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體視域下的軍事文化報道 ——《中國青年作家報》軍旅作家報道的探索與思考
摘 要:中國青年報社2018年創辦的《中國青年作家報》,創刊以來十分重視對軍旅作家的采訪報道,極大豐富和拓展了《中國青年報》軍事文化報道陣地。本文結合《中國青年作家報》軍旅作家報道的新聞實踐,探析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的創新發展路徑。
關鍵詞:《中國青年作家報》;軍事文化報道;路徑探析
在軍事報道和文化報道領域有著鮮明特點和優良傳統的中國青年報社,于 2018年創辦了文學新報《中國青年作家報》。該報出版以來,繼承《中國青年報》傳統,重視對中國軍事文學、軍旅作家的采訪報道,先后刊發了180余篇相關文章,極大豐富和拓展了《中國青年報》軍事文化報道陣地。該報對軍旅作家的報道,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主題,求實求新,獨特多彩,凸顯了當代中國軍事文學、軍旅作家的使命擔當和時代精神,展現了中國軍魂。本文結合《中國青年作家報》軍旅作家報道的實踐,探析全媒體時代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的創新發展路徑。
一、地位和貢獻,決定了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的力度
軍事文學、軍旅作家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突出貢獻。全媒體時代,地方媒體要特別關注軍事文學和軍旅作家。
首先,中國軍事文學生動體現了新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近現代中國革命風起云涌,歷史瞬息萬變,人們生活也日新月異。重視軍事文學的報道,可以讓青年一代對黨史、軍史有清晰深入的了解。同時,重視、研究和報道好軍事文化,也是地方媒體的初心和職責。
其次,中國軍事文學超越了類型文學,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涌現了一系列獨具藝術性的經典,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趣味。比如,《紅巖》《紅日》《紅旗譜》《保衛延安》《林海雪原》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經典作品的作者或是有過部隊生活經歷,或是有過親身戰斗經歷,或是轉業到了地方文化戰線。他們作品的真實、誠懇,書寫軍旅生活而不局限于軍隊,吸引了更多讀者,引發更多民眾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關注。加強對他們的報道,可以使人們迅速、真實、深刻地對軍人、軍隊精神品格有持續而發展的認知、理解。最為典型的是,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破例”在頭版發表了著名作家魏巍的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發表后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極大反響和強烈共鳴,使抗美援朝的熱潮持續涌動。自此,人民給予了英雄們一個最崇高而親切的稱呼:“最可愛的人”。“最可愛的人”這一詞語教育、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為祖國和人民奮斗、奉獻。
第三,“關注現實生活、關心國家命運,記錄時代偉大變遷、反映人民群眾心聲”,這是地方媒體文化報道的著眼點和出發點。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僅要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為時代和人民放歌。”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為時代和人民放歌—在這方面,軍旅作家一直走在時代前列,作出了表率。
第四,中國軍事文學將黨史和軍史融和,軍旅作家充滿熱血和理想,報道這樣的作品和作家更能激發出青年的熱情,助力“強國一代”在鮮活的軍旅作家報道中體認黨史和軍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上述原因和動力都決定了在全媒體時代,地方媒體需要站在時代的高度,以黨報人的文化自覺和職業擔當,嘗試路徑探索,從軍事文學經典中回望光輝歷程,講好新時代強軍故事。
二、現狀和變局,決定了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走融合發展之路
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軍事文化報道如果一味單純持重,再難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現狀和變局,決定了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必須發力轉型。在這一思想整合、技術融合的新聞改革進程中,只有守正和創新,才能塑造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的嶄新面貌和媒體個性。
進入新時代,媒體的關注與表達形式,已經很難完全區分“軍”“地”兩家的不同。近年來,地方媒體在重視軍事文化報道的同時,十分注重從《解放軍報》、中國軍網等軍隊媒體中汲取素材和養分,獲取部隊和軍旅作家的支持。這種合作與光大,在傳統媒體面臨新媒體挑戰的大背景下尤為珍貴,值得大力提倡。
《文藝報》連續多年約請軍內外著名評論家撰寫系列評論。2021年12月朱向前、徐藝嘉刊發在《文藝報》上的綜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從5年來軍旅文學選粹談開去》這樣寫道:“軍旅作家隊伍中上至文壇老將徐懷中、朱秀海,中堅力量如陶純、文清麗,下至后起之秀如西元、董夏青青,創作的作品被核心期刊轉載率都較高,這也說明文學界對他們的認可。回顧這幾年軍旅文學的變化,可以感受到,恰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文學領域中出現的新氣象,切實讓文壇、作家、讀者的觀念發生多重變化,作品的創作者、輸出者和接受者能夠真正認同主旋律、正能量作品所包含的人類天然向善、向真、向美的傳承力量和精神底色,這才讓一批作家有機會沉下心來,回歸到軍旅文學的本源汲取養分。”重點關注軍旅作家為“經典化”作出的努力,推介優秀作品,助推青年軍旅作家的成長,這是地方媒體對軍事文化報道的貢獻,也是多家媒體融合聯動對這一領域付出努力收獲的成效。
