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年來,檢察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胸懷“國之大者”,依法能動履職,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
4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國家安全與溯源治理”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對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提升履職盡責水平作出部署。在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讓我們聚焦檢察機關在維護國家安全中所作的種種努力。
依法履職,堅定維護政治安全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方針和總體部署,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國家安全的新期待。
維護國家安全特別是政治安全,檢察機關責無旁貸。過去一年,檢察機關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堅決防范和依法嚴懲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犯罪,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
同時,面對跨境犯罪,檢察機關也頻頻“亮劍”。記者了解到,2021年檢察機關起訴涉嫌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30879人,是2020年的3.3倍。在加強案件辦理的同時,各地檢察機關積極延伸檢察職能、服務邊境治理。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檢察院在辦理劉某等人跨國開設賭場案時,針對多人偷越國(邊)境到越南參加賭博暴露出的邊境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向東興市邊境管理大隊發出檢察建議,實現了良好效果。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是維護政治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十九大以來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最高檢掛牌督辦的江西南豐“5·25”涉黑案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以曾建平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非法控制南豐縣砂石、出租車、液化氣等行業20多年,嚴重破壞當地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庭審中,面對檢察官出示的翔實證據,被告人的攻守同盟被瓦解,一名被告人當場認罪認罰。2021年5月31日,法院一審判處該涉黑組織領導者曾建平無期徒刑,判處領導者葉郁青有期徒刑二十三年。南豐縣多個行業恢復正常經營狀態,煥發市場活力。
這是檢察機關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中的一個“縮影”。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2021年8月,最高檢制定下發了《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意見》,將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納入檢察工作全局謀劃。檢察機關堅持打早打小、促進常治長效,把三年專項斗爭始終堅守的“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融入日常。
溯源治理,能動守護社會安穩
社會穩定是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更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過去一年,最高檢與最高法、公安部共同印發《關于依法收繳非法槍爆等物品嚴厲打擊涉槍涉爆等違法犯罪的通告》,動員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面收繳流散社會的各類非法槍支、彈藥、爆炸物品、仿真槍、弩等物品,依法嚴厲打擊違反槍支、彈藥、爆炸物品、仿真槍、弩管理的違法犯罪活動。對于公眾深惡痛絕的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檢察機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依法快捕快訴。2021年,最高檢指導辦理了湖南法官周春梅遇害案、江蘇南京“5·29”吉某某故意殺人案、寧波“6·14”案等一批社會關注度高的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并對近年來該類案件發生的背后原因深入分析,提出防控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檢察機關積極推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法治化,從根源上維護良好防疫秩序。2020年2月11日至4月17日,最高檢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連續發布十批次共計55個涉疫典型案例,幾乎涵蓋了涉及防控疫情的各個檢察業務條線。在此基礎上,檢察機關結合新的防疫形勢,就涉疫盜搶、核酸檢測造假、制售假疫苗、妨害疫情防控等接續發布6批30件依法從嚴追訴典型案例。數據顯示,2021年檢察機關批捕涉疫犯罪1978人,起訴4078人,起訴人數同比下降63.7%。
在維護社會安定方面,檢察機關注重以檢察建議為抓手,對社會問題進行溯源治理。
——以“一號檢察建議”為牽引,加強校園安全。檢察機關加強與教育部溝通,積極推動將落實“一號檢察建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入職查詢制度等內容納入全國學校安全專項督查范圍。與教育部協商一致出臺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規定,推動全國3.9萬余名檢察官在7.7萬余所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
——以“七號檢察建議”為驅動,強化寄遞安全監管。針對近年來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高發多發的情形,最高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七號檢察建議”,并抄送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12個有關部門,推動強化安全監管,堵塞管理漏洞,促進寄遞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以“八號檢察建議”為導向,促進安全生產。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相關工作部署,結合當前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最高檢向應急管理部制發安全生產溯源治理的“八號檢察建議”,同時抄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有關部門,構建安全生產治理共同體。
完善機制,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安全的基礎。
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經濟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題。最高檢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檢察機關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3萬人,同比上升3.3%。加大對涉互聯網金融犯罪懲治力度,會同公安部持續督辦36起重大非法集資案;依法懲治涉虛擬貨幣、網貸平臺等新型金融犯罪;協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洗錢罪典型案例,起訴洗錢犯罪1262人,同比上升78.5%,從嚴追訴洗錢犯罪,使上游“罪”與“贓”無處遁形。
面對近年來證券犯罪高發的態勢,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證券犯罪的打擊力度,2021年起訴229人,是2018年的1.8倍,向資本市場釋放對證券犯罪“零容忍”的強烈信號。2021年9月18日,最高檢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正式成立,完善了證券案件檢察體制機制,建立了檢察機關證券犯罪案件交辦機制,第一、第二批共向地方檢察機關交辦200余件案件,指導起訴康得新案、康美藥業案等社會關注的重大案件。聯合證監會、公安部開展打擊證券違法專項執法行動,集中辦理19起重大案件。
為有效維護經濟安全,檢察機關創新開展了涉案企業合規改革。2020年以來,北京、江蘇、廣東、湖北等地檢察機關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依法可不捕、不訴的,責成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切實整改。同時,最高檢與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等8部門共建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司法、執法、行業監管聯手,以嚴管體現厚愛。今年4月2日,最高檢會同全國工商聯專門召開會議,深入總結兩年來檢察機關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情況,并對全面推開改革試點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稅收安全也是經濟安全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聚焦空殼公司、職業化犯罪團伙及虛開騙稅等重點領域,依法從嚴打擊涉稅犯罪,會同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門建立了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制,強化執法司法協作,進一步維護稅收征管秩序。著眼維護國家利益和國門安全,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國門利劍”“藍天”等專項行動,從嚴從快打擊走私武器彈藥、凍品、成品油等犯罪,起訴走私犯罪7000人。
近年來,檢察機關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依法嚴懲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網絡黑產犯罪,守護百姓的錢袋子。據悉,2021年,最高檢會同公安部等出臺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指導意見,全鏈條打擊、一體化防治,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近4萬人。積極參與“斷卡”行動,起訴非法買賣電話卡和銀行卡、幫助提款轉賬等犯罪12.9萬人,是2020年的9.5倍。同時,檢察機關積極推動網絡治理,制發檢察建議,會同中央網信辦共同舉辦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法治論壇,發布網絡法治典型案事例,共同推進清朗網絡空間建設,塑造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以“我管”促“都管”,攜手維護生態安全
今年2月10日,1000多萬網民圍觀了關于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的檢察聽證會。
南四湖水域澤及魯蘇豫皖四省,涉及34個縣(市),因上下游、左右岸治理標準不一,多重污染交織,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僅靠一省之力難以根治。
怎么辦?
