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又稱之江,因錢塘江而得名。
五月之江,一步一景。在杭州西湖畔,記者見到正在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參觀的退役軍人李遠峰和他的家人,他們沒想到景區還有一座記錄浙江籍英模官兵榮譽的主題公園,稱贊這是“西湖第十一景”。對李遠峰來說,這次旅行不僅欣賞了一路風光,更讓他感受到了一路尊崇。這份尊崇勝過美景讓他備感溫暖:景區參觀減免門票、公共交通優待乘坐、消費享受專屬折扣……掃“老兵碼”全省區域享受優先、優質、優惠服務。李遠峰感慨地說:“一次參軍終身榮耀,這份榮譽沉甸甸的!”
“浙江崇軍擁軍不僅內化于心,更重外化于行。”浙江省軍區領導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省軍地各級深入貫徹習主席關于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激勵+保障”一體推進,全方位構建宣傳矩陣、全鏈路加裝數智引擎、全領域聚合社會資源、全要素規范長效機制,打造崇軍擁軍品牌,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受尊崇的職業。
錢塘潮涌,愛軍情深。行走之江大地,熱愛軍隊、尊崇軍人蔚然成風,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6500多萬之江兒女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全方位構建宣傳矩陣——
崇軍之光閃亮之江大地
“李步正,一等功!”4月26日,麗水市軍地將一等功喜報送到縉云籍軍人李步正家中,這條新聞迅速刷遍了當地媒體和網絡平臺。
前來賀喜的鄰里鄉親絡繹不絕,“老李家兒子真有本事,在部隊立了一等功,真了不起”“一人立功,全村光榮”。
喜訊傳來的第二天,縉云縣宮前小學就邀請正回鄉休假的李步正回到母校,與學弟學妹們一起升國旗。學校領導說:“見到‘最可愛軍人、最驕傲校友’,在孩子們心里種下了一顆從軍報國的種子。”
“英雄就在眼前,這才是我應該追的星!”隨后數日,李步正接連被學校、企事業單位邀請演講。每到一處秒變“追星”現場。
“那一刻,我仿佛體會到了追星真正的意義。”麗水中學學生王欣鑫在與李步正的互動中備受鼓舞,在日記里寫到,“我希望像他一樣堅定自己的選擇,實現人生的價值。”
很快,李步正胸掛獎章的照片,登上了村里、學校的軍人榮譽墻,成為當地“最亮的星”。
在杭州市“崇軍之光”展館,有這樣一段話格外引人矚目:“軍人有三次生命:第一次,他們在軍旅中勇往無前保衛家園;第二次,他們退役后扎根社會務實肯干;第三次,他們的故事被頌揚,在記憶里永存。”
“榮譽是軍人的永恒追求。只有大力宣傳弘揚,才能讓軍人感受榮耀,讓榮譽成為永恒。”浙江省軍區政治工作局領導說,“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的根本途徑,就是不斷完善軍人榮譽體系建設。”
時間回溯到2013年,浙江省啟動鄉村文化服務綜合體——“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浙江省軍區借勢而為,積極協調在文化禮堂設立軍人榮譽墻,邁出了浙江省軍地推動新時代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第一步。
“軍人榮譽不再沉睡在檔案袋中、埋藏在記憶里,而是成為閃亮之江大地的榮譽之光。”浙江省委全民國防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10年來,浙江省軍地陸續在全省9673個農村(社區)文化禮堂設立軍人榮譽墻,同步推動進入2927所中小學、103個主題公園。
隨著榮譽墻進禮堂、進學校、進社區、進公園活動的廣泛開展,軍人榮譽也傳遍家鄉的角角落落,走進了人民群眾的心里,“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常山縣輝埠鎮久泰弄村,參觀村國防教育主題展館是新兵入伍前的必修課。村黨支部書記陳金明說:“我們這么做,就是讓他們帶著家鄉人民的榮譽和期盼出征,逐夢軍營。”
2014年,久泰弄村以整修文化禮堂為契機籌建國防教育館,拿出村集體經濟收入建館,全村人都支持。展館位于禮堂二樓,面積約700平方米,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兵種”、“常山兵事志”、“軍人榮譽墻”等多個展區,歷史資料翔實、展陳手段豐富、功能設施齊全,成為浙西唯一一家綜合性國防教育主題展館。
如今,久泰弄村國防教育主題展館上榜浙江省鄉村博物館第一批認定名單,成了網紅打卡地。家里來客人邀請到館參觀,成為久泰弄村民的“待客之道”。
10余年間,“軍人榮譽墻”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之江大地,軍人榮譽宣傳的外延不斷拓展。2013年起,浙江省市縣三級主流媒體開設“八一光榮榜”欄目,公布年度立功受獎的浙江籍軍人事跡;2020年起,開展為新兵贈授“從戎之劍”儀式,新媒體直播全網點擊量達6.3億次、留言超1700萬條,“攜筆從戎、仗劍報國”成為大學校園最“燃”的青春誓言……
