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發布:2021-08-14 18:00:50
我們在戰位報告 英雄篇章|戰斗英雄韋昌進:用一生守護永遠的“6號哨位”
■中國軍網記者 陳燕
2021年7月19日,上海。
連綿的降雨過后,天空格外湛藍清澈。
一大早,手機“叮鈴”一聲,上海警備區副政治委員韋昌進收到了某旅6連發來的短信:“今天是‘7·19大捷’36周年,您和戰友的浴血奮戰為6連官兵立起英勇無畏的精神豐碑,您永遠是6連官兵學習的楷模!”
很多年了,在這一天,韋昌進都會準時收到這個短信。每每讀起這段文字,這位“八一勛章”獲得者的腦海中,總能浮現出那場36年前的戰斗,那段刻骨銘心的青春——
那場戰斗留給了他周身22處疤痕,奪走了一枚珍貴的眼球。每逢陰雨天氣,殘留在體內的彈片還會讓他依舊隱隱作痛。但那段青春,已經與那個血肉鑄成的鋼鐵“6號哨位”,那群生死與共的年輕戰友,還有那句“向我開炮”的呼喊,永遠定格在生命中,成為這位共和國軍人最鮮活也最血性的記憶……
2017年7月28日,中央軍委頒授“八一勛章”和授予榮譽稱號儀式在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八一勛章”獲得者韋昌進頒授勛章和證書。
(一)
那是1985年的5月。韋昌進和戰友們踏上了前往邊境戰場的征程。那時的他不滿20歲,和身邊許多戰友一樣,青春熱血里激蕩著建功疆場的壯志豪情。在開赴前線途中,韋昌進難掩激動,“終于可以像《英雄兒女》中的王成一樣為國征戰。”
為了爭取到上戰場建功的機會,韋昌進與戰友們挺過了異常艱苦的臨戰訓練,每天負重幾十斤物資,拉練一二百公里,下雨天也不停歇,腳幾乎一直是腫的,滿腳十幾個水泡。
除了連隊榮譽,韋昌進還有一個深埋心底的愿望:如果能受到組織的認可,他希望可以入黨。
上世紀90年代,韋昌進為地方群眾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資料圖片)
血與火的考驗,從踏入戰場的那一刻正式開啟。
5月18日夜里,韋昌進與戰友一路順著電話線來到一片高地。漆黑的夜色,彌漫的硝煙,戰爭的氛圍撲面而來。
韋昌進緊握鋼槍,警惕地關注著身邊一切風吹草動。忽然,他發現不遠處有個半截人高的黑影,“難道是敵方特務來刺探軍情?”瞬間,他精神高度警覺,端著沖鋒槍對準黑影,死死盯著,一夜未眠。直到天亮,才發現那不過是棵樹。這場“草木皆兵”的烏龍事件,給韋昌進上了“戰場第一課”。
韋昌進和戰友駐守的那個小山包,就是“6號哨位”。它是我軍防御前沿的重要屏障,距離敵人最近的地方只有8米。因為位置重要,敵人隔三差五向這里發起進攻,妄圖撕破我軍防線。
從5月到7月,在堅守哨位的兩個月里,韋昌進與戰友們已漸漸適應了震耳欲聾的炮火聲,摸清了敵人的伎倆套路,連隊也牢牢釘在了“6號哨位”上。直到7月19日,敵人發起猛烈進攻的那天……
(二)
7月19日凌晨,報話機的一陣驟響,傳來排長的緊急命令:“敵人將于拂曉發動進攻,重點方向為6號哨位,你們務必守住!”韋昌進與戰友馬上戒備起來。忽然,敵人的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至,頓時硝煙四起、火光沖天,韋昌進在貓耳洞里感到天塌地陷一樣的震動。
這一天,敵人以2個營加強1個連的兵力,向我軍最前沿的高地發起了猛烈攻擊。
韋昌進為某訓練基地官兵作事跡報告。(資料圖片,攝于2014年)
打退了敵人第一波進攻,韋昌進喊上戰友趕緊進洞。突然,炸彈掀起的氣浪把他們掀倒在地。韋昌進感到一陣鉆心的疼,左臉上一個黏糊糊的肉團流了下來,輕輕一扯還連著筋。這時,他意識到自己的眼球被打出來了。遲疑了一下,韋昌進趕緊把眼珠塞回了眼窩繼續戰斗。
重傷的韋昌進和戰友苗挺榮被拖進貓耳洞暫避。此時,韋昌進的右胸被彈片穿透,右臀被削去了一塊肉,劇烈的疼痛瞬間襲來。黑暗中,韋昌進眼皮越來越沉,感到生命似乎在一點點消逝……這時,報話機里排長急促的呼叫把韋昌進又拉回現實。排長告訴韋昌進,由于敵人的封鎖,暫時無法增援,命令他們堅守到天黑。
“我左眼沒了,但我右眼還在,只要我活著,我就是陣地的眼睛。”一股強大的信念讓韋昌進重抖精神。他艱難地爬到洞口,努力睜開右眼,透過石縫注視敵人的動靜,用報話機向排長實時報告。就這樣,從上午9點多鐘到下午3點多鐘,我軍的炮彈像長了眼睛,一連打退敵人11次連排規模的進攻。
韋昌進參觀中共一大紀念館。
不知又過了多久,迷迷糊糊的韋昌進隱約聽到碎石滾動和人的低語聲,是敵人爬上了陣地!“我犧牲不要緊,陣地決不能丟!”沒有猶豫,韋昌進抓起報話機大聲喊道:“排長,敵人上來了!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啊!”
