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軍人的沖勁,在新聞攝影路上成長成才
2006年底,我脫下穿了5年的軍裝,帶著一大摞《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人民前線》剪貼本,離開部隊進入溫州日報社,成為一名新聞攝影記者。
帶著軍人的驕傲與沖勁,我干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職業,倍感神圣和自豪,仿佛從未遠離軍旅生活。重新端起熟悉相機的我更像一名出征的戰士,在過去的14年里,不論是臺風、山體滑坡還是化工廠爆炸、塔吊坍塌,也不管是寒風暴雨還是烈日炎炎,只要有新聞,我都會勇往直前,靠“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的那股拼勁,在新聞攝影的道路上不斷成長成才。
一、跳出慣性思維,另辟蹊徑“捉活魚”
日常新聞報道中,攝影記者經常經歷會議、儀式等較為格式化的場景。常態化的新聞,走走過場,隨手拍幾張,對攝影記者來說并非難事。但要從這種普通的新聞場景中抓出“非一般”的鏡頭,既考驗新聞敏感性,也是一種長期積累的能力體現。
所謂“有圖有真相”,圖片的強項是用畫面說話、用圖像表達。如果抓住一瞬間、角度多樣化,不僅能豐富內容、增加信息量,還能讓影像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強大的張力,傳遞最快的信息和感動。這方面,我有深切體會。
溫州廣播電視臺近年開設了“電視問政”直播,現場問政畫面令許多攝影記者感到為難。在一場“電視問政”上,市民“考官”毫不客氣地逼問,“應考”干部臉上冒汗作答……而平面媒體要表現電視問政現場的照片,無非是擦冷汗、麻辣提問和專家解答,都被前幾個月的報紙用濫了。筆者像往常一樣繞場一圈,大景、中景、特寫三種固定式的拍法“橫掃”了一遭,確保明天版面用圖。如何讓老題材常拍常新?筆者不斷地嘗試著用不同的取景方式,力求突破各種條條框框,廣角、長焦、魚眼鏡頭……長槍短炮換了個遍,但依然沒能跳出“畫面會議式”的老套套。
面對這個“月月重復月月報”的題材,軍人“不服輸”的那股勁頭又上來了,我不甘心地套上長焦蹲守在后臺,試圖拍出點花樣來。現場,在一問一答間不斷擦出火花,問政很快進入白熱化……忽然,一市民代表抱著蝸牛玩偶在問政T臺上送給一位副區長,希望該區330國道仰義至雙嶼段“蝸牛工程”能夠加快速度。筆者腦子靈光一閃,立馬按動快門。這正是筆者要的好新聞、好題材。第二天,圖片配文見報后,獲得讀者和專家的好評,《人民日報》編輯專門打電話來約圖片。最終,這一作品被評為浙江新聞獎三等獎。
問題曝光后,330國道仰義至雙嶼段太“蝸牛”引起了鹿城區委的高度重視。經過半年多快馬加鞭的建設,這段斷斷續續、拖拖拉拉建了兩年沒完工的“蝸牛”工程,終于實現了華麗轉身。
雖然拍這張照片有運氣的成分,但筆者認為,如果沒有及時捕捉,這個場景也可能會一閃而過。簡潔構圖與內容新鮮是抓人眼球的重要因素,而且圖片中的隱喻實打實地戳中了被批評的人或事的軟肋。它不僅僅使讀者眼前猛然一亮、記牢在心,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報道本身的批評力度,達到了最佳報道效果。
由此可見,老題材要常拍常新,新聞視角是關鍵。攝影記者只有擁有了獨特的視角,才能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豐富多樣的現實生活中發掘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社會意義的新聞。
二、挖掘思想內涵,主題聚焦“出精品”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首先要考慮的是單位日常新聞照片供圖,除此之外,還要多一只發現“靚”題的慧眼和拍攝精品圖片的匠心。現在攝影記者常被任務牽著走,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快餐式”新聞攝影或是為采編新聞稿件配圖,相對來說,自主性與創造性較低。而專題新聞攝影比一般新聞照片有著更豐富的內容表達、更具表現力的畫面呈現,正是展現自我個性、情感的平臺,它對攝影記者在主題策劃、拍攝視角和情感表達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能夠更好地體現攝影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和思考深刻性。全媒體時代,傳統攝影記者與普通網民、拍客的最大區別在于采訪的深度調查和思想內涵。
近年來,溫州的金融改革和溫州樓市都是全國性的熱點新聞,也是攝影人眼中的經濟新聞大題。面對撲面而來的大新聞選題,已占地利優勢的我常有意識地在熟悉中尋找陌生,在平凡中捕捉鮮活,從大主題著眼,從細微處著手,去呈現圖片的品質、新聞的內涵。
