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烽煙動,腰間寶劍匣中鳴。”古人詠神劍,總以“未戰而先鳴”賦之。先鳴之聲,是劍鋒所在,更是劍魂使然。
有道是:鼓樂長鳴,國之哀樂;長劍爭鳴,國之福音。甲午之殤,家國奇恥,須臾不可忘卻!品味大國長劍與一篇網文之間的隔空對話,當能感受到戰略導彈部隊官兵的強國之夢、強軍之魂。
——編 者
?
今年年初,《解放軍報》和中國軍網同步推出《甲午的殤思》一文,敲響了銘記120年前那段慘痛的教訓和屈辱的警鐘,并從這場攸關民族命脈的戰爭中,提煉出幾多警示。
盡管時隔將近兩月,但該文引發的思索至今仍在第二炮兵某基地局域網上發酵。上萬次點擊,數千條跟帖,該基地“勿忘甲午恥、苦練為打贏”網上討論激起的爭鳴,化作官兵奔涌的精武熱情,在軍營中持續激蕩。
網文點擊
甲午警鐘長鳴不息
《甲午的殤思》一文刊發伊始,該基地就在局域網醒目位置迅速予以轉載,并為官兵開辟討論交流平臺。從機關到連隊,從將軍到士兵,官兵們細細品讀該文。一朵朵“鮮花”,一次次“點贊”,讓這篇文章至今仍居于局域網點擊率排行榜榜首。
一篇網文何以如此火爆?該基地司令員周亞寧的一番話擲地有聲:“作為軍人,剖析‘甲午之殤’,是一種自我警醒。這篇文章的濃重反思,與官兵頭腦里那根打仗的弦遙相呼應,因此能引起部隊的強烈共鳴!”
以品讀《甲午的殤思》為契機,該基地廣泛開展“勿忘甲午恥、苦練為打贏”的網上討論活動。他們在局域網組織學習交流,深刻解讀甲午戰爭始末;在局域網“紅色影視”欄目添加《甲午大海戰》《甲午風云》等影視作品,激勵官兵學史明責、知恥思進;基地團以上領導干部還通過博客、論壇等平臺開展時事輔導,引導官兵強化憂患意識。
大國長劍,錚錚而鳴。一篇網文敲響的歷史警鐘,在該基地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