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如何做出“味道”
“戰爭是一種人類交往的行為。”這是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名言。人類交往需要信息,新聞的價值就在于其廣泛的傳播,能影響廣大受眾對事件本質的認知,進而能影響甚至左右人們交往的行為。
1960年10月2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測試的R—16新型火箭意外發生爆炸,導致包括戰略火箭軍司令涅德林在內的近100人全部遇難,這次爆炸事故也被稱為“涅德林災難”。3年后的同一天,R—9型火箭也發生爆炸……此后,前蘇聯任何發射任務都不再選擇10月24日這天舉行。
1929年10月,受倫敦股市崩潰的影響,美國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加深,在連續多日的下跌后,紐約股市10月24日出現空前的拋售潮,華爾街股災由此開始。周末過后,道瓊斯指數繼續大跌,僅周一周二兩天就有300億美元蒸發,而在當時,美國一年的貨幣供應量也就是460億美元。
類似這樣的巧合,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不過是匆匆一瞬。然而,由此產生的關于“戰爭”和“和平”的話題,卻因其“軍”和“民”兼而有之的屬性,常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軍地結合部新聞就是如此。
一、什么是軍地結合部新聞?
和平不等于“太平”,一時沒有戰爭不等于永久的和平。因此,和平年代的人們應該清楚這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強軍才能安邦。正因為如此,身為新聞媒體應想方設法讓軍地結合部新聞走進尋常百姓家。這對于展示人民軍隊新風貌,普及國防教育,提高全社會國防意識,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之前,在與一些通訊員的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軍地結合部新聞的認識,經常會陷入幾個誤區:
A、軍地結合部新聞=來自國防動員系統的新聞
B、軍地結合部新聞=搶險救災+扶貧幫困+好人好事
C、基層部隊與地方打交道少,沒有多少有價值的軍地結合部新聞
……
軍地結合部新聞,顧名思義,可以簡短解釋為,社會發生的軍事新聞和軍營里出現的社會新聞。如果把這兩層含義再做進一步剖析,軍地結合部新聞是指發生在部隊但和社會大眾緊密相關、或發生在地方但和部隊官兵關系密切的報道,這里面既包括某項工作、某項法規、某次行動,還有某些突發性事件的防范處置等等。
由此可見,軍地結合部是一個蘊含著好新聞、暖新聞、硬新聞的富礦。以《維吾爾族大叔卡德爾39年癡心撰寫解放軍愛民日記》《京郊四胞胎應征記》《追你追到天邊邊》《請你理解我的愛》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作品,屢次獲得中國新聞獎。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軍地結合部新聞呢?不妨,來給它畫個像。
第一道工序:畫眉。學過素描的人都知道,素描人像的關鍵就是五官的畫法,而其中的眉毛代表著人的精神面貌。
這是刊發在1993年8月31日《解放軍報》一版的文配圖消息,題目是《兒子全當兵姚媽媽好光榮 陸海空武警四兄弟都過硬》。
文中這樣寫道:在下南村,軍屬姚大媽可算是個十里八鄉聞名的“新聞人物”。她在一人擔起全家的生活重擔,并照顧癱瘓的婆婆、長期患病的老伴和小女兒的同時,把4個兒子全送去當了兵。更巧的是,4個英武的兒子依次分別在陸軍、海軍、空軍和武警部隊服役,并全都入了黨、榮立軍功。
瞧,大兒子鄭慶明,一入伍就在保衛南疆的戰斗中立了戰功,后被送到桂林陸軍學院學習,畢業后分配到某守備連,帶領連隊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樹為“標兵連長”。
瞧,二兒子鄭慶奎,入伍到海軍某部后,主動要求到南沙守礁,第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海軍工程學院。畢業后他又申請回到了海島,先后6次立功受獎,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
當記者要向姚大媽要一張“全家福”時,她不無遺憾地說:“這4個孩子在部隊上工作忙,很少回家,十多年了也沒照成一張團圓像。”
消息連題帶文不到640字,卻寫出了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獨有的味道。特別是由粗到細、由淺入深的描寫,如數家珍般地娓娓道來,像極了給眉毛化妝,在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消息類獎項。
第二道工序:畫眼。標題被視作新聞的“眼睛”。像郭沫若的《鳳凰涅槃》、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等,皆是以標題勾勒出作品的意境,言志抒情成為經世之作。
隨著信息技術在媒體領域的廣泛應用,大眾傳媒已進入 “讀題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新聞報道能否在“一瞥間”就抓住讀者,成為傳播能否產生實際效果的關鍵。
