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吉林省遼源軍分區組織的一場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創下遼源市民兵軍事比武“參與人數最多、比賽項目最多、創破紀錄最多”三項紀錄,20余名創破訓練紀錄的專武干部、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披紅戴花走上主席臺領獎,引來陣陣掌聲。
“考場連著戰場,今天的成績要向明天的戰績負責。”遼源軍分區領導介紹說,這場比武考核取得佳績主要得益于他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向戰為戰持續推動“兩補一考”活動,即對基干民兵差異組訓補軍事差,對新質力量靈活施訓補專業差,向戰聚焦以考促訓吹響練兵備戰號角,有效提升了民兵隊伍援戰打贏能力。
遼源軍分區組織民兵冬季野營拉練。
差異組訓,補齊短板弱項增加“戰力”
“30%的基干民兵缺乏軍事素養,10%的新入隊民兵沒有摸過槍,7%的民兵基礎訓練不扎實……”這是去年初,遼源軍分區對全市民兵訓練基本情況進行大盤點的一組數據。
“過硬的軍事素質是民兵遂行任務的基礎。”該軍分區領導介紹,以往民兵訓練大多時候“一鍋煮”,訓練中不同程度存在“人員到、時間完,就任務了”的現象,導致訓練質量參差不齊。只有短板加長、弱項變強,才能確保民兵隊伍在遂行應急應戰任務中發揮應有作用。
隨著編制體制的調整,新的使命任務需要新時代民兵具備怎樣的軍事素質?這成為擺在該軍分區黨委一班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面對新的使命任務,只有重新審視戰位、提升民兵能力素質、走開差異化訓練之路,才能補齊民兵短板弱項,助推行動力真正成為戰斗力。為此,他們深入研究、認真歸納出缺乏戰備常識、不懂軍事理論、戰備素養不足等20余個個性問題,梳理出為戰思想弱、服從意識淡、體能素質差等10余個普遍問題,以《民兵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為依據,研究制訂基干民兵分層分級分類施訓方案;本著“練為戰、訓即戰”的原則,按照“分組集中、逐級負責、以強帶弱、固強補弱”原則,組織基干民兵根據個人軍事素質短板弱項進行對號入座、差異分組,實施精準施訓。他們還注重發揮退役軍人教練員“酵母作用”,以強帶弱,變“一家之長”為“大家之長”,變“我強”為“我們強”。
差異化組訓讓民兵找到了發力點,激發了訓練積極性、提升了訓練質效。“每天站軍姿、爬戰術、學軍事理論、練偽裝防護……”今年的入隊和共同基礎訓練對龍山區民兵應急連一排三班王純剛來說,每天都像是在經歷“蛻變”。他告訴筆者,參加民兵訓練20天,體重掉了好幾斤,從參訓之初的擔心和退縮,到現在變得動力十足、自信滿滿,他最大的收獲是體能與意志力的雙提升,在階段性訓練總結中他還被評為“自律標兵”、“訓練標兵”。
遼源軍分區組織民兵進行車輛偽裝訓練。
遼源軍分區組織民兵進行穿戴防毒面具訓練。
靈活施訓,平戰結合對接“戰位”
這是遼源市民兵應急營三連偵察員兼無人機操控手隋明志最難忘的一次經歷——去年5月,他隨隊執行森林撲火任務,由于煙霧大、能見度低,獲取目標物照片模糊、坐標定位有誤,錯失救火最佳時機。
“平時訓飛大都是好天氣,此次執行任務卻遇惡劣天候。面對復雜環境,缺少應對招法……”任務總結會上,作為平時空飛訓練成績最為穩定的專業骨干隋明志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隋明志現象”并非個例,該軍分區在深入調查了解中發現,編入新質民兵隊伍中的專業技術人員習慣于過去駕輕就熟的訓練模式,而面對當前戰爭形態、使命任務的新變化和平戰結合、一專多能的新要求,其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素質難以適應崗位戰位需要,甚至有時顯得捉襟見肘。