擦亮軍人榮譽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奮斗之路。通過立體化、多維度宣傳,越來越多的浙江籍軍人尤其是軍隊英模為人民群眾所熟知,崇軍尚武、從軍報國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在李步正家鄉宮前村軍人榮譽墻前,幾名假期回鄉的大學生拍照發朋友圈,“9月,軍營見”。
嘉興市南湖區利用景區巡邏車宣傳轄區立功官兵先進事跡。(攝影/時 慶)
浙江省每到征兵季都向應征入伍新兵贈送“從戎之劍”。(攝影/劉 策)
部分退役軍人在杭州市“崇軍之光”展館觀看紅色記憶紀錄片。(攝影/肖先云)
常山縣“U見老兵”商家聯盟為現役和退役軍人提供優惠服務。(攝影/肖先云)
全鏈路加裝數智引擎——
崇軍在線實現數智賦能
“歡迎您,最可愛的人!”在余姚市四明山鎮南山村,76歲的退役軍人宓安堆用“老兵碼”乘坐公交車,系統的語音播報讓他感到格外溫馨。
自從有了“老兵碼”后,老兵的出行也變得更加簡單。外出看病,“老兵碼”無感就醫;下山購物,“老兵碼”專享優惠;外出游玩,“老兵碼”優先入園……一碼在手暢享便捷。
在杭州市軍休管理服務中心第六干休所,工作人員手機“軍休碼”APP收到預警信息,一名軍休干部“健康服務碼”由綠變紅,健康狀態異常。工作人員隨即撥通家屬手機,得知老干部因病住院,需要做手術,立即將情況上報。
“你們怎么知道我住院了?”面對前來慰問的干休所領導,躺在病床上的老干部滿臉疑惑,得知是“健康服務碼”預警,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夸贊工作做得細。
加快保障領域數字化建設,為保障對象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生活服務,是浙江省軍地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的創新之舉。
“崇軍有‘數’,是滿足大家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數字化改革大勢所趨。”浙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介紹,浙江省是數字化改革的先行地。20年前,浙江省以極具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提出“數字浙江”建設;20年后,浙江省已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熱土、數字治理的典范。數字就業、數字醫療、數字交通等新業態新生活“飛入尋常百姓家”。
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尤其是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隨著數字化改革浪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起步的艱辛讓人記憶猶新。
“申請優撫待遇時,政策文件多,具體到個人享受什么待遇不清楚”“個人材料分散在不同的部門,提供起來很不方便”……2021年初,浙江省部署開展退役軍人數字化工作改革,17個試點單位組織召開需求懇談會590余場,走訪退役軍人2.3萬余名,發放調查問卷6.5萬余份,收到不少情況反饋。
“信息需求不對稱、政策知曉率低、提供自證材料難等問題,反映出服務理念沒跟上、基礎信息不完善、數據壁壘未打通、基層力量不匹配。”調研過后,更加堅定了浙江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的改革決心。
各試點單位按照“支撐體系+場景運用+協同機制”數字化改革的總體架構,相繼推出“崇軍在線”“老兵e家”“一碼通”等特色鮮明的數字化服務平臺,為管理保障數字化、業務辦理智能化、服務供給精準化、部門協同集成化打下基礎。
2021年8月,在軍地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完成基礎數據倉與多系統數據比對,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浙江老兵”專區開通運行,全域互認的“老兵碼”正式上線。
數據多跑路,退役軍人少跑腿。今年3月剛從空軍某部退役返鄉的汪子杰,通過手機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軍人退役一件事”聯辦窗口,在線提交戶口檔案、黨組織關系、預備役登記等信息,整個流程辦下來不到半個小時。
“早就聽說‘老兵碼’能夠享受專屬服務,沒想到使用起來這么方便。”退役軍人周一帆從武警某部退役回到家鄉,第一時間申領了“老兵碼”,在體驗了活動“碼上”參與、福利“碼上”領取、政策“碼上”咨詢后,忍不住夸贊“這是實實在在的‘暖心碼’”。
