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做好時政報道需要處理好的三個關系
摘 要:時政報道是新聞宣傳輿論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淺談時政報道需要處理好“學與用”“守正與創(chuàng)新”“最后把關與關口前置”三個方面的關系,從而切實提高時政報道的有效傳播,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好成績唱響時代最強音。
關鍵詞:時政報道;新聞輿論工作;有效傳播
時政報道是新聞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搞好時政報道要始終堅持把“核心的事當成核心的事來辦”,精心組織,周密籌劃,力爭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好成績唱響時代最強音。本文結合長期的工作實踐,淺談搞好時政報道需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問題。
一、要處理好學與用的關系
我們常說,想明白才能干明白,這也就是說做一件事,首先要在思想上認識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經(jīng)驗和智慧,包含著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方法,具有顯著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的思想特征。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謀劃、考量軍事新聞報道,才能真正做好報道,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要求。在學習中,我們既要從理論上深入學,也要結合部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學,既要著眼國內這個大局學,也要著眼國際這個大局學;既要著眼當前時代發(fā)展格局學,也要著眼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的軸線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融會貫通、學深悟透,更好地讓習近平強軍思想成為我們報道的魂和綱。在平時的工作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記者不僅要自學,還要相互討論、互學互促,開展頭腦風暴,為扎實做好時政報道打下堅實基礎。
作好時政報道,要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牢記初心使命,強化擔當作為,努力開創(chuàng)軍事新聞宣傳事業(yè)新局面。對于我們來說,就是要走出辦公室、走出大樓,到部隊、到基層一線去,親身感受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軍營的新變化、新氣象,官兵的新精神、新風貌。只有這樣,我們的稿件才會顯得不空洞、不枯燥、不乏味,報道才能更有厚度、更有力度、也更有溫度。2019年,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結合幾次涉軍的重大活動,推出一批重點稿件,如《向海圖強春潮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關心人民海軍建設發(fā)展紀實》《領航,號角催征新時代—習近平主席檢閱共和國武裝力量側記》《陽光照耀奮飛的航程—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關心人民空軍建設發(fā)展紀實》等,這些稿件兼具思想深度、歷史跨度、情感溫度,通過一個個現(xiàn)場感十足的細節(jié)、一個個富有情感溫度的故事、一個個波瀾壯闊的場面,既全面展示了習主席統(tǒng)攬全局、把握大勢,擘畫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藍圖、開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新征程的恢宏氣勢,也充分展現(xiàn)了部隊官兵在強軍思想引領下,砥礪奮進取得的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些稿件播發(fā)后均起到了龍頭壓陣作用,產(chǎn)生了“鎮(zhèn)版”“刷屏”之效。
二、要處理好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守正是我們新聞報道特別是時政報道的基礎、前提。守正堅持的好不好,直接反映出我們的報道方向是否正確、報道主題是否精準。守正就是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守正離不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守正。