排長哽咽著猶豫著,遲遲不愿下這個命令。但戰機稍縱即逝,大家心里也清楚,沒有更好的選擇了。這時,團政治處主任一把抓過報話機:“韋昌進同志,根據你的戰斗表現,我已報請軍黨委批準給你榮記一等功,你還有什么愿望?”經過兩個月來的堅守和這一天的鏖戰,韋昌進感到自己應該有資格提出埋藏已久的心愿:“希望我犧牲以后,能追認我為共產黨員……”
幾分鐘后,炮彈狂風暴雨般撲向“6號哨位”。敵人被打退了,洞里的韋昌進和苗挺榮也都幸運地活了下來。
(三)
昏迷七天七夜后,韋昌進終于醒了過來。送到后方醫院時,他身上有22處傷口,經歷了十幾次手術搶救,左眼因受傷過重不得不摘除眼球。
韋昌進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鄭重地交上入黨申請書。這份還帶著戰場烈火余溫的入黨申請書,由他口述,戰友代筆,一字一句間沁透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充滿著戰斗英雄氣概,寫滿了為國犧牲的壯志豪情。
韋昌進常說,黨給了他兩次生命。第一次是在他出生時,由于縣委的緊急協調轉院,難產的母親才轉危為安;第二次就是“7·19”戰斗,如果不是戰友們冒死爬行2個多小時護送他下山,以及后方醫院的全力搶救,他的生命也許在20歲就戛然而止了。
走下戰場,他是戰斗英雄韋昌進;走上新崗位,他依舊以英雄的姿態沖鋒。演訓場上、機關院校、扶貧一線,哪里需要挺身而出,哪里就是他的“6號哨位”。
2008年9月中旬,山東大學與濟南警備區共同舉辦的“雙心”國防教育活動,韋昌進講述戰斗故事。(資料圖片)
擔任連隊指導員時,韋昌進帶出了享譽原濟南軍區的“標兵連隊”。擔任軍校教員時,他培養出一大批優秀骨干。在濟南警備區工作時,他協調山東大學聯合開展以“國防在我心中,使命在我心中”為主題的“雙心”教育活動,激發青年學子的愛國情懷。任泰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時,他發起成立“革命傳統宣講團”,走進政府機關、學校、企業巡回宣講,一年時間受教育群眾達到2萬余人。
韋昌進牢記身為黨員的初心,那就是“要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體面的日子。” 在棗莊軍分區任職期間,韋昌進大力推動扶貧工作,為7個幫扶村引進十余個幫扶援建項目,讓婦女和年齡較大的勞動力能在家門口就業。
涓涓細流,終成大海。這些年來,人們看到的是在不同崗位上奮力前行的英雄韋昌進。有時候,他做的一些事情,堅守的一份事業,遠遠不如當年在戰場上那樣驚天動地;但正是這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最終匯聚成一首依舊動人心魄的英雄贊歌,始終回蕩在官兵心中,縈繞在老百姓心頭。
韋昌進走訪對口幫扶村村民。(資料圖片)
(四)
2017年7月28日,中央軍委頒授“八一勛章”和授予榮譽稱號儀式隆重舉行,習主席親自為韋昌進佩掛勛章、頒發證書。“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戰斗英雄”是他身上最耀眼的光環,最生動的標簽。
對于榮譽,韋昌進常說這并不是給他個人的,而是對當年所有參戰官兵的褒獎和肯定。108個戰友上前線,80多人負傷,有十多人是重傷殘,18個戰友壯烈犧牲,是所有連隊中犧牲比例最高的,他們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用血肉筑起了6連的精神豐碑。
“老連隊以我們那代人為榜樣,我自己也深感責任重大,自己一定要做好,不能給老連隊丟臉。”熟悉韋昌進的人都知道,他在生活上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韋昌進與女兒。(資料圖片)
眼球摘除后需要戴“義眼”,按照規定,他可以戴一只4萬多元的,但他卻堅持用一只4600元的。鼻梁上的眼鏡,日常穿的衣服,常常七八年不換新。愛人催了又催,韋昌進也不為所動。偶爾,愛人悄悄為他添置了新衣服,他也都留在出席正式場合的時候才穿。
作為英雄的家人,也“享受”到了這樣的標準。1986年,韋昌進被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后,家鄉縣政府準備集資為他翻蓋新瓦房,韋昌進堅辭不受,堅持要把這筆錢省下來去資助犧牲戰友的家庭。
韋昌進在聊城看望犧牲戰友的母親。(資料圖片)
經歷過生死,韋昌進最惦念的還是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戰友。多年來,韋昌進想方設法打聽尋找。找到烈士家人后,韋昌進逢年過節都會送去問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又是一陣電話鈴聲響起,電話的那一頭是戰友苗挺榮和他的愛人。在當年的戰斗中,苗挺榮因傷雙目失明。妻子拿著手機替他打來視頻,兩人隔著屏幕共同慶祝:“老戰友,今天是我們的36歲生日,敬我們‘6號哨位’所有的戰友,為我們的勝利干杯!”那場戰斗后,活下來的戰友們把“7·19”這天當作了自己的新生之日,兩個老戰友聊著家常,互道問候,笑著笑著,卻又熱淚盈眶。
莫道鐵骨多寂寞,卻是英雄最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