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新聞化:全媒體時代圖書與新聞的深度融合
摘 要:全媒體時代,出版作為新聞的“近親”,正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轉變。本文著眼這一時代特征,提出“用新聞思維做出版”,旨在倡導用互聯網思維發現具有新聞價值的出版選題,探索“出版新聞化”方法,讓圖書出版成為新聞傳播的一種深度“書媒體”,推進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出版新聞化;深度融合;全媒體時代
“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這一新概念。當前,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廣運用,出版作為新聞的“近親”,正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轉變。出版人如何適應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轉變傳統出版思路,成為一道時代課題。
本文著眼全媒體時代特征,提出“用新聞思維做出版”,探索“出版新聞化”方法,倡導出版人像新聞記者抓新聞一樣抓出版選題,將新聞敏感轉化為出版敏感、選題敏感、新出版物宣傳敏感,策劃推出更多捕捉和貼近新聞熱點的時令出版物,讓圖書出版成為新聞傳播的一種深度“書媒體”,推進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的深度融合,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出版新聞化是全媒體時代一種典型的“跨界”
新聞與出版同屬于大眾傳播領域,但在行業屬性上,新聞與出版不盡是同一個行業,新聞業與出版業各有側重,新聞與出版是兩種不同的傳播形式。新聞重在傳播最新發生的事物,屬于即時性單體傳播;出版則重在傳播具有一定文化含量的積累性的或原創性的專題內容,屬于延時性集約傳播。新聞重在一個“新”字,是最新發生而沒有報道過的事物,而出版則重在一個“版”字,是對于擁有知識版權的文本、內容的編輯、加工、印制、出版、發行、推廣。全媒體時代,新聞的載體可以是報紙、新聞周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新媒體等,出版的載體則是圖書、雜志、電子書、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數據庫、大數據出版、智能出版等。
由此可見,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出版新聞化是一種典型的“跨界”,是一種傳播方式的融合,即用圖書等出版形式將最新具有新聞特質的內容加以傳播,將書也當做一種新的媒體。
二、出版新聞化是全媒體時代的必然選擇
對于“用新聞思維做出版”這一理念的描述,可用“用新聞的思維做出版”或“用做新聞的思維做出版”的語句或語式來表述。若再進一步簡化的話,濃縮為5個字的表述,在“新聞化出版”“新聞式出版”“新聞型出版”“出版新聞化”等此類概括中,筆者更傾向于用“出版新聞化”這樣的概念來簡稱,出版為體,新聞為用,出版的選題角度和內容選材為反映新聞性所用?!坝眯侣勊季S做出版”這一理念是一種實踐性的應用性的,若用“新聞類出版”描述更不準確,因為新聞類出版的概念在出版領域往往是指新聞類專業圖書的出版,是一種出版領域的界定,而不是理念或概念上的約束性表述。本文“用新聞思維做出版”的表述體現的是一種理念,一種做書做出版的思維方式、方法、方略,是全媒體時代互聯網思維的一種具體體現。
新聞周刊類的報道本是新聞和新聞體,但如果將周刊換成圖書,將刊號換做書號來出版,就是出版和出版體了,區別只是使用的傳播載體和刊號書號的差異。像最近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評為新的一處世界遺產的報道或出版,《中華遺產》雜志2019年第6期第一時間推出良渚古國專輯,就是出版新聞化的一個典型。以前廣州《新周刊》以某一專題如“第四城”寫成都,文章是新聞采訪和綜述內容,采用的是雜志這種出版形態。再如,關于汶川大地震的一篇報道屬于新聞,但如果將若干篇關于汶川大地震的一組報道或系列報道結集成書,就是出版。這種在一兩周內結集出版的書,就具有出版新聞化的特點了。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期間,筆者尚在上海大學出版社工作,為了搶在第一時間出版國內第一本全面、深度反映汶川地震現場的圖書,我們一個“攻關小組”幾個人不分晝夜連軸作戰,10天左右出版了國內第一本《生死不離:汶川抗震救災紀實》的書,獲得當年全國大學出版社特別出版獎。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這種思維方式延伸開來,用新聞的思維做出版的理念可以慢慢形成一種習慣,就是立身出版界的出版人能夠具有新聞人的敏銳和眼光,及時捕捉具有新聞價值的出版選題,快捷反映社會新聞熱點,用圖書的方式深度傳播具有新聞特質的內容,即出版新聞化。如2006年中國取消2000多年以來農業稅的重大新聞,筆者在出版界第一時間組織撰寫《皇糧國稅:稅制流變與王朝興衰》的歷史深度書寫,以盡快的速度出版成書,書的內容還被中央電視臺作為腳本拍成了8集電視紀錄片。假若書中的各章內容在日報上連載,以“日刊”的形式在報紙上連續發表,就是一種新聞化的熱點書寫。又如1993年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筆者發現一個選題,800多年前南宋學者洪邁寫作的《容齋隨筆》,因為毛澤東逝世前第13天還要閱讀,于是想出一種名為《毛澤東終生珍愛的書:容齋隨筆(白話本)》的選題,成為“北京第二屆圖書節”評出的十大暢銷書和1993年的全國十大暢銷書。這是借助一個人物新聞節點進行出版新聞化策劃的一個經典案例。