創(chuàng)新是迸發(fā)活力的源泉,是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們在時政報道中,對創(chuàng)新稿件的語言表達、呈現(xiàn)形式、技術運用、傳播渠道等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績。如2018年,我們結合習主席視察部隊時為海軍聲納兵點贊這一重要細節(jié),梳理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視察部隊時接見的優(yōu)秀官兵,制作推出短視頻《習主席點贊的兵》,取得了4個億點擊量的好成績。去年,我們參與策劃推出的重磅系列報道《強軍思想引領新征程》(13篇),以習主席接見過的官兵回憶的形式,還原重要歷史時刻,從基層視角宣傳闡釋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發(fā)展歷程、重大意義和指導作用,生動展現(xiàn)了軍隊統(tǒng)帥的光輝形象和風范魅力,突出展現(xiàn)了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真理偉力和實踐威力,全面展示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生動實踐和偉大成就。系列稿件播發(fā)后,很快在全社會形成了報道聲勢,唱響了主旋律,凝聚起強大的輿論正能量。如《習主席勉勵我們堅守初心》 《向更深更遠的太空邁進》《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稿件采用量均超過300家,新華社客戶端瀏覽量均過百萬。在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的報道中,我們制作的微視頻《5-4-3-2-1,現(xiàn)在開始執(zhí)行人民海軍時間!》,以習主席對海軍的寄語為主線,用24小時這個概念為切入點,通過聲吶兵12小時的生物鐘、雷達兵的歷練成長、補給艦班長對女兒的虧欠等故事,將海軍官兵“沒有24小時”“也是24小時”和“超越24小時”三個層次層層遞進,給受眾輸出了一個概念—人民海軍有與我們完全不同的24小時,稿件不僅點出了人民海軍的奮斗目標,同時也以人民海軍為縮影展示了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良好形象。在呈現(xiàn)形式上,視頻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意、生動的故事細節(jié),再配以嫻熟的拍攝、剪輯技巧,同時觸動了受眾的燃點和淚點,有效發(fā)揮了“入耳、入眼、入心”的作用。視頻一經(jīng)播出便迅速引起大量主動轉發(fā),形成了“刷屏之效”。中央網(wǎng)信辦進行了全網(wǎng)推廣,全網(wǎng)總瀏覽量穩(wěn)過億次。這個視頻同時還榮獲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優(yōu)秀微記錄作品獎。2019年八一建軍節(jié)期間,分社策劃推出的短視頻《獻給建軍92周年:英雄初心》以小切口見大主題,于細微處見真情,以4位“老英雄”的“新故事”為主線,通過追問英雄選擇的方式探尋個體人生價值的時代精神,實現(xiàn)了核心報道與“八一”“英雄”“初心”等元素巧妙結合。新華社客戶端瀏覽量達到118萬。
三、要處理好最后把關與關口前置的關系
時政報道,傳遞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聲音,發(fā)布的是涉及黨、國家和軍隊工作全局的權威信息。因此,時政報道不容出錯。一旦出錯,不僅記者辛辛苦苦、嘔心瀝血的努力付諸東流,而且可能會產(chǎn)生無法彌補的不良影響。而要保證時政報道零差錯、零改稿,就要求每一個節(jié)點都要把好安全關,繃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根弦。
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牢固樹立“最后一道把關人”思想意義極其重要,這不僅是一個職業(yè)標準、職業(yè)要求,更是一項政治標準、政治要求。首先,要嚴格“按章辦事”“按規(guī)矩辦事”,堅持各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始終確保稿件的編審發(fā)等在規(guī)范的流程軌道上運行。無論手邊的工作多么繁雜,無論有什么理由,處理稿件時都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簡化程序、簡單處理。如果不按程序辦、不按要求辦,就難免會出問題。其次,要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敏感度。特別是在處理稿件時,要堅持抱著“挑毛病”的態(tài)度來核校、編審,即使是對于各級層層審過的稿件,也不能“迷信”,在工作實踐中,往往會遇到在已經(jīng)審過的稿件中,有時還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因此,要時刻保持“警惕性”。
事實上,認真細致,責任心強,嚴謹?shù)墓ぷ髯黠L,應該是每一名從事時政報道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有些同志的觀念中,往往有這樣一個“概念”:我們有嚴格的編審發(fā)程序、流程,即使一道關口因為失誤出錯了,還有后面的同志把關呢!可如果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道關口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那么后面處理稿件的同志,特別是終審發(fā)稿人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有時在處理萬字長文的大綜述、重點稿時,面對大量的數(shù)據(jù)、事實,編輯、發(fā)稿人很難一一核實,更多的還需要依賴于稿件源頭的嚴格把關、核校。
因此,在強調發(fā)稿人“最后一道把關人”的同時,應把關口前置,從源頭端就要對每一句重要講話、每一個事實、每一個數(shù)據(jù)等進行核實,查出處、找原文。撰寫后,也要反復核校,切實從源頭封堵錯誤,將報道差錯發(fā)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實,不論編輯、發(fā)稿人,還是記者,或者說接觸稿件編發(fā)每一個流程的人,都需要樹起“最后一道把關人”的觀念,都要牢固樹立起“底線思維”,這對于消除各種隱患,提高報道質量必將有所助益。
(作者系新華社解放軍分社新媒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