“勇于開拓者—升 平庸無能者—降 以權謀私者—撤”,這是1985年1月2日刊發在《人民日報》的一篇新聞,在讓讀者欽佩光澤縣委改革舉措的同時,標題中語音的起伏變化、三個破折號及破折號后面醒目的三個動詞,加之整齊的排列,都給人留下咀嚼的余味。
制約我國西部地區發展的因素有很多,缺水問題是其中之一。1997年4月21日《經濟日報》在報道原蘭州軍區某給水工程團為當地百姓尋找水源的事跡時,用“水! 水? 水……”作標題,既反映了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西北地區缺水問題,又用三個不同的標點符號把當地駐軍為群眾尋找水源的軌跡表現出來。
清代詩人袁枚在《讀詩品》中曾寫道:作者情生文,讀者文生情。近年來,《解放軍報》刊發的一些軍地結合部新聞,皆是從標題制作入手,不僅把新聞稿件中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展示給讀者,還以思想性的引領幫助讀者理解新聞內容的性質和意義。
第三道工序:畫形。“在落日的輝煌的映照下,他看見一切景物都帶著希望的赤色。”茅盾小說中的話,常被奉為“空間化結構方式”寫作的圭臬。的確,將多重結構因素在不同層面上勾連映照,使作品既自然天成,又渾然一體。這啟示我們,一篇合格的軍地結合部新聞,要考慮畫形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將新聞置于時代背景之下。
《37支軍地力量異地同步探索聯訓聯保新模式》,這是2018年12月29日刊發在《解放軍報》二版的一篇消息。文中寫道:機場油料保障隊與空軍場站聯合為飛機加注燃料,地方物流企業與聯勤力量共同開設補給站,野戰醫療所運用無人機、全地形救護車搜救傷員……37支軍地力量異地同步探索平戰時軍種聯合、軍地融合聯訓聯保新模式。
文章的時代背景是,聯勤力量調整改革以來,鄭州聯勤保障中心聚力加快聯勤保障體系升級,推動保障模式由軍隊自主保障向軍地融合保障拓展。這篇稿件看似是一篇反映軍地力量攜手探索聯訓聯保新模式的稿件,實則是我軍戰場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轉變的一個縮影。
二、軍地結合部新聞該如何采寫?
按照我的理解,軍地結合部新聞一般應具備3種“特性”。
(一)新聞性。西方新聞界有一種說法:新聞就是射中了繃得最緊的社會之弦。這道出了新聞的內涵所在,即新聞不但是生活中“新”的東西,還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意義。軍地結合部新聞也是如此,它一般是近期發生的能代表一種社會發展趨向、能表現一種觀念更新、新舊更替的事件;是一種新的政策、法規和重要活動的確立和實施過程;是一種品格升華、奉獻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例證。
(二)可讀性。讀者群覆蓋面大,它所表達的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現實。比如雙擁共建、搶險救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轉業安置、優撫優待、復轉軍人、脫貧攻堅、國防科研試驗等等。幾乎在每個階段、每一天,人們都想知道其進程和發展變化。
(三)廣泛性。軍地結合部新聞題材豐富多樣,可滿足讀者不同的欣賞“胃口”。在寫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筆法靈活,比純軍事類新聞、政工類新聞有更大的“自由度”。
具體到《解放軍報》而言,軍地結合部新聞的消息稿字數一般在千字以內,屬于概略性描寫,抓住新聞事實后,一般只需要用一到兩件有代表性的事例講出新聞的來龍去脈。而消息之外的通訊、特寫、綜述、側記等稿件,則需要用事情和場景來串聯,選取的例子一定要符合主題要求、符合人物身份、符合環境背景,同時又帶有新聞性質。
那么,如何發現新聞中的線索和故事,把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做成美味佳肴呢?我認為,主要分以下步驟:
1.步驟一:準備食材,培養敏銳的洞察力
那些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話題,歷來是《解放軍報》報道的重點。以退役士兵安置為例,廣大在役士兵對“后路”問題非常關注。
2011年8月,為了鼓勵更多大學生攜筆從戎,北京市在退役大學生士兵安置上推出一系列頗具含金量的優惠措施,最具突破性的就是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務員名額,定向招考退役大學生士兵。
這個消息一經刊登,我們就敏銳地嗅到了其背后的新聞價值,接連組織了《期待北京市兵役新政推向全國》《北京市兵役新政出臺的前前后后》等多篇重頭報道,在社會上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烏魯木齊烈士陵園與駐疆部隊開展共建共育活動》,這是刊發在《解放軍報》“國防視野”版上的一篇文章。文中這樣寫道:雙方互動帶來的不僅僅是觸動。2018年,陵園工作人員赴某部軍史館參觀見學,他們學著部隊官兵的樣子,整齊列隊步入軍史館,瞬間被莊嚴的氛圍感染……
文章的作者是個有心人,他選取了“換位”的視角來采寫新聞,從部隊官兵觸摸歷史到傳承基因,從地方人員走進軍營到深入內心,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回應和升華了主題—軍地攜手傳承愛國奉獻精神。
