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之樹”碩果盈枝
——多地創新完善工作機制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聞觀察
■中國國防報記者 王京育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仲秋,寶塔山下,延河之濱,干部群眾唱起悠揚高亢的陜北民歌,敲起粗獷豪邁的安塞腰鼓,為即將奔赴軍營的家鄉兒郎壯行。黃土高原一片歡騰,鋪展開動人的雙擁新畫卷。
歲月的指針,指向1943年的春節。一場轟轟烈烈的“擁軍優屬、擁政愛民”運動在陜甘寧邊區展開,軍民魚水情深的雙擁贊歌,由此從寶塔山下傳遍大江南北,至今已81個年頭。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步入新時代,習主席多次強調指出,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對深化跨軍地改革進行了部署,提出“完善雙擁工作機制”等要求。各級各地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充分發揮雙擁創建“指揮棒”的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組織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服務備戰打仗更加積極有為、社會參與更加廣泛多元。
9月的廣西來賓,山青林翠、天藍水碧。興賓區河西街道“一部兩站”辦公區,入伍新兵家長咨詢法律條款,退役老兵問詢優待政策。工作人員解答耐心、服務熱情。
來賓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郭文彬介紹,年初以來,他們探索走開了基層武裝部、征兵工作站、退役軍人服務站“一部兩站”融合共建的新路子,但在具體工作中仍存在溝通不暢、權責不明等問題。“‘部站融合’不僅是人員與辦公場所的互融,更重要的是工作機制的互融,切實讓‘交匯點’成為‘發力點’。”郭文彬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雙擁工作機制”要求,為軍地推動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連日來,他們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多次組織會商,進一步細化融合共建實施方案、健全跨軍地協同機制、加強組織架構科學化,促進“一部兩站”同向發力、一體推進。
新學期開學前夕,海軍揚州艦官兵收到江蘇省揚州市職業大學送來的新課表。該校與揚州艦簽訂“艦校合作辦學暨教育擁軍”協議已有7年,今年這個協議有了新變化。
揚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介紹,通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他們一致感到,完善雙擁工作機制的落腳點還是要通過雙擁渠道,盡心竭力為部隊解決練兵備戰大事、為官兵破解個人難題。為此,揚州市有關部門統一思想,以教育擁軍為抓手,繼續推動“城艦共建”工作走深走實,不僅升級“艦校合作辦學暨教育擁軍”協議內容,新增電氣工程等多門熱門課程,還進一步擴大教育擁軍“朋友圈”,讓更多官兵通過這項惠軍政策實現學歷升級,掌握更多技能。城市發展的軌跡與軍艦破浪的航跡疊交,成為新時代雙擁工作的生動注腳。
“我們提報需求后,臨川區委區政府‘打包’解決了駐訓場所、醫療服務、飲食保障等棘手問題,讓我們一到駐訓地便能心無旁騖投入訓練。”臨近國慶節,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軍地領導到駐訓部隊走訪慰問,部隊領導由衷說道。這是撫州市軍地聯合探索建立平戰結合擁軍支前體系,打通快捷高效的支前保障鏈路的一個縮影。
撫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表示,“完善雙擁工作機制”不能是一句空話,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將雙擁工作當成戰略任務、擺上重要位置。該市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依據“平時有序運行、戰時快速轉換”原則,繼續深化服務重大軍事行動、支持軍事工程建設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健全擁軍支前和應急響應機制。
“目前,我市12支擁軍支前隊伍已全部組建完成,可在通信、水電、交通、餐飲等方面為部隊提供支援保障。此外,保障軍供大樓項目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談及當下的工作,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信心滿懷,“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欣逢盛世,雙擁工作舞臺廣闊,大有可為。”
一場秋雨過后,遼沈大地又添幾分涼意,沈陽市退役軍人劉通的心卻是熱乎乎的——今天他要到安置單位報到。得益于遼寧省不斷提升退役軍人安置質量,劉通經過定向招聘考試,安置到沈陽市渾南區城市建設事務中心工作。
“安置好退役軍人和軍屬,是雙擁工作的重要內容。”遼寧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工作人員趙雷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他們將會議精神融入工作實踐,銜接國家層面最近出臺的《退役軍人安置條例》,進一步健全“陽光安置”工作機制,以及省、市兩級統籌調劑安置任務機制、優化安置流程;完善退役軍人就業信息共享和部門工作協同機制,開展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力爭惠及更多退役軍人和軍屬。
進入秋天,甘肅天水麥積山迎來最美季節。但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程晨卻無暇欣賞美景,正為尊崇軍人軍屬“示范區”的建設忙得不亦樂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雙擁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完善雙擁工作機制需各級各部門堅持‘一盤棋’,同心同德、凝聚合力。”程晨介紹,這是市有關部門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形成的普遍共識。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天水市雙擁創建工作路線圖——“連接成一線、打造四個區、創建三基地”——東起麥積區東岔鎮,西至武山縣鴛鴦鎮,連接建設“百公里雙擁示范線”;在沿線打造精神文明建設軍地結對“共建區”、尊崇軍人軍屬“示范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區”、社會化擁軍“帶頭區”;創建一批國防教育基地、傳承英烈精神宣講基地、科技文化擁軍示范基地。“目前,各級各部門都能站在全局高度、統籌考慮,為雙擁創建工作快速推進提供強勁動力。”程晨說。
春華秋實,碩果盈枝。透過雙擁工作的時代景深,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雙擁之樹”的豐收美景:形式、內容、手段不斷創新,跨地域、跨軍地、跨行業聯動愈加頻繁,雙擁工作正向多維度、寬領域、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