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白拍偷自拍网,国语自产拍91在线网站,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搜索 解放軍報

黨史學習教育進行時:做傳遞理想信念的“播火者”,擦亮初心奔向未來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作者:梁蓬飛 吳 敏 馮來來責任編輯:劉秋麗
2021-06-21 06:21

播火:擦亮初心奔向未來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執勤十中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紀事(下)

■解放軍報記者 梁蓬飛 吳 敏 特約記者 馮來來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執勤十中隊指導員楊澤楠(左一)在營區為官兵講述中隊優良傳統。李 巖攝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

2021年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通過收聽收看會議報道,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執勤十中隊官兵既感到特別自豪,又深感重任在肩。

他們始終以宣講黨的歷史、賡續紅色基因為己任,不僅是聽黨話、跟黨走的積極踐行者,也是傳遞理想信念的“播火者”,影響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以更昂揚的精神狀態,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

連續23年義務講解,賡續革命薪火——

青春“橄欖綠”為黨代言

6月9日,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

在眾人注視下,戰士李帥從中共一大紀念館領導馬瑋佳手中接過大紅聘書,正式成為十中隊第100名黨史講解員。

此刻,站在臺下的程飛同樣心潮澎湃。作為十中隊首批黨史講解員,他也擁有一本同樣的聘書。

1998年10月,紀念館擴建,程飛和戰友們被指派前去支援工程建設。竣工時,他們得知場館講解員人手不足。

“身為黨的戰士,就要為黨代言,傳播黨的歷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開館當天,援建官兵鄭重遞交申請,決定利用業余時間為紀念館當義務講解員。

經過研究和考核,最終5名官兵獲得資格證書。從此,每到周末,紀念館講解員隊伍里就多了一叢“橄欖綠”。

如今,23年過去,武警戰士講解員已成為黨的誕生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義務講解員,不僅僅是記性好、口才佳那么簡單。

那年國慶長假,紀念館游客爆滿。戰士金鶴博從開館講到閉館,累得嗓音沙啞,面對最后一批游客時,有些不在狀態。

事后,一名與金鶴博相熟的地方大學生指出了他的問題:“很多人是第一次到這里參觀,也可能是唯一一次聽你講解,你怎能懈怠?”

“什么才是一名合格講解員應有的樣子?”當晚,金鶴博與戰友們展開討論。最后,大家一致認為:無論多苦多累,都要把每一次講解當作第一次講解,始終精神飽滿。

年過八旬的老黨員查志新有個心愿,想到黨的一大會址看看,怎奈年長體弱、腿腳不便,子女又不在身邊,一直未能前往。中隊官兵聽說后,主動把老人接過來參觀,并單獨為他講解。老人看完展覽眼睛濕潤了:“在紀念館,我深入了解了黨的輝煌歷史;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戰士蔡晨華是一名外語學校的學生。為了向外國游客講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他把解說詞翻譯成英、日、法三國語言。

“當今中國正在大踏步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顯得尤為重要。”蔡晨華把每一次為外國游客講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都當作向世界說明中國的機會。

一天,一位游客看到展板上只有中英文解說詞,不禁眉頭一皺。這個小小的舉動被蔡晨華看在眼里,他立即上前詢問。原來這名游客來自日本,正為看不懂解說詞發愁。于是,蔡晨華用日語給他單獨講解了一遍。

戰士徐少楠2019年退伍,被上海一家公司聘為董事長助理。但他舍不得黨史講解員的身份,經報請有關部門同意,最終得以繼續留任。

此后,徐少楠一有時間,便回到紀念館義務宣講黨史。身邊同事不解地問:“一不掙錢,二不出名,你這么做,到底圖個啥?”

“我是黨的戰士,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傳播紅色星火。”徐少楠說,宣講黨史已成為他的自覺行動。

23年來,十中隊先后培養了100名黨史講解員,累計接待游客數百萬人次,推動了黨的光輝歷史、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

一年創拍百集短視頻,奏響網上主旋律——

讓每個人心懷“國之大者”

2020年7月,十中隊決定用一年時間拍攝100集“兵哥說黨史”短視頻。

進入全媒體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徑日益多元多樣。中隊官兵意識到,單靠線下傳播已經無法滿足群眾學習黨史的需要,黨史宣講必須因時而變,拓展到線上來。

很快,“兵哥說黨史”第一集《賣脫銷的小冊子》攝制完成,投放了3家網絡平臺,當天就獲得225.6萬的點擊量和一大批“網生代”粉絲。

嘗到了甜頭,官兵干勁更足,他們精選紅色資源、精講紅色故事、精心拍攝制作,確保每集短視頻都主題鮮明、形式新穎。

隨著短視頻越拍越多,一些鮮為人知的黨史故事被發掘出來。一天,一位老奶奶見中隊官兵正在拍攝,主動講了一條線索:“我家附近有個碉堡,是當年國民黨反動派專門修建用來阻止解放軍解放上海的。聽說為了避免破壞建筑和傷及無辜,未使用重武器的解放軍付出很大的犧牲才攻下這個碉堡……”官兵深入采訪,專門拍攝了一集短視頻,讓人們記住那場戰斗。