2.步驟二:精心烹制,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也是讀者產生美感的契機。作家海明威在《乞力馬扎羅的雪》中寫道:“靠近西主峰的地方,有一具風干凍僵了的雪豹尸體。雪豹在那么高的地方尋找什么,沒有人做出過解釋。”據說,小說是作者在生病中寫出的。為了詳盡觀察高山雪景,他抱病乘坐飛機,忍著病痛爬上駕駛員背后的座位,飛機升空不久,遠遠地就看見乞力馬扎羅山覆蓋著白雪的山峰。他沒有看見什么雪豹。顯然,文中的雪豹既是象征,也是寓言。
某一年冬天,在北京海淀萬泉河發生一起婦女落河的事件,路人們紛紛下河施救。一家報社的記者趕到現場后,發現其中一名見義勇為者穿著軍褲和病號服。經過采訪,發現他是一名在附近309醫院治病的軍人,冒著病情加重的危險,毅然跳入冰河。這個細節的加入,使一個普通的突發事件多了人性的溫暖,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步驟三:加料提鮮,提高新聞的延伸力
新媒體環境下,紙質媒體要以“快”取勝愈發困難,以“深”取勝被實踐證明是提高競爭力,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途徑。我理解,提高新聞延伸力的過程,就是尋找新聞“第二落點”的過程。
2019年以來,關于災害救援,習主席多次做過重要指示,強調指出要注意科學施救。如果你是一位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在施救前加了“科學”的字眼,這啟發我們今后在采寫搶險救災等類型的稿件時,需要多關注突發新聞背后的科技手段運用,積極尋找第二落點新聞。
《抗擊臺風“利奇馬”新聞背后的思考》,是刊發在《中國國防報》上的一篇報道。該文圍繞“軍地聯動機制讓信息更高效”“預征民用裝備成為攻堅利器”“軍民聯保體系凸顯重要作用”展開, 通過層層剝繭的方式印證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軍地聯合應急提供了沃土;反過來,軍地聯合又有力推動了部隊戰斗力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把第二落點新聞做成了具有思辨色彩的深度報道。
三、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需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要緊貼時代脈搏取材用材。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如果有了好選題卻不善于取材、用材,可能會“一頭牛賣個豬價錢”。“你為我做好事,我為你解難事”,當然是好事,但總是這樣的新聞就會出現“固化傾向”。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要求我們要更新觀念,時刻關注軍政之間、軍民之間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用創新的視角去研究解讀那些帶有傾向性的、發展變化中的軍政軍民關系,這樣寫出來的報道才會接地氣、冒熱氣、帶兵氣。像《解放軍報》的“雙擁紀實征文”專欄中刊登的《董仲芳浦東落戶記》《老船工擺龍門陣》《洋老板的擁軍心》《哨位和攤位》等文章就是這方面的例證。
(二)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新聞。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新聞界名宿范敬宜曾和同事到遼寧去采訪,在公社辦公室里接連住了幾個晚上,都沒有電話打來。按說這種情況是沒有什么可寫的,但范敬宜換個角度想,原來貧困地區的公社辦公室里人們經常要圍著領導反映生活困難。這幾個晚上他們睡得這么踏實,說明原先存在的困難沒有了,不正說明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嗎?從這個角度出發,他采寫了《夜無電話聲早無堵門人—兩家子公社干部睡上了安穩覺》的報道,在《遼寧日報》發表后,很快被《人民日報》全文轉載。
(三)對災害救援報道不要過度渲染。一般來說,國家和人民群眾遭受災難之時,往往是軍地結合部新聞誕生之日。實踐中我們發現,對災害事件的報道,除了及時披露重要信息、搶險救援情況外,還要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對受傷者、死難者家屬進行人文關懷。但是這種關懷不是無底線的,需要把握好度。2013年11月22日,青島發生了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炸事故,最終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某報在報道這起災難事件時,各版標題做得像詩歌一樣,工整押韻:“最佳醫護 最好救治”“晝夜鏖戰 擊潰死神”“住安置點 如家溫暖”“官兵做飯 百姓喊香”等等。這種煽情性的報道方式,在突出其來的災害面前,顯然很不合時宜。
(四)點滴細節入手講好鮮活故事。一位哲人曾說過:“細節是歷史最豐富的表情。”一個個細節的積累和串聯,就構成了引人入勝的故事。“暴雨像天河倒泄,從漆黑的夜空中落下,彈丸小島像萬頃汪洋中飄浮的一片樹葉,在暴雨中顫抖。放眼望去,天地之間仿佛扯起千萬條銀線,在閃電的照耀下編織成懸垂的雨簾……”這是2003年1月31日《解放軍報》現場短新聞《珊瑚沙灘風雨驟》中的片段,作者在文中通過對黑夜、雨線、閃電等特質景物的細節描寫,把報道寫“活”了,給讀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總編室)
責任編輯:呂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