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態興水利促產業 寧夏唱響黃河協奏曲
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著寧夏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寧夏各族人民。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著寧夏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寧夏各族人民。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九曲黃河,大國血脈。黃河水流經的9省地區,在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展現母親河這一中華民族精神紐帶的強大凝聚力。
陜西沿黃公路邊,一排排整齊的徽派民居、青磚瓦房吸引著周邊游客紛紛前往感受鄉村生態旅游。
紅軍突破黃河天險后,一路擊潰了晉軍30多個團的圍追堵截,轉戰山西50余縣,殲敵1.3萬余人,俘敵4000余。
如今在韓城,花椒被親切的稱之為“金豆豆”,像張云海一樣的椒農從種花椒上受益,錢包漸漸鼓了起來。花椒種植,已經成為全市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飯碗”。
開封城市建成區距離黃河大堤平均6公里,如今城市發展已與黃河大堤連為一體,越來越多的游客閑暇時走上黃河生態廊道,“母親河”正在向“幸福河”加快轉變。
黃河從這里入海,泰山在這里崛起,這里是文圣孔子、兵圣孫子的故鄉,這里不僅有名山大川、碧波萬頃,還有在漫長的文明歷史發展過程中孕育出的燦爛文明。
9月22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濟南舉行。
為了加強對黑頸鶴的保護力度,保護區安裝了高清監控、以及各類監測儀器,并且在20只黑頸鶴身上安裝了GPS記錄儀,記錄下黑頸鶴的遷徙路徑。
黃河甘肅段全長913公里,在甘肅境內先后流經甘南藏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蘭州市和白銀市4個市州,沿線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資源。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既哺育了中華民族,又鍛造了中華民族。萬里黃河波瀾壯闊,其最核心、最精髓的景觀就在壺口瀑布。
黃河是養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蜿蜒5464公里,流經全國9個省區。
黃河如果用數字表述它是“九曲十八彎”,是5464公里,如果用歌聲表達它是《黃河大合唱》也是花兒,是二人臺,是船工號子。
碩果豐收的金秋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西,探尋新時代三晉大地與黃河的故事。
黃河,古稱“大河”,千百年來,浩浩黃河水,同奔騰不息的長江一起,哺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
人民勝利渠建成后,拉開了黃河下游臨黃地區大規模開發利用黃河水沙資源、發展引黃灌溉的序幕。
從黃河源頭的瑪多縣,到黃河出境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堅持生態優先,把保護黃河生態作為重大責任,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它成立于1955年4月,老館址位于鄭州市的紫荊山廣場,因修建地鐵而后移,已列入近代建筑文物,不再對外開放。2012年黃河博物館新館落成。
越來越多的產學研力量加入進來,越來越多的新模式相繼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生態綠”在黃河三角洲地區蔓延開來。“生態綠”取代了“鹽堿白”,成為鹽堿地上的新風景。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感受“中國黃河文化之鄉”的魅力。
這一實驗室的設立將為青海省積極融入黃河戰略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提供平臺支撐,更好地服務于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并為國家重大戰略貢獻力量。
繼渤海、長江之后,黃河流域也迎來史上最大規模排污口排查。8月24日,生態環境部組織的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第一批試點地區現場排查工作正式啟動。
黃河河南段河道總長711公里,在河南境內流經三門峽、洛陽、鄭州等地的28個縣(市、區)。初秋時節,記者從黃河入豫起點靈寶市出發,以騎行等方式,拍攝記錄黃河之美。
黃河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2%,卻承擔了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
南水北調穿黃工程位于黃河南岸的河南鄭州滎陽市和北岸的河南焦作溫縣境內,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穿越黃河的關鍵性工程。
黃河實驗室今年將完成實驗室掛牌,率先啟動2-3個重大課題研究。未來將立足河南,面向全流域、多學科進行謀劃,努力打造全國領先、全球一流的科技聚集協同科研創新平臺。
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一年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開啟新篇章。
9月15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小浪底水利樞紐,探尋小浪底生態樞紐。
近幾年,這里的黃河古渡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被列入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結合文旅項目,正在被陸續開發。
千百年來,九曲黃河奔流不息,時而蜿蜒盤旋,時而呼嘯奔騰,給祖國大地留下了波瀾壯闊的美景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那么,關于黃河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四部門負責推進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強化對地方試點工作業務指導,適時對生態補償機制進行評估,對相關補償措施進行完善。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作為一名治黃科技工作者,張金良深度參與黃河治理已有35個年頭。他長期從事黃河調水調沙理論與實踐研究,擔任南水北調西線等重大工程設計總工程師。
9月1日起,河南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將實行跨區域集中管轄,分別由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鄭州鐵路運輸法院、洛陽鐵路運輸法院審理。
近日,黃河流域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專項整治行動啟動會在鄭州召開,動員部署全面抓好專項整治行動工作。
蘭州市域全境均屬黃河流域,境內黃河干流150.7公里,300多萬人依水而生。一年來,蘭州在黃河水體健康方面積極發力。
沿黃河九省區19個城市文化和旅游部門相關負責人、全國各地100多家旅行社近200人齊聚鳳城共商文化旅游發展。
以“河·和·合”為主題的“大河論壇”將于9月18日—21日在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云丘山景區舉辦。
9月7日,2020黃河文化旅游品牌推廣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黃河明珠”河南省三門峽市如期舉行,政府領導、專家學者、達人大咖匯聚一堂。
武陟黃河文化歷史悠久,有“中國黃河文化之鄉”之稱,人民勝利渠引黃工程是新中國治黃與利用黃河水沙資源的成功創舉。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1949年3月,山東省壽張縣(今陽谷縣)政府接到冀魯豫軍區黃河司令部的一項重要任務:用15天左右時間,在黃河孫口(今屬河南省臺前縣)渡口搭建一座大型浮橋。
與水為鄰,與山相望。德吉村,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地處黃河岸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被游客稱為青海的“小三亞”。
黃土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在這里互相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背靠著青山綠水,黃河岸邊的村落煥發著新活力,黃河人家的生活越來越富足美滿。
河南省委網信辦調研組高度重視“中國夢·黃河情”網絡主題活動籌備工作,于8月27日前往“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官渡鎮孫莊鄉謠農場”等地,實地了解活動當天的路線和流程。
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山西省黃河流域尤其是呂梁山區缺林少綠,干旱少雨,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是全省生態最為脆弱的地區,是典型的“生態洼地”。
要高度重視水資源保護,全面落實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要求,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