2021年4月8日,最高檢決定直接立案辦理南四湖流域公益訴訟案。在最高檢統一協調指揮下,四省相關檢察機關協同行政機關開展整治,通過公益訴訟辦案,督促清理各類垃圾、固體廢物5.35萬余噸,拆除沿湖違章建筑、違法養殖1621處,治理黑臭水體480處,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275公里。如今的南四湖又恢復了往日“山水畫卷”的模樣,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青頭潛鴨也回來了。
這是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保護生態環境的日常縮影。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69790件,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87679件;共辦理訴前程序案件144163件,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73860件。
圍繞黨和國家服務保障生態和資源安全的重大戰略布局,檢察機關持續在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上發力,分別向長江經濟帶11省市、沿黃河9省區檢察機關下發通知,組織各地以掛牌督辦、省院自辦、聯合交辦等方式對線索進行處理,建立檢察工作臺賬,緊盯整改進展。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生態文明實驗區等國家戰略,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展開監督活動。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為抓手助推守護耕地安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護糧食安全。
記者了解到,最高檢與十部委共同會簽了《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試點工作方案》,積極參與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會同自然資源部聯合制發《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與檢察機關在土地執法查處領域加強協作配合的試點方案》,聯合進行為期一年的土地執法查處領域強化協作配合試點工作,促進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提升土地執法查處效率,更好保護土地資源。
除了來自最高檢層面的安排部署,在保護耕地過程中,各地檢察機關還通過建立“田長+檢察長”“田長、山長+檢察長”、開展專項監督等方式,不斷創新耕地保護機制。自2020年4月起,黑龍江、遼寧、吉林三省檢察機關相繼部署開展“黑土地保護”專項監督活動,通過監督辦案,整治違法亂建、亂占耕地、破壞利用耕地等破壞黑土地的違法行為。
在守護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方面,檢察公益訴訟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更收獲了國際社會的認同。在2021年9月6日舉辦的“2021年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環境法委員會主席安東尼奧·本杰明表示:“僅2020年一年,中國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便超過8萬件,這樣的數字令人驚嘆,中國檢察機關在環境保護中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化解信訪積案,維護國家安全大局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每一個案件,將信訪矛盾化解工作“止于至善”。
民眾信訪訴求能夠得到反饋,首先在于渠道的暢通。檢察機關通過建立12309檢察服務中心網絡和實體平臺,全面暢通“信、訪、網、電”四種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在一個“窗口”就可以實現受理人民群眾控告、申訴、舉報、咨詢,做到受理回復、辦理答復及查詢“一站式”,讓人民群眾最多“訪一次”,防止無序申訴、多頭申訴。對于申訴受理后的反饋工作,檢察機關進一步完善,在7日內告知“收到了、誰在辦”,做到事事有回音,3個月內告知信訪案件辦理進展或結果,確保件件有著落。
受理案件后,如何化解信訪矛盾?利用檢察公開聽證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懂是重要舉措。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開展信訪案件公開聽證11470件,同比增長近1.8倍,矛盾化解率為76.5%。
檢察機關化解信訪矛盾,不止于檢察公開聽證。為解決信訪難題,以“天下興亡,我有責任”的境界開展檢察長帶頭辦理疑難復雜信訪案件,在檢察機關已成為共識。2021年,各級檢察院檢察長包案辦理信訪案件4.9萬件,息訴罷訪率超過80%。
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是檢察工作的行動指南。司法救助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為受到犯罪侵害的困難群眾及時提供有效救助,讓他們感受到司法溫情和社會溫暖。山東信訪人皇甫某不服法院對其子被傷害致死案刑事判決,長期申訴信訪,山東省檢察院受理其申訴后,審查認為原案辦理并無不當,但經走訪查明,皇甫某夫妻年事已高、無勞動能力,其子被害后,兩罪犯雖被追究刑事責任但均無力賠償民事損失,致皇甫某家庭生活極其困難。山東省檢察院檢察長主持召開公開聽證會,化解皇甫某多年“心結”。同時,依法對皇甫某進行司法救助,協調民政部門為其孫子辦理社會救助手續,幫助解決生活、上學等困難。最終,皇甫某一家不再申訴信訪。
控告申訴檢察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使得信訪工作總體形勢向好——信訪總量、重復信訪數量和比重實現“三下降”;依法逐級信訪初步顯現,“倒三角”結構持續改善,力爭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信訪結構進一步優化,群眾信訪更加有序,主動流向管轄部門,涉法涉訴信訪量占比逐年提高。
記者了解到,檢察機關將繼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檢察“質量建設年”為契機,持續鞏固深化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檢察日報北京4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