民兵新質力量是科技支前的主力軍,擔負的是未來作戰支援保障任務,必須對接任務需求提高練兵備戰水平。為此,他們探索創新組訓方式,發揮各行業系統和優勢企業自身專業技術人才多、裝備科技含量高、便于組織訓練的優勢,與各單位共同研究制訂民兵訓練方案,做到一企業一方案、一專業一計劃。他們統籌利用員工培訓、設備整修、生產淡季等時機組織民兵展開專業補差訓練,妥善處理工訓矛盾;靈活實行崗位自訓、以干代訓,堅持“集中訓”與“分開練”相統一,通過多次小批量參訓、抽時間補訓、短時間合訓,落實訓練任務,提升專業技能;注重抓好掛鉤聯訓,積極協調支援保障部隊盡可能將民兵新質力量對口專業訓練融入作戰部隊聯訓,持續錘煉和提升支援保障能力。他們還與遼源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協作關系,利用學院教學資源優勢積極編寫礦難事故救援、工程搶修搶建、網絡偵察攻防等新型實用訓練教材,采取自主培養、外出送學、駐軍部隊帶訓等方式,先后培養12名“金牌教員”充實到組訓一線。
今年5月,東遼縣安恕鎮北安村突發山火,市民兵應急防火分隊奉命火速趕到現場,無人機分隊高空偵察火情、拋投滅火彈,油鋸組迅速打通隔離帶,風力滅火機、背式高壓水槍等裝備相繼上場,山火很快被撲滅。整個過程動員集結迅速、指揮協同高效,新質民兵分隊作用凸顯,使新質民兵力量逐步實現了從“崗位”走向“戰位”。
以考促訓,從難從嚴提升“戰績”
“難,太難了!”從市領導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獎杯,東遼縣民兵應急連連長于鑫道出所有參賽民兵的心聲:“以前參加民兵訓練考核從沒像今天這樣緊張,現在不僅考核形式變了,考風更正了,課目也更難了。”
向戰聚焦,考核是風向標,考分是硬杠杠。該軍分區領導告訴筆者,此次考核成立了專家考核組,并讓觀摩的軍地領導擔任大眾評委參與打分,目的就是要立起軍地合力齊抓實訓備戰的鮮明導向,激發專武干部和基干民兵參加軍事訓練的內生動力。著眼以考促訓、以考促建、以考促戰,該軍分區堅持以使命任務為牽引,緊緊圍繞當前制約民兵戰斗力生成的重難點問題,不斷優化考核內容、改進考核方式、配套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貼近實戰的考核風向引領訓練走向。
比武考核時,他們聚焦應戰核心,緊貼戰時所需,減少通用專業,增加分隊技戰術、任務行動訓練課目,同時提高險難課目分值,強化戰斗隊意識。他們還針對轄區實際,梳理出礦難救援、抗洪搶險、森林防火等9類應急應戰任務,嚴格按照大綱要求和實戰標準區分基礎課目、細分專業課目并作為訓練重點突出出來,每年組織一至兩次比武考核,每次突出一到兩個課目,確保訓練不偏項、無弱項、沒漏項。
訓練聚焦使命任務,考核樹起實戰靶標。筆者在考核現場看到,場地布設崩塌路段、播放戰場音效、燃放發煙罐、模擬實戰背景,民兵在緊張氛圍中展開激烈角逐,有效增強了比武考核的針對性和實戰效果。考核中,他們要求參賽民兵按實戰要求完成各類戰術動作,遇到裝備故障必須自行排除,遇到復雜天候也要按要求堅持完成課目,全程不暫停、不補時、不補考。軍分區領導直言:“只有今天把失誤和短板留在訓練場,明天才能把勝利寫在戰場。”
他們還積極協調地方出臺《遼源市民兵建設三年規劃》、《民兵軍事訓練考核辦法》等制度機制,將民兵建設納入地方黨委和編兵單位年度考核內容,將編兵企業納入政府重點扶持對象,將民兵參訓納入個人績效考核范疇,激發內在參訓動力;構建民兵解難幫困機制,完善民兵檔案,落實民兵休假、體檢等規定,營造安心參訓環境;出臺《遼源市基干民兵優待和權益保障辦法》,提升民兵參與軍事訓練的榮譽感、獲得感、歸屬感。
今年8月,遼源市西安區采煤沉陷區遭遇特大洪澇災害,該軍分區聽令而行,迅即就近集結應急民兵100余人攜帶救援裝備第一時間趕到災情現場,一邊組織抗洪搶險、一邊轉移疏散群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總結會上,軍地領導感慨道:“多虧我們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民兵應急救援隊伍,他們平時實訓嚴考練就過硬本領,戰時才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
(本文圖片由趙延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