“兵哥說黨史”火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進來。

上海閔行區田園外國語實驗小學教師成嫻是“兵哥說黨史”的忠實觀眾。“每集一個故事,時長一兩分鐘,情景交融、寓理于事,連孩子們都愛看。”成嫻說。

上海黃浦區曹光彪小學聯合中隊開展“我與兵哥說黨史”活動,主動要求加入短視頻拍攝中。今年3月12日,中隊戰士徐子建與該校學生楊儼兮來到毛澤東故居,共同講述青年毛澤東的故事。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一定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這段難忘的經歷,讓楊儼兮對黨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心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種子。

“讓每個人心懷‘國之大者’。”徐子建告訴記者,中隊創拍百集短視頻的初衷,不僅是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黨史,更是讓大家有所得、有所悟、有所為,把家國放在心頭、扛在肩上。

在“兵哥說黨史”第75集,講解員陶靖宇與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來了個“互動”——他走進龍華烈士陵園,深情講述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倆的故事。

通過展示珍貴史料、回放影視片段、進行穿插點評,陶靖宇娓娓道來,并收尾在陳喬年英勇就義前的坦然一笑:“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視頻最后,陶靖宇道出了自己的感悟:“不少觀眾問,這部電視劇是否有續集。其實,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就是續集,讓我們在享受革命先烈奮斗而來的幸福中繼續奮斗。”

視頻播出后,網友反響熱烈,紛紛跟帖熱議。網友“溫少鵬”的留言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只有不斷為了幸福奮斗,在奮斗中謀幸福,才能不負先輩、不負韶華。”

今年6月9日,“兵哥說黨史”第100集正式上線。這部被稱為“網紅黨課”的系列短視頻,從首集推出就備受追捧。截至目前,網上點擊量破3億次、轉發量超百萬,被多個社區、企業、學校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我們從十中隊官兵身上看到了當年紅軍的影子,他們是新一代的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上海黃浦區一名領導稱贊道。

同上一堂課,同升一面旗——

凝聚同一個信仰

駐足“浙江一師”校門前,聆聽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南京路帳子公司”樓下,重現風起云涌的“五卅運動”……

今年6月8日,上影集團黨史學習教育創新基地,記者步入仿建的石庫門。在這里,十中隊官兵正與上影集團工作人員采取沉浸式情景再現的方式,還原黨史上的重大事件。

奮進新時代,十中隊廣泛開展“同上一堂課,同升一面旗”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凝聚強國強軍力量。

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與十中隊黨史講解隊聯學共建已持續多年,大家經常在一起交流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2020年6月27日,習主席專門給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

十中隊官兵同樣深受鼓舞,他們走出營區、走出中共一大會址、走出南京路,活動半徑越來越大,像一顆“火種”,走到哪里,就把黨的歷史、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傳播到哪里。

“‘雷鋒’又來啦!”今年5月21日,在十中隊倡議下,來自8個地方單位的70余名志愿者,與中隊官兵一道深入4個居委會,邊集中宣講黨史,邊開展為民服務。隊伍離開前,不少居民拉著戰士們的手一個勁地說:“下個月請你們一定還要來!”

“楊指導員的黨課可火了!”2017年底,武警上海總隊對口幫扶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色德村,中隊指導員楊澤楠主動請纓作為總隊扶貧干部代表,帶領戰士先后3次前往大山深處。

每去一次,除了持續推動色德村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幫助建設完善“武警八一愛民小學”設施條件,楊澤楠還從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多個角度入手,給全村黨員干部上專題黨課。色德村黨總支負責人說,在楊澤楠的組織下,村民們在手機上“云參觀”紅色場館和上海街景,了解黨的惠民富民政策,大家脫貧攻堅的信念更強、勁頭更足了。2020年4月,色德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上海人民廣場,一次普通的升國旗儀式,因為一群孩子的到來而變得很不普通。他們是上海市回民小學的小旗手,學校把開學第一課的課堂設在了國旗臺前。

這所小學,也是十中隊國旗班去得最多的地方。每次去,戰士們都要給學生們講述有關國旗的故事,為學校培訓小旗手。

如今,小旗手們加入了中隊的為民服務隊。在他們的合力宣傳帶動下,每逢重大節日,南京路上都有上百個商家自發懸掛國旗,10余家企事業單位派人參與國旗知識義務宣講。

近5年來,十中隊戰士先后400余次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培訓升旗手約4500余人次。人們如是評價:升起同一面國旗,凝聚同一個信仰!

采訪結束前,戰士們的話題又轉到習主席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上——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上海興業路到民族復興路,中隊官兵回顧歷史,擦亮初心;眺望未來,信心滿懷。

星光不負趕路人。記者相信,這群在黨的初心之地成長起來的年輕官兵,一定會帶動更多的同行者,創造新的更大業績。

輕觸這里,加載下一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