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南海碰撞事故
發生近一個月后
11月1日
美軍公布調查結果稱
核潛艇撞到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脈
這次撞擊事故為什么會發生?
“央視軍事披露”
帶你聚焦事故發生地——南海
一組數據為你撥開迷霧
美軍在南海軍事行動,強度和頻次創新高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長期跟蹤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軍在南海軍事行動的強度和頻次,創歷年新高。
截至11月1日,美軍大型水面艦艇活動強度進一步提升,較去年同期幾乎翻倍。
“羅斯福”號、“尼米茲”號、“里根”號、“卡爾·文森”號4個航母打擊群,以及“馬金島”號、“埃塞克斯”號2個兩棲戒備群,先后前往南海活動,累計11次進出南海。包括“麥凱恩”號驅逐艦在內的多艘美海軍驅逐艦,10次穿越臺灣海峽。
此外,5艘驅逐艦5次闖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和南海群島12海里臨近水域,開展所謂“航行自由行動”。
美空軍累計出動22架次B-52H和B-1B戰略轟炸機,14次進出南海,重點演練“動態兵力部署”作戰概念。
根據有限的信息披露,美海軍至少有“康涅狄格”號、“芝加哥”號、“基韋斯特”號、“俄克拉荷馬城”號、“俄亥俄”號、“阿什維爾”號、“杰弗遜城”號、“斯普林菲爾德”號、“夏洛特”號、“漢普頓”號、“伊利諾伊”號等11艘核潛艇前往包括南海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執行戰略巡航任務。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分析認為:“美軍在南海的軍事行動,2009年是一個分水嶺,2009年以后明顯加大了行動的頻次和針對性。這是個長線的增長趨勢,年份越靠后越強,2021年肯定強于去年。今年,美軍潛艇在南海周邊的活動也很多,包括近期的核潛艇事故,可以看到水下活動的增長趨勢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