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游是一種特殊而重要的旅游形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推進紅色旅游創新發展作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可見,無論是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還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都需要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黨中央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擺在重要位置,作出總體部署。在此進程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十分重要。一方面,鄉村承載了中國革命的紅色記憶,有基礎有條件推動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發展動能;另一方面,在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的基礎上,接續抓緊抓實“三農”工作,尤其需要以弘揚革命文化凝聚奮進力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紅色旅游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資源。發展紅色旅游,不僅能讓人們在多元化的體驗中汲取思想和智慧等精神力量,還能讓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落到實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充分發掘和利用紅色旅游資源,不斷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提升紅色旅游綜合效益,將紅色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其在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中發揮作用,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現實地看,紅色旅游景區景點大多處在革命老區和鄉村地區,有的地方位置偏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不高,有的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較重,需要幫扶的群眾還有不少。通過發展紅色旅游,能夠將紅色旅游資源用好用足,能夠直接使當地群眾受益,也能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更好發展。
發展紅色旅游是推動鄉村地區產業興旺的有力抓手。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紅色旅游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契合轉變發展方式、調優經濟結構的要求,而且有很強的關聯效應、乘數效應,能夠形成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就旅游業本身的發展來說,紅色旅游能夠改變傳統旅游同質化、單一化的狀況,推動旅游業進一步提質增效。以更寬廣的視角來看,發展紅色旅游能為鄉村地區帶來豐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可有效整合利用各方面資源,輻射帶動餐飲、住宿等經營服務,延長和拓展產業鏈,進而催生新業態,不斷優化鄉村產業結構,進一步帶動鄉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紅色旅游能為更好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紅色文化是紅色旅游的靈魂,具有精神引領等重要價值。當前,我們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在“三農”;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基礎支撐在“三農”。我們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一項重大任務來抓,必然要克服各種困難、面對多方挑戰。在此背景下,發展紅色旅游,能夠發揮紅色資源的重要作用,以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啟迪人,以黨的奮斗精神鼓舞人,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感召人,不斷增強各級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持續提升鄉村的精神風貌,建設好鄉村居民的精神家園。
更好發展紅色旅游,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以戰略思維謀劃鄉村地區紅色旅游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紅色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對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科學布局,將紅色旅游產業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局中;充分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獨特的歷史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推動城鄉聯動、部門協同、多元合作,廣泛匯聚資源和力量參與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切實發揮紅色旅游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特殊作用,堅持把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與鄉村建設規劃統一起來,結合鄉村的地域特色、風土人情和當地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特色來設計,進一步提升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質量,增加綜合效益。
二是著力提升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紅色旅游具有特定的政治意義和文化意蘊,提升文化內涵是發展紅色旅游的關鍵之舉。對此,要進一步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革命先烈的故事,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人們了解黨的歷史、傳承革命精神、弘揚紅色文化;要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推出紅色教育、生態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推動紅色文創產品開發和紅色文藝作品創作,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
三是創新紅色旅游的形式和載體。需在發展紅色旅游的方式方法上堅持創新,不斷豐富紅色旅游的載體。可考慮推動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型,推動紅色旅游與文化、農業、教育、醫療、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開發特色衍生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建議將在同一區域且具有較強關聯性的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串聯成紅色鄉村旅游線路,為游客提供更完整、全面的旅游體驗;可以發揮數字技術等前沿科技的優勢,更直觀生動地呈現歷史事件和壯闊場景,更好利用新媒體平臺,從不同角度出發、面向不同群體,提高紅色文化的傳播廣度與深度,不斷提升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袁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