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對軍旅文化名家的采訪和報道中確立目標和方向,是地方媒體在軍事文化報道中提升閱讀能力,塑造人物形象,感受時代脈搏,提升文化內涵的力量源泉。全媒體時代,打造一流媒體和創作優秀軍事文學作品一樣,重在及時總結,善于整合,少走彎路。學習軍人的務實作風和強調行進的穩扎穩打,必然有助于地方媒體在軍事文化報道中發現、理解、發掘和塑造個性。
近年來,地方媒體緊貼全媒體時代的特點規律,在軍事文化報道上進行了大膽探索。2022年2月12日《光明日報》在一版頭條推出“視頻+”通訊《王曉棠:終生報答人民的培育》,報道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八一電影制片廠原廠長王曉棠,一輩子心懷人民,演好每一個普通人形象,記錄每一個平凡瞬間的感人故事。“你們年輕,我們也年輕,你們的年輕寫在臉上,我們的年輕藏在心房。”這樣的融媒報道,彰顯著主流媒體的思想情懷,體現著全媒體時代記者的文化追求。
育新人、謀發展,“打”贏未來,構成主流媒體的新品質。而只有融合、創新,才能提高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質效。
全媒體時代,媒體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利用融媒思想,介入紙媒發展,是重新組織架構媒體力量體系的嘗試。這啟示我們,軍事文化報道不是簡單取了融媒體的“形”就萬事大吉,而只有將傳統紙媒的“神”融進去,“形神兼備”、積極正面迎接挑戰,才能生存和發展,走好創新之路,贏得地方媒體“新長征”的榮光。
三、受眾和“在場”,決定了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報道的路徑
全媒體時代,地方媒體的軍事文化報道,要有自己的考量、理解和清晰定位,要把報道的常態化、及時性和多樣性、技術性融為一體,實現報道的有序、有效和有力。實踐的有效性,根基在于精準定位。用選題策劃直接體現出編輯思想;因受眾和“在場”思維決定軍事文化報道的路徑。
(一)講好新時代強軍故事,確立報道的思想定位
任何報道都蘊含思想引領的內在要求,所以媒體首先要對軍事文化報道有自己前置的主題策劃和清晰的價值定位,有對軍事文學和軍旅作家較為系統的了解,對軍旅作家的創作與作品、成長與變化、特點和風格等,有自己獨特的發現和報道著眼點。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青年作家報》推出“壯麗70年·紅色傳承”融媒報道,在確定采訪對象時,編輯部經過討論認為,受訪的軍旅作家必須準確無誤地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講好新時代強軍故事,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引領青年思想成長;二是要突出軍旅作家腳踏實地、深入之心、真誠之為的采訪作風,行動上能夠助力青年創作。這樣的先期策劃和目標要求,自然有利于報道的順利實施。
(二)堅持“在場”報道,探尋軍旅作家的精神世界
新時代,新文學。地方媒體的軍事文化報道在新變局下,更要強調針對性、指導性和借鑒性。《中國青年作家報》與時俱進,堅持“在場”,注重融媒表現,主動尋找一份文學新報在對軍旅作家的報道實踐中的有效轉型路徑;他們包容開放,開門辦報,積極調動軍地作者與讀者的廣泛參與,從讀者中來,到讀者中去;他們充分調動軍旅作家、媒體編輯和青年讀者的學習力、執行力、共情力和洞察力,讓報道充滿生命力。
1.強調“在場”,注重可視表達
全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時差越來越短,人們了解信息的手段也越來越豐富。《中國青年作家報》充分尊重用戶思維新規律,走出傳播舒適區,擁抱科技新技術,大膽運用融媒體概念進行采編寫評,形成有圖有視頻有文字有音頻的多維動態傳播。
2019年夏,在沈陽、北京等地采訪胡世宗、韓光、張國領和徐劍等軍旅作家時,中國青年報社派出的是由記者+編導、主持、攝像等人員組成的全媒體分隊。這個“小分隊”,少則2人,多則4人至6人,來自報社的不同部門。他們努力實現紙媒、視頻、音頻和網絡相融合,立足現場,實現立體交叉、全方位報道。受訪者耳目一新,直接感受到地方媒體軍事文化傳播正能量的新途徑。
2.多維呈現,展現軍旅作家的精氣神
“在場”訪談的一大收獲和驚喜,并不單單是技術層面的。軍旅作家有時會跳出采訪者準備的問題,以一種“原生態”的思想表達,講述他們的生活、友情、志趣,而不單純只是對文本的見解。這樣的“對話”令人腦洞大開,這樣的交流也只有“在場”,才會真情涌動。
報道從“在場”采訪到立體發布,音視頻與文字的多維呈現,全方位展現了軍旅作家的精氣神,增強了報道的可讀可視和吸引力,突出了“關注青年,青年關注”的中青特色,實現的是作者與編者、讀者與網友的集體“在場”和廣泛交流。
3.開門辦報,軍地作者廣泛參與
新時代的青年報人,在軍事文化報道實踐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創造條件讓青年走進來,編讀“零距離”接觸,鼓勵青年作者和讀者的“云”參與、“云”體驗,形成對軍事文化的直觀感受。開放性的媒體態度、拓寬的互動空間和新穎的交流視角,得到軍地作者與讀者的廣泛參與和響應。這也是《中國青年作家報》探索媒體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收獲。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壯麗70年·紅色傳承”專題報道共專訪了10位各個時期的著名作家,其中軍旅作家就占了4位,這組報道在全國報紙副刊中產生了廣泛影響。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青年作家報》面對人員緊張等困難,積極調動軍內外、社內外受訪者和作者的積極性,力爭讓每一次“出發”,每一項報道有序、扎實,內容上有深度有溫情,手段上不單是短視頻的配合呈現,還在專題策劃的后期持續關注報道的主體—軍旅作家的新作,青年作家的心得,青年評論家的新論。時時事事都盡量做到了有呈現、有互動、有反饋、有成長,讓讀者、作者和受訪者能看到、聽到、感受到點滴心意和悉心關注。
此刻,媒體,就不再只是獨立的媒體,而是多方成長與追夢的載體,是青年施展才華的平臺,增長智慧的日常生活用品。這種既使傳統媒體“活”起來了、又讓融媒精神落到實處的做法,積極開發共創共榮的媒體動態循環鏈,是媒體行業與新聞傳播創新發展的積極探索,也是軍旅文學發展壯大的新窗口。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