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是聯合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始終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作出了巨大貢獻。
從融入走向引領,堅定推動國際關系法治化。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之后,中國開始全方位參與多邊國際規則制定。通過繼承、批準、加入等方式,中國全面恢復了在聯合國及其各專門機構的活動,并加入了一大批在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之前締結的重要造法性多邊條約,大大促進了這些多邊條約的全球普遍適用和國際關系法治化進程。
迄今,中國參加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并認真履行相關條約義務,在國際法治領域的話語權、影響力和貢獻顯著增強。
在應對世界經濟衰退、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中,中國堅定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積極參與聯合國各領域法律工作,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
堅守公平正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中國堅持“義利并舉、以義為先”的正確義利觀,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更好地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更加平衡地反映整個國際社會的意愿,對深入推進國際法治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國際關系中,中國始終主持公道正義,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中國強調要推動變革全球治理體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推進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法治化。
堅持理論與實踐創新,為發展國際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主張在國際社會中,法律應該是共同的準繩,應該創造一個奉行法治、公平正義的未來。
建設全球伙伴關系,中國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堅持多邊主義,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一系列中國智慧、中國主張,植根于五千多年中華文明,蘊含著豐富的國際法理念,日益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推動國際秩序由“變”到“治”,走國際法治之路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中國將堅定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努力推動國際法的平等統一適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作者系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首席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