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成立退役軍人“新時代前鋒宣講隊”——
紅色宣講聲聲入耳
■中國國防報特約記者 孫明江
夏秋之交的豫南信陽,寧靜而美麗。
一大早,信陽市“前鋒老兵宣講團”成員、戰斗英雄陳銘寶再次檢查了一遍宣講稿和課件,出門前往“戎耀大別山 強國建新功”主題紅色故事宣講會會場。他是這次宣講會的主講人之一。
信陽是一片紅色熱土,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紅二十五軍長征的出發地和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信陽也是一個兵員大市,多年來,退役軍人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張長斌告訴記者,近年來,全市退役軍人在傳播紅色文化、開展國防教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大都“各自為戰”,缺乏統籌。為此,該市進一步優化組織機制、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整體效益。
今年7月,經縣區推薦,軍地有關部門審核,市退役軍人“新時代前鋒宣講隊”組建成立,宣講隊下設4個宣講團:以戰斗英雄、精武標兵為主體的“前鋒老兵宣講團”,以在鄉村振興、自主創業中表現突出的退役軍人為主體的“前鋒新時代故事團”,以全市烈士紀念設施、革命紀念館講解員為主體的“前鋒英烈講解團”和以有藝術特長的退役軍人為主體的“前鋒老兵藝術團”。
張長斌介紹,宣講隊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抓主管,他們健全完善宣講員培養、活動實施、經費保障等工作制度,規范運行機制。“我們根據各宣講團特點,制定課程目錄,形成課程清單,在官網公布,機關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預約選課。”張長斌說,宣講隊主要采取小分隊、小場次靈活宣講方式,運用故事分享、主題演講、視頻展示等多種形式,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進革命遺址和紅色教育基地宣講。同時,他們對宣講效果進行評估,不斷優化教案,不定期開展優秀課程、優秀宣講人評選,提升宣講熱情和宣講質效。
4支隊伍各具特色、各有側重。“在冰天雪地里,敵人殘忍地用4根鐵耙齒將他的四肢釘在青磚墻壁上,但他沒有屈服……”時值暑期,來新縣進行紅色研學的學生絡繹不絕。“前鋒英烈講解團”成員、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講解員張亞君,站在烈士程儒香遺像前,為學生們深情講述英雄事跡,不少學生聽后眼中噙滿淚花。“作為一名紅色講解員,就是要把一個個鮮活的革命故事講述給更多的人。”張亞君說。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夜幕降臨,嘹亮悠遠的歌聲從該市百花會展中心門前廣場傳來。“前鋒老兵藝術團”演出小分隊的隊員們,身著紅軍軍服,進廣場、進社區,唱紅歌、演紅劇。該團目前有正式團員120余人,主要由60歲以上退役軍人及軍嫂組成。藝術團負責人、68歲老兵梅金星告訴記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紅色文化,大家都很投入。“我們不僅僅是文藝節目的創作者、表演者,也是革命歷史的學習者、革命精神的傳播者。我們會堅持走好這條道路,力爭走得更遠、更久。”梅金星說。
1個多月來,4支宣講團已累計開展宣講40余場次,受眾3萬余人次。“接下來,4支隊伍將采用線上直播、錄制微黨課線上發布等方式,發揮好‘擴音器’作用,進一步提升宣講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張長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