數字賦能發展,數字推動創新。浙江省軍地還把征兵體檢、軍屬就業、社保轉接等項目匯入“浙里辦”網上應用,實現精準服務“一站式”、數據聯動“一網辦”、惠兵優待“一碼通”、訴求提報“一鍵達”,80%以上事項可實現線上辦理。
時代課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作答。吃改革飯發展起來的浙江,進一步引領改革風氣之先,以數字化改革開啟浙江改革新征程,也為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工作加裝了“數智引擎”。
全領域聚合社會資源——
崇軍聯盟形成聯動效應
“用我們的力量,致敬最可愛的人。”這是浙江省常山縣東方商廈門口的宣傳標語。在這個規模不大的百貨商場,有26個商家加入“U見老兵”崇軍聯盟。商廈總經理尹安平告訴記者:“只要是優待對象來商場消費,就能享受聯盟商家折上折優惠。”
在一家珠寶店,“U見老兵”商家聯盟的標識牌格外醒目。退役軍人徐勇軍陪同戰友正在挑選首飾,他直言,享受優惠購物,更感受到社會的尊崇,心里充滿溫暖。
“打造‘U見老兵’崇軍品牌,秉持的是常山‘一切為了YOU’的核心理念。”常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介紹,崇軍聯盟成員都是自愿加入的誠信企業和優質商家,主動讓利為優待對象提供優質、優先、優惠服務。該縣現有崇軍聯盟成員單位86家,遍布全縣14個鄉鎮、街道,“U見老兵”品牌影響力日益增強。
“這是浙江省各行各業加入社會化擁軍行列的縮影。”浙江省軍區政治工作局領導表示,擁軍優屬是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從精神和物質方面支持人民軍隊的一項經常性的社會工作,不僅需要政府大力引導,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
近年來,浙江省積極探索完善行業擁軍、社區擁軍、企業擁軍等社會化擁軍新模式,實現從“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轉變,全省2.4萬家企業、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戶參與社會化擁軍,覆蓋醫療、酒店、餐飲、商超、銀行、旅游等各領域,為優待對象提供豐富多元的優惠便利服務。
在社會化擁軍大潮中,浙江省社會各界齊心參與,擁軍服務百花齊放——
浙江省通信基礎運營企業發揮技術優勢,開辦5G數字化培訓班助力部隊數字化改革,依托數字電視平臺開發退役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綜合平臺。
溫州市發揮社會群體擁軍基礎廣泛的優勢,建設雙擁共建示范單位1200家,雙擁教育示范基地54個,形成“百鎮千店齊擁軍”的良好局面。
湖州市民間擁軍組織設立“志國擁軍獎”、“益民報國獎”、“飛穎好軍嫂獎”等7個愛國擁軍獎項,已有上千名軍人軍屬享受到榮光和尊崇。
……
“提升新時代社會化擁軍成效,助力練兵備戰是關鍵抓手。”龍泉市人武部政委廖衛民對此深有感觸。
2019年9月,駐浙某部提出配備便捷式空調的需求,市人武部牽線搭橋,龍泉市汽車空調配件行業協會承擔起研發重任。協會聯合浙江大學龍泉創新中心攻關4個月,在汽車空調技術基礎上研發出新能源便捷式空調,具備安全、便捷、節能、無噪音等特點,符合軍事需求。
雙擁促雙贏,雙贏為打贏。協會以研發為起點占據便捷式空調領域的領先地位,100臺便捷式空調裝配部隊提升了野外作業效率。
2022年,浙江省公布首批“社會化擁軍成績突出單位”和首屆“最美擁軍人物”,100家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30名個人入選。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越來越多組織和個人加入擁軍隊伍,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活動,企業助力擁軍、社會參與擁軍、群眾支持擁軍成為新風尚。
在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大山深處,葉美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人民子弟兵的愛戴。一條崎嶇的小路,一根扁擔,她堅持擁軍50多年。從豆蔻年華到古稀老人,她挑壞了20多根扁擔,磨爛了100多雙鞋子,累計行走山路6萬多公里,為的就是讓“最可愛的人”吃上新鮮蔬菜。這個樸實的信念,她堅守58年始終沒有變。
浙江崇軍擁軍的濃厚氛圍,也正緣于無數個“葉美英”的堅守:退休教師蔡永法傳承紅色基因,義務守護烈士陵園半個多世紀;企業家楊寶慶實業報國擁軍,設立全省首個擁軍慈善專項基金;志愿者孫嘉懌走遍大江南北,持續為烈士尋找親人……
“今天我將扁擔交給你,希望你把咱們家的擁軍傳統一代代傳下去!”一人帶動一家人,一家人帶動一座城。2021年7月28日,葉美英送菜的路被麗水市蓮都區命名為“擁軍路”,命名儀式上,葉美英將一根扁擔交到兒子葉利波手里。
