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于海洋 發布:2024-02-19 11:13:17
她是新中國第二代女飛行員
曾親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她叱咤藍天28載
執行過數百次重大任務
如今,88歲的她再次穿上飛行服
眼神中的堅定一如當年
她就是原空軍十三師女飛行員張連芳
近日,央視總臺《吾家吾國》專訪張連芳
聽她講述“駕機沖向蘑菇云”的驚險經歷
01
親歷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
執行任務前,她曾拍下“遺照”
張連芳出生在東北的一個普通家庭。高中時,空軍來張連芳所在的學校招收飛行員,從小就向往天空的她便想去試試。經過嚴苛的選拔,張連芳進入江蘇徐州空軍航空預備學校學習。她立志:“一定要讓我們國家富強起來,不再受人家欺負。”
1959年,張連芳從航校畢業,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兵第十三師的一名飛機領航員。
1964年,張連芳被選中前往大西北執行秘密任務。到了馬蘭基地,張連芳才得知,這次秘密任務與原子彈有關——她和戰友們要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提供空中保障以及空中采樣工作。
十個月的時間里,張連芳和隊友們承擔著大量運輸工作,并與大西北嚴酷的氣候條件進行對抗。極大的晝夜溫差、難以入喉的“苦水”、足以刮跑飛機的十三級大風……憑借著對航線充分的了解和高超的技術能力,張連芳所在的機組沒有出現過一次安全事故。
此外,張連芳還要克服很多生活上的困難。“在那兒臉不洗、澡不洗,機械員找破席子、破雨布給我搭一個廁所。一刮風他們就說,‘姐,你的廁所又刮跑了’。”
在這片戈壁灘上,先后參加新中國第一次核試驗的基地官兵和技術人員不下10萬人。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一座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共和國原子城拔地而起。
就在正式執行空中采樣任務前,根據組織要求,張連芳和戰友們拍下了一張特殊的照片。“準備去犧牲,那是遺照。”照片里,張連芳的臉上依然是熟悉的笑容,坦然地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02
兩度沖向蘑菇云采樣????????????????????????????
“我張連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
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現場的人形容:“天上好像突然多了一顆太陽。”
當時,張連芳和戰友們一直在現場待命,他們趴在坑道里戴著墨鏡、塞著耳朵等著爆炸。“一個小戰士一睜眼說‘成功了’!我們才把眼睛睜開,就往飛機上跑,要去采樣。”
核爆發生30分鐘后,蘑菇云形成最好的時機,張連芳和戰友們駕駛著改裝后的飛機,盡可能地貼近蘑菇云。“從邊上‘噌’一下穿過去,大概幾秒鐘,樣就采到了。”
空中采樣是原子彈爆炸試驗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只有拿到這些數據,才能獲得分析爆炸效果的第一手資料。
蘑菇云附近氣流強勁,能見度很低,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使飛機出現劇烈搖晃。機組努力保持飛機平飛,等待張連芳計算好進入云團的最佳角度和最佳時機。張連芳回憶:“飛機震動得上躥下跳,臉都被烤得像發燒一樣。”
然而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第一次采樣工作完成后,張連芳和戰友們卻作出一個決定:返回,再采一次!
好不容易成功了,為什么還要再采一次?張連芳的回答氣勢十足:“要保證任務完成得好。我張連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不能半途而廢!”
03
受輻射污染嚴重,短暫休養重返大西北???????????????????????????????????
“只要有這里的任務,準有我張連芳”
任務結束后,經過檢測,張連芳受輻射污染嚴重,她的頭發一夜掉光,還出現了其他反應。為了讓她安心療養,丈夫張文波兩次推遲婚期,婚后更是全權負責家里的大小事務。
因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是“地爆”方式,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因此,實現“空爆”被提上中國核試驗的議事日程。
1965年,空軍接到空投原子彈的試驗任務。已經參加過一次核爆任務的張連芳在經過短暫休養過后,奉命再次來到大西北,這一次她的任務是“萬里長空追蘑菇云”。
“只要有西北的任務,準有我張連芳!”明知有生命危險,張連芳卻由衷地感到高興,“我這人就這樣傻兮兮的,所以我那些戰友叫我‘傻連芳’,傻得可愛。”
核爆試驗之后,張連芳回到部隊,繼續默默從事飛機領航員的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如今,88歲的張連芳雖然離開了藍天,但仍在書寫藍天的故事。她把記憶里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變成落在紙上的文章,將那段塵封的過往講給更多人聽。
盡管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張連芳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她說:“高高興興也活一天,愁眉苦臉也活一天。到任何時候我都高高興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