里外的益陽。接到通知后,他立刻出發,將物資運送到了這里。更多的司機,我無從得知他們的名字,但車牌上的字母或者車上的橫幅,表明了他們的來處。
“來不及休息了。把石料卸貨后,我們還得趕緊回去,再拉一車石料過來。”卡車司機樸素的話語,讓我忍不住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繼續向前走,我看到決口兩側的兩支隊伍正在相向進行封堵合龍作業。現場的救援人員有序地忙碌在各自戰位。
奮戰在第一線的推土機駕駛員,是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推土機操作手、中士焦金博。燈光下,他的面容有些疲憊,但雙眼緊盯機械臂,正全神貫注地操縱遙桿,推石、運石、卸石,再后退……
他告訴我,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封堵決口的任務。白天,指揮員下達封堵合龍命令后,焦金博作為“黨員突擊隊”一員,操作推土機將第一車石料倒進決口。當時決口的水很深,水流很急,石頭倒進水中,浪花飛濺,拍打在駕駛室的玻璃上。
凌晨1點,正是人最瞌睡、難熬的時候。更何況,這里的環境嘈雜、塵土飛揚,悶熱的天氣壓得人喘不過氣。但現場的指揮員、安全員、操作員斗志不減,攜手奮戰。決口處的石料在一層一層疊加,決口在一點一點縮小。我的內心一陣感動,這些身影好像黑夜里的火苗,點燃了希望的光。
凌晨3點,我們從決口處返回。
一路上,我注意到岸邊多了幾艘沖鋒舟,路旁多了一排行軍床和幾個休息的民兵。不遠處的旗幟上,“華容縣民兵應急連”幾個大字十分醒目。
這支民兵隊伍,是搜救轉移被困群眾的力量之一。大堤決口后,華容縣民兵應急連的民兵第一時間攜沖鋒舟出動,在淹沒區逐家逐戶排查,確保不落下一名受困群眾。當晚,他們先后進行了數輪搜救,并將一名90歲高齡的老人成功救出,轉移安置。
在回程的車上,我還得知,當晚,在距離決口幾公里處的錢團間堤上,官兵也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入夜時分,岳陽市君山區人武部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天亮之前,在14公里的堤壩上,每隔1公里搭設一頂帳篷,為后續救援人員上堤提供保障條件。
錢團間堤上道路崎嶇,最窄處只有兩米多寬,而植被足有一人多高,搭設任務的難度可想而知。但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我深信,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這些任務。
這一路,我看到無數奮戰在大堤上的身影,也聽到關于他們的故事。我被官兵、民兵以及前來參與搶險救援的各方力量深深感動著。我忽然想起之前在路邊看到一塊標語牌,上面“萬眾一心、頑強拼搏、敢于勝利”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幾天后,前方傳來消息,大堤決口已經合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