“接過這根扁擔,擁軍‘接力棒’就交到了我們手上!”葉利波表示,擁軍形式可以變,“擁軍扁擔”的精神永遠不會變。
義烏市北苑小學“少年軍校”學生練習軍體拳。(攝影/宋芳龍)
龍游縣端禮小學“少年軍校”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攝影/宋芳龍)
溫州市老兵宣講團走進校園宣講國防知識。(攝影/潘敏蘇)
全要素規范長效機制——
崇軍名片展現擔當作為
“對地方政府做好隨軍家屬就業有什么建議?隨軍家屬對就業扶持有什么期待?軍嫂就業需求有哪些特點?”寧波市主要領導對做好隨軍家屬安置工作提出“三問”。
“問到了我們心坎上,也給了我們滿意的結果。”軍嫂于奉月如此評價。去年年初,通過舟山市舉辦的隨軍家屬高質量就業招聘會,她如愿簽約一家國有企業。
舟山是雙擁名城,關注軍嫂就業創業,是舟山市的一個傳統。早在2009年,舟山市就首開先河,成立兩個政府全額撥款的隨軍家屬服務管理機構——駐舟山海軍和陸軍家屬就業服務處。
在浙西衢州市,駐軍某部現役軍人顏東來說起孩子入學一事,至今仍感慨不已。
去年8月,顏東來和妻子決定讓孩子在駐地上學。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了,雖然對駐地解決軍人“后路、后院、后代”問題有信心,但時間太緊迫心里也沒有底。沒想到的是,他們遞交入學申請不到半個月就收到通知:7歲的兒子按申請意愿,安排到衢州市實驗小學就讀。夫妻倆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這種安置效率,真是讓我們沒想到。”
這幾年,衢州市把“后方無憂、前方無畏”作為目標,主動擔當作為,硬核推出“隨軍家屬就業安置11條”、“軍人女子入學10條”,隨軍家屬就業安置率100%,軍人子女100%入讀第一志愿學校。
衢州市還在全國率先構建禮送、禮贊、禮迎、禮遇、禮賢、禮敬的“六禮”崇軍工作體系,做到新兵入伍有歡送、立功受獎有點贊、退役返鄉有歡迎、惠軍政策有待遇、選崗入職有舉賢、暖心服務有尊敬,實現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其做法被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全國推廣。
“解決軍人后顧之憂,要靠感情維系,更要靠制度保障。”浙江省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介紹,像舟山、衢州這樣由黨委政府牽頭、從政策制度入手,通過固化經驗形成機制推動擁軍優屬工作高效落實,在浙江形成共識。
近年來,浙江省軍地不斷完善隨軍家屬安置就業、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軍人合法權益維護、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扶持等方面政策支撐,相繼出臺了《浙江省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條例》、《浙江省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實施辦法》、《浙江省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基本優待目錄清單》、《浙江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培訓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政策規定,有效解決了軍人“三后”問題,有力促進了軍人軍屬權益保障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杭州市將雙擁工作融入城市發展戰略,組建擁軍支前軍地協調小組,推進擁軍支前融入聯合作戰指揮體系。
溫州市將解決好軍人“三后”問題納入全市綜合考評體系,作為黨管武裝考核、雙擁模范城(縣)創建的重要依據。
金華市緊盯部隊打仗急用、改革急需,專門出臺政策舉措,全力配合做好部隊轉隸移防、人員分流安置、軍事設施保護等工作。
嘉興市建立軍地需求雙清單機制,形成逐一交付、限時辦結、閉環監督的過程控制機制。
滿堂紅!在最近一輪全國雙擁模范城評選中,浙江省11個設區市全部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崇軍擁軍的名片越擦越亮,也充分彰顯了浙江省軍地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政治格局和時代擔當。
……
錢塘潮涌競千帆,崇軍擁軍奮當先。
新的歷史起點上,浙江省軍地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作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為推進強國強軍偉大實踐凝聚軍政軍民團結的強大合力,展現浙江軍民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