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發布:2022-08-08 08:47:32
戰場“神經中樞”設計師
——記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某局處長王道彬
新華社記者盧東方
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某局處長王道彬(左)組織車載監測設備訓練(2022年7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忠志 攝)
7月底的一個上午,記者來到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某局處長王道彬的辦公室,空間不大,陳設簡單,書架上擺滿了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相關書籍。
記者環視一圈,最終目光落在了占辦公室大半面墻的圖上:“別人辦公室里掛的都是地圖,你掛的是?”
“無線電頻率劃分圖,也是我們的‘地圖’。”王道彬說。
看記者一臉困惑,王道彬來到圖前,在圖上向記者指出裝備、頻率和波段的關系。“我們日常工作中涉及的用頻規劃、用頻協同、用頻管制,都可以在這張圖上‘按圖索驥’。”王道彬風趣地說,自己平時就像個“交通警察”,分配不同單位的設備用頻頻段,也協調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如遇戰時或重大任務,那我們就成了‘戰場糾察員’,負責收集并解決‘不明頻段信號源’。”
頻譜管理是信息通信的一個子專業,也是王道彬今年2月擔任處長后的主要工作。“之前,我主要負責通信網絡和指揮信息系統的構建運行、維護管理,也就是戰場‘神經中樞’的構建,確保中軍帳‘耳聰目明’。”
2020年初,王道彬受命負責聯合指揮信息系統攻堅。“聯合指揮信息系統具體是什么、要建設成什么樣子?當時沒人知道。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王道彬說,聯合指揮信息系統現行版本上的很多功能,都是當時大家集思廣益后的智慧結晶。
“整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不是技術不夠,而是溝通不暢。”王道彬說,要團結協調400多人的隊伍,讓官兵需求和專家技術完美對接,并不容易。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現場溝通,官兵們提出為某裝備增加一項新功能,但科研專家們卻認為給舊裝備增加新功能的開發維護成本高,不如再攜帶一個具有該功能的裝備。雙方相持不下。
為了達成統一意見,王道彬組織部分專家跟著特戰隊員,攜裝具到山地開展負重演練,讓專家們到一線走一走看一看。連續3天跟隨人均負重30多公斤的特戰隊員們跋山涉水,一名輕裝跟在隊伍里的專家氣喘吁吁地感慨道:“終于理解了你們要求‘裝備要少要輕,軟件要強、要集成、要好維護’的意義。”
“做系統時,我們把很多戰場需求都放在一個界面上進行展示、處理,力求達到‘綜合態勢一幅圖’的效果。”王道彬說,大家經過一年多奮戰才生成了第一張圖。
此后,該系統又經歷過3次、200多項大小升級,終于成功把以往各軍兵種相對獨立的信息系統整合為一,形成了打通到戰術末端的聯合指揮信息網。2021年,王道彬和其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在全軍推廣。
從軍20多年來,王道彬將目光鎖定在備戰打仗需求上,一直奮戰在通信領域,致力于從事部隊信息化建設,努力尋找“打贏明天戰爭”的答案。
他帶領團隊研發的小型化、集成化、穩定化的單兵綜合信息系統投入運用,打通了指揮機構到單兵、單平臺的指揮信息鏈路;他們構建的聯合指揮信息系統讓戰場態勢信息隨作戰進程同步生成、一網顯示,在多次聯演聯訓任務中經受住了實戰考核,從此指揮官坐鎮中軍帳也能“看”得更遠、“聽”得更清……
近年來,王道彬先后榮立三等功2次,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以及“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全軍信息通信戰備先進個人”等榮譽。
“戰場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王道彬說,“時代在變,戰場和官兵們的要求在變,新的知識和技術手段越來越多,不同部隊、不同地域的任務要求也不同,而我們‘全時備戰、隨時能戰、創新謀戰、一擊勝戰’的奮斗目標不會改變。”
(新華社成都8月5日電)
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某局處長王道彬(右一)組織便攜式監測設備狀態檢測(2022年7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忠志 攝)
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某局處長王道彬(右)在一線單位檢查信息系統設備運行維護情況(2022年7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忠志 攝)
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某局處長王道彬(右二)組織便攜式監測設備實裝操作培訓(2022年7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忠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