無疑,出版新聞化是全媒體時代的必然選擇之一。
三、出版新聞化是媒體深度融合在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領域的具體實踐
美國著名新聞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麥爾文·曼切爾說過:記者“可以嗅到一英里以外的某些東西”。
全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廣運用,海量信息撲面而來,加之便利的信息獲取途徑,使得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這就要求出版人要具有更敏銳的職業敏感,透過現象發現本質,通過發現隱藏在大眾背后的興趣點關注點,策劃新選題,謀劃新內容,選好作者,及時出書。出版人的職業敏感往往首先是選題敏感,能第一時間瞅準空白市場,發現空白選題,這實際上就是出版人的一種新聞敏感。新選題新創意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新聞性,是以前沒有人做過的,通過書的實物化形成一種新的出版產品。新書發布也是一種新聞發布。新書出版本身往往就是一種新聞。
抓新聞,就意味著最先抵達、觸及,新聞意味著快捷、敏銳,新聞意味著事實、真相,新聞意味著現場、現景,新聞意味著獨立、立場,新聞意味著前所未有、前所未聞,新聞意味著勇氣、責任,新聞意味著客觀、理性,新聞意味著第一、唯一。做出版,抓具有新聞價值的選題,就是要緊緊抓住以上這些特性,搶抓選題機遇,搶第一出版時間,搶宣傳最佳時機。同時,新聞也意味著很快成為過去時,搶新聞節點做書做出版,就要在策劃選題、約稿、編輯等環節爭搶速度,開始一種高強度高速度高競爭性的“時速出版”。這種用新聞思維做具有新聞價值的圖書的實戰案例,歷史上有許多典范。在自己近30年的出版策劃實戰中,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從歷史上看,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寫作的《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第一次在世界出版,既是圖書出版行為,又是出版大新聞。當年新華社記者穆青寫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雷鋒》《張海迪》一類的人物圖書,1996年幾個文學青年寫作《中國可以說不》,唐山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第一時間出版反映地震狀況的圖書,海灣戰爭、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第一時間出版的相關圖書,以及像1997年香港回歸前后出版界策劃出版的一系列相關圖書,中國女排取得世界冠軍后《當代》編輯部策劃出版《中國姑娘》,美國“水門事件”爆出后出版界第一時間出版《水門事件》等,都是圍繞新聞熱點策劃出版圖書的“用新聞思維做出版”案例。
再舉筆者親歷的兩個案例: 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章修改之際,協助策劃出版《重溫入黨誓詞》;2019年,中宣部組織開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策劃出版了《從瑞金到延安:七旬老人單騎重走長征路》等,都是用新聞思維做出版的成功案例。
全媒體時代,用這一新聞思維做出版的潛在選題,還有很多很多,如“中國天眼”望遠鏡、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中國在調研中的西部最大水利工程“紅旗河”的宏偉規劃、上海對口援藏扶貧等,都是值得一做的具有新聞點的出書選題。值得注意的是,全媒體時代,跟蹤熱點新聞策劃圖書,在時間節點上要關注兩種情形:一種是先于新聞的先行出版,一種是新聞出現后出版界及時跟進組織書稿,出版圖書。以出書的方式展現一個新聞點,是對新聞事件的圖書化或數字化呈現。對于大眾來說,未知、新知就是一種“新聞”。新知即新聞,新思想即新聞。根據新聞節點發現和確定出版機會,包括策劃選題、快速出書,也包括策劃新書宣傳、推薦活動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全媒體時代的出版新聞化就是讓書的出版契合某種新聞熱點,或者是圍繞和依托某一新聞熱點、新聞事件、新聞態勢而制作圖書,是媒體深度融合在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領域的具體實踐。
這其實是互聯網思維在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中的具體體現。互聯網思維第一位的就是用戶思維,得用戶者即得市場。對出版人來說,必須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方式,讓媒介變成產品,將受眾當成用戶,讓更多受眾樂意接受我們的“產品”,形成以良性互動為主的態勢。出版新聞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深度融合,使讀者實現從受眾到用戶的轉變,即由模糊的、缺乏具體對象的大眾營銷,變為提供具體清晰的、個性化內容的服務,達到精確營銷,定點傳播。
四、出版新聞化是實現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雙贏的重要途徑
