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孫智英 發布:2020-08-17 16:10:06
(淳靜近照。作者提供)
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高級工程師淳靜——
“再高的榮譽高不過祖國需要”
■本報記者 安普忠
人物簡介:淳靜,男,漢族,1990年9月入伍,現任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高級工程師。2018年被表彰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榮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30年來,他立足科研崗位服務備戰打仗,堅守“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價值追求,在國防尖端工程中默默攻關,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完成科研項目18項,填補多項技術空白。
這是一片靜謐的戰場,雖然不見金戈鐵馬,但步步驚心動魄。
在占領戰略制高點的競爭中,他們向戰而行,將“瞄準世界一流,勇于創新超越”的殷切囑托,鐫刻在忠誠鑄就的戰略支援徽章上。
被戰友們譽為“科研戰場上的‘狙擊手’”的淳靜,就是他們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入伍30年來,淳靜在不為人知的寂寞與守望中,以一次又一次挑戰攻關,為鑄就大國重器、挺起民族脊梁作出貢獻。
2006年,淳靜帶著國家發明專利、光華獎學金和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的光環畢業。作為優秀博士生,導師建議他留校任教,可以在學術研究上取得更高成就;作為前沿科技的高端人才,多家科研院所向他伸來橄欖枝……可都被他拒絕了。
淳靜不是不知道山溝的艱苦,論科研環境、論生活質量,他有一萬個理由走出去。
淳靜也不是沒有猶豫過。可當單位領導告訴他,隨著國防尖端武器加速發展,需要一批高學歷科技干部開拓新戰場時,他毅然做出了選擇。
2009年,淳靜放棄唾手可得的科技大獎,一頭扎進某新型武器系統定型任務中,這一干就是10年。
因為保密的原因,10年間,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卻無法獲得科技大獎;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成績,卻不能與親人分享。
有人說:“你這些年失去的太多。”淳靜不以為然:“再高的榮譽高不過祖國需要,再大的項目大不過國防需求。”
進入新世紀,某新型武器定型駛入快車道,就在首次試驗如期而至之時,淳靜卻發現了某技術隱患。他深知,首次試驗一旦推遲,整個計劃將被打亂。淳靜連夜組織專家攻關,找到了控制算法中的缺陷……那天,得知首次試驗圓滿完成的消息后,淳靜如釋重負:“我們的身后是祖國,是國家戰略安全,任何時候都要全力以赴!”
指揮大廳內,某武器系統實戰化性能考核正在進行。
面對“武器系統初始段特征事件分析”難點問題,淳靜帶領課題組,比對一組組數據,研究一項項指標。“戰場無亞軍,不瞄準世界一流,攻關成功也沒有意義!”淳靜這樣警醒團隊。最終,他帶領團隊攻克難關,掌握了精準判斷方法,又一次實現突破。
隱身荒山鑄重器,不教神州起狼煙。2019年國慶大閱兵,淳靜參與研制的“國之重器”雄赳赳、氣昂昂駛過天安門。
在舉國歡慶的時刻,坐在電視機前的淳靜,默默流下淚水。這淚水飽含著多少激動、多少辛酸,或許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他說:“這就是我們軍隊科研人員的價值追求,‘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