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平,男,1952年10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1970年1月入黨,退休前為陸軍邊海防學院政治理論教研室主任。個人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被表彰為“全國優秀教師”、“全軍優秀教師”,獲得全軍首批育才獎“金獎”,入選國家國防教育師資庫、國家邊海防工作專家庫和國家國防教育宣講團。
仲春清晨的古都西安,宛若一幅水墨丹青,濃淡相宜、意境深遠。
當第一束陽光掠過皂河照進陜西省軍區西安第二退休干部休養所那棟簡樸的樓宇時,也照亮了一名退休干部伏案筆耕的身影。思路全開時,鍵盤“噠噠噠”節律悅耳;掩卷沉思時,起身離座來回踱步……退休后的8年時光里,他脫下軍裝拿起講義,繼續把教書育人和執筆立言作為傳播黨的科學理論的實踐舞臺,在人生的“第二戰場”完美演繹“第二青春”。他,就是陜西省軍區西安第二退休干部休養所退休干部李業平。
這一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迎著和煦的春風,記者來到陜西省軍區西安第二退休干部休養所,探訪退休干部李業平“播火”育人的熾熱人生。
李業平在為江蘇省宿遷市鐘吾初級中學師生進行國防教育宣講。(攝影/萬東明)
李業平與西安交通大學學生交流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心得體會。(攝影/雷小兵)
“倘若我是一束微光,我愿照亮每一個角落”
靜謐的小院內,斑駁的綠色向陽生長,洋溢著火熱和茁壯。初見李業平時,他正在埋頭修改講義,略顯消瘦的臉龐上戴著一副眼鏡,自信豁達的笑容透著剛毅滄桑。教案雖已了然于心,但上面還是布滿勾勾畫畫。看到這一幕,老伴張錦敏告訴記者:“幾十年的老習慣了,每次上課前他還要反復推敲。”
走進客廳,電視柜一角擺放的合影照上,一家人笑意盈盈。同行的干休所領導慨嘆道:“多年來,李教授屋里的陳設似乎一直沒有變過,唯一變化是客廳書柜里的理論書籍幾乎是成倍地增長。至今,李教授仍保持著這一習慣——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
交談間隙,記者隨手翻閱書架上的幾本書籍,只見里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學習體會,有追根溯源的理性思考,也有聯系實際的深刻感悟,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真理的熾熱追求。其中一本名為《哲學頭腦》的書籍扉頁上的一句話引起了記者的興趣:“倘若我是一束微光,我愿照亮每一個角落。”追問之下,李業平微微上揚的嘴角吐出一句鏗鏘有力的話語:“教書育人就是我的天職。”
那是1978年初春,剛剛大學本科畢業的李業平主動申請到原蘭州軍區步兵學校從事哲學教學工作,這個舉動曾引起不小的轟動。彼時,隨著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這對頭頂復旦大學哲學系“光環”的李業平來說,無疑還有更好的選擇,但李業平卻“劍走偏鋒”,直奔最冷門的哲學教育工作。在他看來,哲學是指揮與駕馭戰爭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是值得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
予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38年的軍校教學生涯,李業平學哲學、教哲學、寫哲學,使哲學成為引導廣大學員扎根西北的“金鑰匙”。他還喜歡研究不同的領域,在政治學、軍事學、社會學、文化史等跨界領域都頗有建樹,曾承擔國家和軍隊重大課題6項,出版專著教材39本,發表學術文章166篇,獲獎教研成果60項。
擇一事,終一生。李業平的人生履歷,如同他的微信簽名:老馬。作為一名“老馬列”,在軍隊院校,他傾情投身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傳播事業;即便是退休在家,他依然在授業解惑。
2016年5月,李業平從陸軍邊海防學院政治理論教研室主任崗位退休,本想著含飴弄孫、回歸家庭,卻因一篇微博文章發生“逆轉”。這篇文章打著“深度解讀”、“還原真相”的旗號,有意影射詆毀我國的政治制度。“作為一名理論戰士,必須敢于捍衛真理、善于傳播真理。”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李業平的退休之旅改變了“航向”。
信念之火一旦燃燒就勢不可擋。征得家人同意后,李業平果斷放棄了安享天倫的舒適,把“退休旅游規劃”改成“理論宣講計劃”,繼續站上講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8年來,他走邊防、入校園、進機關,在全國各地宣講近1000場次,聽眾逾20萬人,更是讓無數高校學生、社會大眾體悟到了真理的光輝、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
“越講越堅定信仰,越講越增強自信。”談及過往,這位理論戰線上的“老兵”目光堅毅地說。
李業平為陜西省軍區西安第二退休干部休養所全體人員上教育課。(攝影/劉志遠)
李業平與深圳市衛健局人員交流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心得體會。(攝影/劉志遠)
“心中有光,必將點燃更多‘星火’”
“熱愛教學、熱愛課堂、熱愛學生。”這是李業平秉持如一的初心。在他眼里,教書育人就是無上的榮光。
時間的車輪即將走向上午8時,位于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涵英樓4043教室內早已擠滿了聽課的師生。這堂思政課,授課老師正是72歲的李業平。
“邁步強國復興新征程,作為交大人,我們應該怎么做?”