如前所述,全媒體時代,出版作為新聞的“近親”,更加密不可分,并正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轉變。這正是媒體深度融合所追求的目標。這就要求出版人必須要有新聞敏感。因為很多出版項目本身就是新聞的拓展和延伸。任何一部原創圖書的出版,本身即是一種文化新聞,是一種可供報道的新聞點。一部圖書暢銷帶紅一個作者,這些被暢銷圖書帶紅的作者也便成為一個個新聞人物。暢銷書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個新聞源、新聞點、新聞元素。
在新聞事件發生前后第一時間推出的與新聞事件相關的圖書,我們且稱之為“新聞書”。這種“新聞書”的題材選擇,是對于某種具有新聞價值的事物或事件等進行深度挖掘或全景式書寫。是對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的深度記述,對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企業的深度采訪,對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思想或活動的深度呈現等。一個人內心思想活動的創新,從新聞的角度講,寫出來都是一種心靈新聞的發掘。從出版的角度說,新聞是廣義的,對任何沒有報道過的內容以圖書形式傳播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用新聞的思維做出版。
“新聞書”作為一種特指的專用名詞,指那些首先以圖書的形式發布的新聞。新聞書更接近于新聞中的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系列報道,是對于新聞點的一系列相關元素的集約式發布,以“書”這種傳播介質的形式,而不是以新聞紙或廣播電視的形式出現。書也可作為一種新聞發布的載體。
全媒體時代,將新聞思維或者說做新聞的思維用于做出版,就是讓出版搭上新聞的快車和時間節點,賦予出版物以新聞性,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成為“新聞書”。做出版的人一旦具有這種新聞思維,即如前所述的互聯網思維,就會將書做出聞所未聞的新意來,讓書的出版本身就是一種新聞。比如,適應全媒體時代受眾的快閱讀需求,在圖書的寫作方式方法上,也可盡量借鑒新聞式的書寫方法,在全書開頭和每一篇的開始,對于場景的導入,對于事實的發現,寫作角度的創新等,都可以借鑒或運用新聞導語、新聞事實、新聞評論的手法。又如,一本好書書名就像一篇好的新聞標題一樣直抵人心,讓人過目不忘。對于書名的選擇,其實也可借鑒新聞標題的寫法,打造具有新聞點的書名。
實踐證明,出版新聞化是實現圖書出版和新聞傳播雙贏的重要途徑。再以主題出版為例,這是根據某一特定年份、特定事件、特定人物等策劃的主題出版物。如2000年電影《哈利·波特》引進發行后,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時間出版“哈利·波特”系列圖書; 2001年中國足球旗開得勝之際,知識出版社及時出版《零距離:與米盧的心靈對話》;2006年“百家講壇”“講”出一批暢銷圖書,如東方出版社根據易中天在“百家講壇”的講稿,在第一時間出版了《易中天品讀漢代風云人物》;2007年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根據長篇武俠動畫連續劇《虹貓藍兔七俠傳》出版同名圖書,狂銷1600多萬冊;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舉行,由上海世博局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上海世博會導覽》成為風靡一時的暢銷書等。大多數暢銷書都是時代的產物,是與所處時代、所在年份的社會經濟文化熱點、大眾心態、特定事件(如名人誕辰紀念、重大歷史事件、地震、“非典”)緊密關聯,是社會熱點在圖書上的呈現、反映、濃縮。
五、結語
媒體融合的關鍵在于思維融合。在思維融合的基礎上搭建平臺、以平臺的融合構建新型傳播生態,這是融合發展的方向。
也就是說,觀念是最大突破口,是實現出版和新聞雙贏的“指路標”。出版新聞化歸根到底就是用做新聞的思維、方式、方法做出版,或者是用出版的形式、手段將原本可用新聞手段呈現的最新發生的事物加以深度傳播。本文從出版新聞化的角度來探討全媒體時代圖書和新聞的深度融合,并非把這看成出版與新聞的唯一融合之路,而是提倡從根本上確立融合發展理念,既把融合發展看成是一場關系到新聞出版長遠建設的革命,更當成是一場始于足下的攻堅戰: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或量的增長,而是整個系統集成后形成質的裂變;不是各自為政,而是聯合作戰;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而是此長彼長的雙贏。
【參考文獻】
①李旭:《暢銷書<容齋隨筆>策劃始末》,《編輯之友》1997年04期。
②郝銘鑒:《編輯的職業敏感》,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研究院官網。https://pub.bnu.edu.cn/jzyg1/78020.html
③李旭 宣曉鳳:《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暢銷書發展演進的16個基本判斷》,《中國出版》2019年17期。
(作者系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出版工程辦公室主任、編審)
責任編輯:姜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