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搶占網上輿論斗爭主陣地和制高點
摘 要:網絡世界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占領網絡“主陣地”,搶占網絡陣地“制高點”,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把握規律,掌握主動,積極作為,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為強軍興軍事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關鍵詞:互聯網;輿論斗爭;主陣地和制高點
網絡世界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我國已有8億多網民,即時通信用戶達7.56億,網上聊天、網絡交友、網絡分享等成為人們日常交流交往的重要途徑,社交平臺掌握海量用戶信息,社會動員功能不斷增強;網絡生態方面,網絡空間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如何發揮網絡特色、網絡優勢,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構筑良好網絡生態、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一、互聯網環境下輿論斗爭的新特點
一是傳播速度的實時性。當前,輿論傳播不是“及時”,而是“實時”,其速度之快、影響之大、覆蓋之廣的態勢,前所未有。這對于做好新聞輿論工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互聯網傳播,特別是移動社交傳播,與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相比,傳播速度更快,受眾體驗更好,社會動員力更強,更具有競爭力;另一方面,移動社交傳播,又給主流新聞輿論傳播帶來了新的手段、開辟了新的空間。
二是傳播模式的多元性。傳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新聞傳播日益呈現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的特征,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明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特點,這就要求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一個主題要有多種傳播方法,形成主流輿論矩陣。
三是輿論環境的復雜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格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互聯網作為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大部分信息都從網上獲取。受眾需求越來越多樣,參與意識越來越強,思想觀念越來越多元。面對媒體格局、輿論生態的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加快適應步伐。
四是輿論交鋒中的對抗性。在輿論斗爭的戰場上,各種聲音、導向、觀點、理念、文化等深深交織在一起,既有“高山流水”,也有暗流涌動;既有主旋律,也有負能量;既有主流聲音,也有噪聲雜音。由于存在著不同程度、或明或暗的對抗性,在交織中彰顯力量,在對抗中展示實力,在沖鋒中占領陣地,成為新時代做好輿論斗爭的基本要求。
二、新時代開展網上輿論斗爭的新要求
一是把準“風向標”。方向是起引領作用的目標,方向決定未來,方向決定成敗。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宣傳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奮斗和取得的成就等重大主題,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勇于改進創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于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做黨和人民信賴的軍事新聞媒體人。
二是守住主陣地。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大力弘揚正能量,加強和改進網上正面宣傳,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流思想價值和道德文化滋養人心、滋潤社會。要善于站在網民視角謀劃網上正面宣傳,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深耕信息內容,注重用戶體驗,力戒“虛”、務求“實”,使廣大網民愿聽愿看、愛聽愛看,使黨的主張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三是開辟主戰場。要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努力提高輿論斗爭水平,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切實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開辟主戰場,推動新時代網絡宣傳輿論工作蓬勃發展。要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不僅要充分發揮廣大官兵、軍事新聞媒體人的主力軍作用,推動主力軍上主戰場,更要充分發揮廣大官兵的主體作用,堅持積極服務官兵、依靠官兵,把廣大官兵力量調動起來,成為主戰場上的尖兵。
四是搶占制高點。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最前沿,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搶占制高點。“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現實顛覆了以采編權為中心的媒體管理方式,各類信息爆炸式增長、裂變式傳播,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任務艱巨;社會輿論方面,網上輿論擺脫現實時間空間限制,對社會的影響力空前展現,各種力量在網上競相發聲,呈現突發性、多元性、交互性、沖突性、匿名性等特點,輿情風險極易擴大蔓延、形成聲勢。面對這種形勢,及時搶占制高點、爭取話語權,至關重要。要通過創新性的工作實踐,真正成為正能量的生產者、傳播者、引領者。
三、開展網上輿論斗爭的新途徑
一是全力闡釋中國文化。“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一方面包含著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包含著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為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提供了最深厚的文化底蘊。要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二是大力傳遞中國聲音。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要善于發掘西方媒體刻意回避的事實,主動設置議題,發出與西方不同的聲音,不做西方媒體的傳聲筒,更不做西方觀點的搬運工。在世界經濟走勢、大國關系、文明沖突、氣候變化、網絡治理、地區爭端等國際熱點問題報道中尤其是涉華報道方面,必須旗幟鮮明地發出中國聲音,主動引導國際輿論,而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2016年7月的“南海仲裁案”鬧劇中,一些境外媒體集中炒作,甚至不顧職業操守炮制不實消息、發表荒謬言論,企圖誤導國際輿論。《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流媒體主動設置議題,全方位闡述我國立場主張,有力駁斥了各種錯誤論調,及時澄清了各種模糊認識,許多報道被美聯社、路透社等外媒轉引轉述,為打贏這場外交戰提供了輿論支持。實踐證明,隨著我國主要媒體議題設置能力不斷增強,我國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三是著力講好中國故事。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講好中國故事,重要的是解決好講什么、怎么講的問題。講什么,就是要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發展大勢,聚焦“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好。怎么講,就是要真實、生動、鮮活地講。真實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動。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斷改進創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見精神。黨的十八大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戰略思想。這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充足的故事源泉和廣闊舞臺。以中國夢為引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要抓住受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四是奮力展示中國夢。當前,13 億多中國人在中國夢感召下,正在以辛勤勞動追求和實現夢想。中國人怎么想怎么做,中國向何處發展、未來前景怎么樣,都體現在中國人民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故事之中。講好中國故事, 要深化中國夢的對外傳播,全面準確生動地講好中國夢。圍繞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這個本質,講清楚中國夢體現了歷史、現實、未來的緊密聯系,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質樸夢想和美好愿景,具有鮮明的中國氣派、民族風格、文化底蘊。圍繞中國夢是人民的夢這一根本屬性,講清楚中國夢體現了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的有機統一,依靠人民來實現,不斷為人民造福。圍繞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個實際,講清楚中國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實現中國夢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圍繞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個方針,講清楚中國夢是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夢,與各國夢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從而更好地做好中國夢的對外傳播。
(作者單位:北部戰區陸軍某部)
責任編輯:姜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