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做一個樓市專題圖片故事。這樣的作品結構不像新聞照片那樣,只要抓取新聞事件中最典型意義的瞬間就可以了。照片構成是立體的,并且是多側面、多角度地去表現新聞事件,更重要的是“讓圖片去講述新聞故事”,讓本不起眼的一件小新聞,變得耐看。于是,在平時采訪之際,我注重將鏡頭對準身邊的“小人物”、城市犄角旮旯里的普通人,千方百計進行“樓市”影像大收集,有坐車在高速上拍的、有摸黑前往工地拍的、也有房嫂“大鬧”3·15現場的……經過積累和整理,幾大樓市專題慢慢成形,分別折射出每一年溫州樓市的一個大縮影。
隨著一個個樓市圖片專題報道的不斷刊出,引起了強烈反響,新浪、搜狐、鳳凰網等國內知名網站紛紛轉載。其中,《溫州:難以消化的樓市“泡沫”》作品入選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溫州樓市被“泡沫”撞了腰》榮獲第25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銅獎;《溫州樓市“泡沫”終被刺破》拿下中國地市報新聞攝影年度大獎;《溫州樓市:泡沫褪盡量價齊升》獲得浙江新聞三等獎。目前,這一樓市系列的專題,我還在鍥而不舍地追蹤中。
三、借用新興技術,鍛造全媒“多面手”
隨著時代的發展,攝影器材也在與時俱進,從膠卷相機到數碼相機,技術的進步讓攝影記者擁有了更多的創作空間。無人機的出現,大大降低了航拍攝影的成本,也讓新聞攝影的圖片層次更加豐富。無人機航拍具有很多優勢,入門簡單、操控方便,而且可以隨意調整飛行高度、選擇拍攝角度,還能實現懸停、拍照、錄像等多種工作模式。
2019年,我與同事開始嘗試用無人機進行新聞攝影與視頻拍攝,通過靜態、動態影像結合的方式進行新聞播報。無人機的使用,不僅使拍攝角度更加立體,也使圖片更有張力,為受眾呈現更全景化的現場。
滿足受眾的“視覺”訴求,既要追求“第一眼”的沖擊力,也要有著“再看一眼”的思考力。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到位的畫面表達和應有的文字深度。如果攝影記者不努力追求“一圖勝千言”的視覺效果的話,那就會在“圖與文”對決中敗下陣來。因此,新聞圖片要發揮畫面沖擊力的優勢,牢牢抓住受眾“眼見為實”心理,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我是軍人出身,簡單打個軍事化比喻:新聞照片好比炮兵,首發命中要害,以其聲勢吸引讀者;然后文字作為步兵去打掃戰場,將內幕細節告訴讀者,以實現“圖文聯手”,既可避免圖片存在著難以說理的短處,又能告訴讀者一些深層次的內情。
以《9億元省道被2棟釘子樓“腰斬”》為例,這是我接觸無人機拍攝2個多月以來,第一次運用航拍攝影技術做的圖片監督報道。其實,拍攝釘子樓“腰斬”省道,是與文字記者下鄉采訪時“撿”的,當時采訪并非是此選題,而是去做一個紅楓古道的系列報道。在去往古道的路上,一棟“片片樓”聳于路間,把公路一分為二,這一“奇景”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于是下車“飛天”拍下了遠近兩棟“釘子樓”攔路的景象。
回到單位后,寫完圖片說明,我用數字的反差做了圖片標題《9億元省道被2棟釘子樓“腰斬”》,以進一步增強照片輿論監督的效果。圖片刊出后,全國媒體紛紛轉載,一下子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一系列文字報道接踵而至,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當地政府針對兩棟“釘子樓”的特殊情況,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全力做好兩棟樓、7戶拆遷戶的政策處理工作,并最終取得了拆遷戶的理解和支持。“釘”在公路3年多的兩棟“釘子樓”前后不到10天時間,被這一表現力較強的航拍新聞照片“撂倒”,打通了全長15.165公里的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改善了這個區域的交通通行情況,提升了交通的舒適性。
當信息化洶涌而來,“讀圖時代”成為了受眾的常態。圖片信息、影像資料“泛濫成災”,是對攝影記者專業水平的一次考驗。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創新意識的攝影記者始終不會被淘汰,有“時代溫度”的攝影作品也無法被淹埋。攝影記者不僅要把新聞照片拍攝得更加精致,做得更具思想深度,更要順應歷史發展,爭做全媒體時代的“多面手”,在具有信息海量、電子媒體高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等特點的全媒體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將可視性新聞表現得更加生動、更具沖擊力、更有時代溫度,使新聞攝影在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作者單位:溫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