“弘揚交大‘西遷精神’,刻苦學習科技文化知識”、“牢記使命,為祖國爭光”……
師生互動,氣氛熱烈。“李教授將時代背景、熱點焦點融入課堂教學,為我們講述了關于成長、關于信仰的人生哲理,讓我們更懂得使命和擔當。聽了很‘解渴’、很受教育。”課堂上,不少高校學子低聲交流道。
將“大道理”融入“小故事”,是李業平針對高校學子開展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專屬訂制”。課間休息時,李業平介紹說,退休前的講課對象主要是部隊學員,退休后則既有部隊官兵,又有黨政機關干部、大學師生以及企業員工。圍繞不同群體思想認識問題和關心關切,他把黨“想說的”和人民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在貼近生活、回應現實中深入人心,讓政治理論課成為大家都愛聽、聽得懂、接地氣的精品課。
一堂政治理論課上的思想提領,往往能改變青年學子的人生抉擇。同樣是在高校課堂,李業平曾不止一次化身“征兵代言人”。那是2020年初夏,李業平應邀前往安康師范學院進行國防安全教育主題宣講。在提問交流環節,針對臺下眾多畢業季大學生面對從軍、就業的艱難抉擇,李業平通過“案例教育”、“探討交流”等形式并結合自身成長經歷,有效激發了大學生關心國防、熱愛國防的熱情。在他的耐心啟發下,眾多學子很快打開心結,當天的活動一結束,就有數十名畢業班學生決心參軍入伍。
當好火種傳播者,不僅心中有信仰,更要腳下有力量。2018年9月,李業平受邀到某邊防哨所宣講習主席關于強邊固防的重要論述。除去執勤人員,聽課的只有3名官兵,對方覺得不好意思,李業平卻講得充滿激情。臨走之時,李業平對送行的部隊領導說,“傳播黨的聲音,不能落下一處、漏掉一人。”
“心中有光,必將點燃更多‘星火’。”課堂上,李業平高擎信仰火炬,在一次次的理論宣講中燃旺思想的熔爐,點燃聽眾心中的真理之火。
“作為一名黨員,絕不能停下‘追光’的腳步”
一堂課的時間很短,轉眼就接近尾聲;一堂課的時光又仿佛很長,讓李業平從青年到古稀。臨近中午,李業平講完最后一個知識點,走下講臺大聲說道:“下課!”
此時,臺下學生們紛紛站起身來,自發地用掌聲向這位年長又“年輕”的老師表達敬意。
這是李業平最幸福的時刻。盡管這樣的瞬間早已出現無數次,但他依然會感動。在李業平心中:“站上講臺授課,是這輩子最有成就感的事。”
李業平“點燃”了聽眾,聽眾也“助燃”著他,讓他這把“火炬”越燃越旺。退休8年來,李業平始終激情不減、熱情不降。
一個裝著筆記本電腦、講稿和必要生活用品的手提包,始終保持“戰備狀態”。一接到邀請,李業平就像出征的戰士一樣背起行囊就出發。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李業平始終不為名所動、不為利所惑。這些年,他一直堅持著“四不”原則——講課時間不分白天深夜、講課地點不看條件優劣、講課接待不論規格高低、講課受眾不計人數多寡。在昆侖山巔,他與官兵交流“現代戰爭為什么還要發揚戰斗精神”;在東部沿海,他為高校學子解讀“如何理解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西部山區,他和村民暢聊“怎么看幸福生活靠奮斗來實現”……
“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作為一名理論教員,李業平始終堅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治學態度,經常白天泡在圖書館、學術會場,晚上在臺燈下學習梳理資料、充實講稿,力爭用最新鮮的“食材”加工成適合“網生一代”口味的理論大餐。為了保持理論的新鮮度和課堂的熱度,他注重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時刻關注黨和國家重大事件,緊盯各類社會思潮、社會動態和社會熱點,及時理解消化,融入課堂教案。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他先后編寫了《強軍目標下戰備教育研究》等4本教材,研究撰寫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為內容的36份專題講義,制作了59個多媒體課件。
真理的傳播、信仰的傳遞,既靠扎實的理論功底,也需要執著的信念追求。由于連年奔波,加之年齡漸長,李業平身體“報警”的地方越來越多,家人為此多次勸他歇歇腳,可每當接到邀請,他又立即奔向“戰位”。去年3月中旬,西安交通大學邀請李業平講授總體國家安全觀。當時他正倍受高血壓、腎結石的煎熬,但想到這堂課可以增強青年大學生的國防意識,便一口答應下來。為了講好這堂課,他推遲了腎結石手術時間,強忍著疼痛修改講稿,經常加班到子夜,連續兩周時間未出干休所大門,最終準備了厚厚的幾十頁講稿,人卻消瘦了一大圈。講課那天,學生們十分熱情,一連提了十幾個問題,原定兩個小時的課程,又延后了一個多小時。“作為一名黨員,絕不能停下‘追光’的腳步。只要我還能動,我就一直講下去!”談及那次講課,李業平動情地說道。
“老馬”,一生追光、一路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