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11月23日,一張照片火爆網絡。畫面定格的是兩個人的背影:下蹲屈身,拉開弓步,右手臂猛力一揮,如一位矯健的射手,做出了一個優美的放飛姿勢。這一瀟灑動作被演繹成風靡全國的“航母Style”,兩個人馬甲上的“起飛”二字被網友改為“走你”。
“走你”,一聲令下,一場精彩的“表演”在雪后初霽的渤海灣拉開帷幕:起飛、尋艦、繞艦、觸艦、著艦、阻攔成功,飛機穩穩地停在了航母甲板上,隨后又滑躍14°仰角沖上云霄。
這一天,航母戰斗機試飛員戴明盟駕駛一架黃色涂裝、編號552的殲-15艦載戰斗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實現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他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完成此舉的飛行員。
這是人民海軍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遼寧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也標志著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母時代。
有人說:“一道完美的弧線,劃出了中國海軍的航母時代”。的確,這一天,國人盼了太久。一句簡單的“走你”,飽含了無數人的驕傲與自豪。
2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便開始論證建造航母。周恩來總理曾在同外賓談到主權時感慨:“我搞了一輩子軍事、政治,至今沒有看到中國的航母,看不到航空母艦,我是不甘心的啊!”
從無到有,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走過曲折之路。
雖然有了航母,但是距離形成強大戰斗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的關鍵一步就是在航母上實現艦載機的起落,這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
海軍決定挑選一批精英組成艦載戰斗機試飛團隊,這將是一支承載民族騰飛夢想的“夢之隊”。在安全飛行的基礎上,試飛員需要“故意”試探一些性能的邊界狀態,這也導致必然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空中特情,危險系數非常高。
戴明盟作為有著輝煌戰績的“海空雄鷹團”王牌飛行員,成為了合適人選之一。
“夢之隊”中的每個人都肩負著空前的使命。回憶起艦載戰斗機試飛初期那段日子,戴明盟感慨萬千:“別人說摸著石頭過河,可我們沒石頭可摸,只能一步步蹚水而過。”
既然沒有路,那就自己闖出一條路。
缺人才缺裝備缺器材,無經驗無教員無教案。面對諸多嚴峻挑戰,這群先行者摸索前行。試飛團隊從航線、高度、方向、速度、油門開始,一點一點研究。
斜板滑躍起飛是戴明盟要邁過的第一道坎。對艦載機飛行員來說,每次在甲板上駕機起飛,由于滑行距離短,需要迅速把飛機加到起飛的速度。瞬間加速,他們看到的起飛甲板,根本不是14°的斜面,而是一扇迎面撲過來的鋼鐵巨墻,高速滑行的一剎那,仿佛在加速撞墻。
一番苦練,戴明盟第一個完成了地面滑躍起飛。
然而,艦載戰斗機飛行,最難的是摸索確定出一條適合我軍裝備特點的著艦航線。這是艦載機與陸基飛機最根本的區別。
為了探索著艦航線,戴明盟一次次沖上蒼穹,檢驗航線的合理性,又一次次將制訂的方案推翻重來。經過3年多的試驗試飛和數千次起落,戴明盟和戰友們終于飛出了一條適合中國航母的著艦航線,突破了著艦關鍵技術。
3
人們都說艦載戰斗機著艦就像是“刀尖上跳舞”。在藍天之上自由翱翔是詩意浪漫的,這群“領舞人”在不斷地試探中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舞出了精彩,但是刀尖上的舞蹈注定危險重重。
據統計,艦載機飛行員的事故80%發生在著艦過程中。外國剛剛發展航母時,平均每2天摔1架飛機,犧牲了1000多名飛行員。
直面生死的挑戰,戴明盟并不陌生,在幾十年的飛行生涯中,他曾多次死里逃生。
最驚險的是1996年的一次飛行訓練。彼時戴明盟25歲,畢業后剛分配到海軍某飛行團不久。那天,戴明盟駕駛一架殲-6教練機進行儀表課目訓練。升空不久,飛機突發故障起火,機身后半部噴出長長的火苗,飛機劇烈抖動,煙塵彌漫了整個座艙。飛機隨時可能發生爆炸,釀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由于飛機下方是人口密集區,此時跳傘,失控的飛機必然會傷及地面群眾。他和戰友放棄提前跳傘,緊急操縱著不斷下墜的飛機,沖向一片農田,在高度僅為500米時,彈射離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戴明盟是幸運的,每一次都能虎口脫險,因而可以在這條開創性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去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但途中也有人抱憾離去,永遠地留在了路上。
2016年4月27日,同為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的飛行員張超,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飛機突發機械故障。危急關頭,張超沒有立即跳傘,而是第一時間竭盡全力將操縱桿推到底,試圖挽救這架造價數億、有著諸多科技含量的戰機……最終為保戰機,張超不幸以身殉職,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原一級飛行員張超
再飛7個架次,張超將實現他“上艦”的夢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是我親手挑選的飛行員,他熱愛飛行,是個難得的好苗子。”提起張超,戴明盟依舊難掩惋惜。“他倒在距離夢想咫尺之遙的地方!”
他倒下了,但有無數的后來者替他走完余下的路。
4
就在張超犧牲4個月后,又一批艦載機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戰斗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著艦和起飛,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
一步又一步,在艦載機飛行員發展之路上,我們闊步前行。
今天,中國已經培養出了一支精干專業的飛行員、指揮員、教員骨干隊伍,構建起了符合我軍特色的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培訓體系,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培訓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國家之一。這支隊伍中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中國夢,凝聚著三軍將士的強軍夢。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身處一個能夠把數代人的夢想變為現實的時代。”時代給了戴明盟機會,他穩穩地把握住了。
如今年屆五十的戴明盟依舊堅持和飛行員們一起訓練。“我是一名指揮員,也是一名教員,這是我的工作。”作為海軍首位著艦指揮官,戴明盟像一只“拓荒牛”,一步步地向前耕耘,不知疲倦。
也正是因為在每一個不同的領域,都扎根著這樣一群不懼風險、不畏挑戰的先行者,以“沒有路,也要走出一條路”的意志和勇氣篤定前行,才為后來者開拓了無數條路,才給中國應對各種挑戰積聚了實力和底氣。
“披著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年輕的‘飛鯊’滑躍起航。穿梭在茫茫的海天上,詮釋著經略海洋……”海天間又回響起《飛鯊起航》,那是艦載機飛行團團歌。未來,還有許多全新的領域、全新的戰術、全新的考驗在等待著他們探索攻克。
他們的舞臺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母港、機場,而是波濤洶涌的遠海大洋。
作者 /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